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02884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会员独享】.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孔雀东南飞诗三首二. 教学目标:孔雀东南飞1. 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3. 认识封建势力扼杀劳动人民爱情的罪责,欣赏刘兰芝这一古代聪明、勇毅的光辉形象。诗三首1. 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2.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3.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三. 教学重难点:孔雀东南飞1. 疏通文义,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物的感情。2. 通过人物对话感知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分析人物形象。3. 把握作品深刻

2、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浪漫主义色彩。诗三首1.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2.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四. 知识分析:孔雀东南飞(一)感知课文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2. 以时间为序,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3. 作为古代民间文学的伟大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揭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较为深入地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

3、史的镜子。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有表现力。(二)把握结构第一部分开端兰芝被遣第二部分发展夫妻暂别第三部分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双双殉情第五部分尾声告诫后人(三)写作特点1. 人物对话的个性化2. 铺陈排比的手法3. 起兴和尾声诗三首(一)整体感知涉江采芙蓉出自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一首相思怀人之作,写游子孤身在外,不胜生离之苦,直抒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短歌行这种乐曲原来当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种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

4、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归园田居是组诗,本诗写诗人辞官归隐田园的愉悦之情。陶渊明,中国晋宋时期的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二)把握结构涉江采芙蓉短歌行英雄的慷慨悲歌归园田居(三)写作特点涉江采芙蓉巧用比兴,借引屈骚,直抒胸臆。短歌行(1)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5、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2)引用(3)比喻(4)用典归园田居语言朴实,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典型例题】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葳蕤(wi ru)窈窕(yo tio)徘徊(pi hui)伶俜(lng png)B. 箜篌(kng hu)遗施(y sh) 拊(f)掌摧藏(cuzng)C. 否泰(pti)哽咽(gng y) 玳瑁(di mo)踯蹰(zh zh)D. 鲑珍(gu zhn)便言(pin yn) 晻晻(yn yn)彷徨(png hu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B. 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C. 慎勿违吾语 戒之慎

6、勿忘D. 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来人3. 下列加点部分词语不属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一项是( )A. 便可白公姥B. 昼夜勤作息C. 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D. 否泰如天地4. 选出没有互文现象的一项是( )A.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D.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 诗的第2段,劈头从“十三能织素”写起,其原因是( )A. 让主人公刘兰芝先说话,以突出她在诗中的重要地位。B. 是作者的合理剪裁,一开始就把不可调和的矛盾点出。C. 这段话既像诗人口气,又像刘兰芝自叙,恐怕是诗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突兀之处。D. 这是诗人用虚实相间法来表现诗的当然之情。6

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泣涕 迢迢 青衿 呦呦 阡陌 契阔 三匝 吐哺 羁绊 守拙 暧暧 樊笼 7. 找出下列诗句中写错的字并改正。(1)长路慢浩浩 (2)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4)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5)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6)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采之欲遗谁? (2)还顾望相乡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少无适俗韵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9.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号“靖节先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其诗歌饮酒

8、中的佳句。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诗作具有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钟嵘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D. 五言诗是继诗经四首诗之后我国古代诗坛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形成有一个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的漫长过程。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阅读下面的诗段,回答问题。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

9、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蹰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B.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C.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D. 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2. 诗中极力渲染郡守家操办婚事的热闹、豪华、气派。对这种写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目的是与后文的悲剧形成强烈对比。B. 目的是造成一种紧迫感,使矛

10、盾进一步激化。C. 目的是从一个侧面揭露郡守的剥削罪行。D. 目的是表现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和对爱情的忠贞。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3. 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少无适欲韵(本性、气质)B. 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 桃李罗堂前(排列)D. 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14. 诗人为表达厌恶

11、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把“官场”比做 、 、把“自己”比做 、 ,形象生动。 15. 画线处的句子描写了一处怎样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16. 画线处的句子有两个叠音词,你能否写出它们各自的近义词?(1)暖暖 (2)依依 17. 画线处后两句虽没有写人,但写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住在这里的人们应是一些 、 的人。答案及分析:1. C 析:A. tio窕 B. wi 遗;拊f D. xi 鲑2. C 析:A. 古代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派遗;B. 成全、完成,提出;C. 告诫;D. 辞别,告诉3. D 析:A、B、C三项均是偏义复词4. B 析:A. 枝枝叶叶 C. 东西左右 D. 左右

12、5. B 析:诗起首的铺叙是交代矛盾的起因。6. t;tio;jn;yu;m;q;z;b;j;zhu;i;fn 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7. 慢漫;阴荫;巅颠;幽忧;萍苹;鸟乌 析:注意区别同音字8.(1)赠送 (2)回头看 (3)拾取,采取 (4)多少 (5)本性、气质(6)问候、怀念 析:积累文言词语9. B 析:应为“刘勰的文心雕龙”10. C析:A.“便利”此指吉利,今指方便;B. 此指轻轻飘动的样子,今指姿态美好;D. 此指订好结婚日期,今指结婚; 11. A 析:A. 告诉,禀告;B. 缘分,机会;C. 互相,一方对一方的动作;D. 交互互相12. C析:理解上下文,把握兰芝性格特点13. D14. 尘网,樊笼,羁鸟,池鱼 析:从课文中直接提取信息15. 描写了一幅田园景象,表现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 析:整体把握,揣测作者内心。16.(1)隐隐 (2)袅袅 析:在理解文言词义的基础上写题17. 生活古朴,怡然自得 析:感受诗句带给我们的意境。 【模拟试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谏诤(zhng)溘死(k)伶俜(png)B. 否泰(p)暖暖(i)阡陌(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