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99649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人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48题及第1620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使计算更熟练。3.通过复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复习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

2、法。(板书课题)今天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给自己画星星哟,好好表现,看谁得的星星多。二、口算练习教学练习二十一第4题。1.夺红旗比赛。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讨论。(1)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2)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3)做对6或7道题,给自己画1颗星星,全对画2颗星星。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明确算法,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师巡视、引导,还要参与学生的讨论。3.学生汇报交流,特别注意说算法。师板书。(48+2=50: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63-6=57:两位数减一位数“退

3、位减”,20+45=65:两位数加整十数,84-60=24:两位数减整十数)三、基本练习1.摘橘子比赛。PPT课件出示结了橘子的树,每个橘子上都有一道计算题。52-860-840+2014+3027+390-97+6563-735+406+5341-68+46(1)要求:不用抄题,只把得数按照顺序记在本子上,订正时,给正确的得数打“”,最后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2)集体订正,做对7道题以上的给自己画1颗星星,全对的画2颗星星。2.比一比,看谁顺利过桥。PPT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自主出题)(1)4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比一比,谁计算得又快又对,谁就最先顺利过桥。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2)全

4、班交流,重点说说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3)评出最终优胜者,全对又快的前三名给自己画3颗星星,全对的给自己画2颗星星,对6道以上没有全对的给自己画1颗星星。四、巩固练习(每做完一项练习,都要给自己画星星)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5题。教师记录时间,学生独立完成。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说说运算顺序。3.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7,8题。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4.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16,1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一第1820题。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5、师巡视大家掌握的情况,适时进行指导,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汇报一下每个人获得星星的情况,获得星星多的同学给予表扬,获得星星少的同学给予鼓励。通过这节复习课,你学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48+2=50: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63-6=57: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20+45=65:两位数加整十数84-60=24: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吸取了上节课的经验教训,不仅练习和复习回顾相结合,而且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练习形式,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练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有小星星的激励,学生更是提高了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加深了对本节课复习内容的感受。不足之处后面的练习叠加的有点多了,练习当中还是有些同学有厌倦情绪,这部分练习出现的形式还应再设计得有趣一些。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后半部分教材上的练习题,要改变练习的形式,设计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效果会更好。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