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信息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98777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言材料信息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言材料信息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言材料信息范文 发言材料信息会议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讲座时间13:30-15:00(6月2日)地点金莎5楼,Ballroom L主持人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提名委员会主席马凯硕-苏州一座历久弥新的城市中国苏州市市长周乃翔xx年6月2日尊敬的主持人先生,女士们、先生们能够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专家和朋友们,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我感到非常荣幸。 借此机会,我想把苏州这座历久而弥新的城市介绍给各位,共同分享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的理念、做法与成果。 苏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余万人。 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

2、沃,物产丰富,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早在一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这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9座古典园林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和古琴艺术等6个项目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持续推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光大、经济的优化与提升、生态的保护与改善、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苏州变得更具韵味、更有活力、更为宜居、更

3、加和谐。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总量位居中国大陆城市第六位。 对外开放保持领先,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和第五位。 城市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57.1%提高到73.2%。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苏州先后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在中国大陆城市中名列前茅,已构建起覆盖全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教育、医疗、交通和文化、健身等各类设施,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苏州连续6次获得国家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项,是全国社会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

4、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与可喜的成果。 这里,我想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 案例之一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是现代城市和高端商务相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与重要地标。 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之初,就预留了中央商务区用地。 早在10年以前,苏州工业园区已跻身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佳、科技含量最高、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列,苏州的经济实力、知名度、影响力也位居中国大陆城市前列,具有建设中央商务区的必要条件和内在需求。 因此,我们顺时应势,因地制宜,于xx年在环金鸡湖5.6平方公里范围内启动了这项工程。 目前这一区域已经形

5、成鲜明的特色在布局上,围绕天然湖泊进行开发建设;在形态上,既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又有中低密度的商业设施和开敞怡人的绿化空间;在功能上,既能够满足商务需求,又可以提供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休闲等服务。 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已成为苏州兼具现代商务、生活配套和优美环境的经济中枢、长三角次级商务中心及中国首个5A级商务旅游示范区。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 超前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规划,是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恪守“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原则,推行预留发展空间的“白地”制度和适时适度调整用地性质的“灰地”制度,以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同

6、时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是促进要素集聚。 制定鼓励政策,加快载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态,着力推进公司总部、金融机构、专业服务品牌和高端人才向区内汇聚,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目前入驻各类公司机构超过3200家,其中金融机构500多家、企业总部70多家。 三是打造一流环境。 顺应地形地貌,利用滨水资源,将环湖地区分为8个片区,塑造各具特色、精致大气的景观节点,并借助水道、绿廊实现相互贯通。 湖中堆筑的2个人工岛屿,增添了湖面的景致层次。 可以说,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是一个经济与生态协调、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范例。 案例之二平江历史街区这一街区占地1.17平方公里,文化遗存众多,类型十分丰富

7、,是苏州古城的缩影。 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一度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质量下降、发展活力不足。 我们于xx年启动实施街区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各类遗产资源的调查、挖掘和工作,保护修复古代建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保存传统区域风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古城永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护整治后的平江历史街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并入选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一是以敬畏的态度实行整体保护。 我们于1998年制定了古城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xx年编制完成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严格保护历史形成的空间格局、街巷水系、文物古迹、

8、建筑群落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地方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完整保存古城肌理和生活空间。 二是以原真的理念指引街区修复。 我们按照修旧存旧的原则,对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价值的建筑,保护真实历史文化遗存。 对保存较好的普通民居,通过修复外部形态、完善内部功能,在保持风格一致性的同时,有效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全面改造基础设施,开展河道清淤、码头整修、驳岸修筑、管线入地、绿化补种及节点景观建设等各项工作,真实再现人家枕河、古巷通幽的城坊格局。 三是以创新的精神延续人文脉络。 深度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对以园林、昆曲、评弹为代表的苏州传统艺术进行时尚解读,形成了一系列精

9、品化、主题化的文化品牌,促进了特色餐饮、艺术画廊、茶楼会馆等文化休闲业态的集聚。 保留原住民在此生活,存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新兴业态与市井生活相映成趣,清晰勾勒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脉络,使得平江历史街区呈现出传统与时尚和谐、浪漫休闲与文化体验交融的浓郁氛围。 案例之三石湖景区工程用地规模5.64平方公里,是苏州的一个重大生态项目。 这里山水景色秀美,田园风光如画,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人雅士的喜爱,在山水之间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寄托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我们在景区规划建设上,秉承和弘扬回归自然、生态闲居的理念,强调遵循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山水、田园、史

10、迹等多种元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开展生态修复,重现自然山水之美。 整治景区生态环境,对现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提升。 将环湖40公顷区域内的工厂全部搬迁出去,拆除水面养殖围网,开展湖底清淤,扩大湖面、改善水质。 注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和本土化,建设风景林地和环湖绿带,还原山林原始风貌。 二是营造宜居环境,回归田园生活之趣。 保留石湖周边田地农舍,延续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 保障外迁居民生活,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完善景区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 景区是城市中的山水、城市中的田园,现已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之地。 人们在田园城市中工作、在山水城市中生活,既能享

11、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又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三是保护文化史迹,焕发人文精神之光。 修缮维护古寺、古塔、古桥、古代遗址等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持景区的历史风貌。 围绕凸显山水田园风光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长期积淀的人文资源,丰富景观文化内涵,提高景点层次品位。 总之,石湖景区将山水、田园、人文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相协调的突出样本。 女士们、先生们,城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的追求永无止境。 我们将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观看一段关于苏州的视频。 谢谢各位!。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