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98760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建知识体系明学习目标1.端正1个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理清1对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区分3个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4掌握4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备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和作用的学习,理解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公共参与通过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特点(1)继承

2、性主要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相对稳定不意味着固定不变;二是相对稳定性体现着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影响(作用)(1)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

3、展的消极作用。结合文化的一般作用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3)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一、判断题1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提示: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

4、化的重要标志。2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提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4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提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其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二、选择题52018年4月27日,有媒体撰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诗”纪。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

5、女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ABC D解析:选D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的出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符合题意;中华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说法错误。6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 BC D解析:选D说法错误,精神力量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正确阐释了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的作用与价值。7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该()忠实地全盘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继承和弘扬其精华予以放弃,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A BC D解析:选C儒家思想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继承和弘扬其精华,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近几年高考对本框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的

7、特点以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背景材料通常是我国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在现代得到传承的具体事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呈现,难度一般。传统文化的特点例1(2018全国卷)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BC D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

8、利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符合题意;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不变的,错误;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答案D准解快解两种方法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侧重点法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概念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例2(2014安徽高考)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

9、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知识。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故选D项;A、C两项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做法,不符合题意;B项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做法,不符合题意。答案D例3(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

10、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C D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符合题意;该做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题意;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排除;“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说法错误,不选。答案C学通学透重点关注:本考点主要结合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具体事例,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有选择题、也有

11、主观题,主观题常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从性质上看,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要保持和发扬积极的、优秀的成分,要改造或剔除消极的、落后的成分。(2)从时代上看,要支持顺应时代发展的因素,反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因素。(3)从过程上看,既要一分为二地做好继承,又要做好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创新。1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要做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保护传统的历史建筑是基于()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传统建筑的多样性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

12、方式具有深刻影响ABC D解析:选D材料中保护传统的历史建筑是基于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入选。表述本身错误,排除。错误,表述的是传统思想。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重要载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广大青少年推荐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一书。这一举措旨在()引导青少年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A BC D解析:选B材料旨在强调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符合题意;“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说法是片面的,排除;材料没有涉

13、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排除。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让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用镜头语言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让观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可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借鉴要注重传承,革故鼎新,抵御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应重视保护,发扬光大,自觉成为传承者和享用者应继承创新,与时俱进,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A BC D解析:选D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旨在让国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享用中华文化的同时,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确且符合题意

14、;材料中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不符合题意;此节目意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对中华文化的“革故”,也未涉及腐朽落后文化,不符合题意。热点材料2018年4月23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当天揭晓,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荣登榜单。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激活经典、融入当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既追求学术上的高水准,又力求古为今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人们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百部经典披沙拣金、着眼普及,搭建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所选书籍既要经典,又要经过注释和解读为大众接受,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信息获取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说明文化发展和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目的是让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发挥积极作用;依据是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热点训练1中央财政积极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工作,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