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98754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言人李荣强说课材料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发言人李荣强实疑实验化学疑难问题探讨实验演示吴晓聪(温州十五中学)魏海霞(温州大学研究生)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一些假想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横行,使化学实验变相为“画学实验”、“话学实验”,导致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正日益下降。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做实验最宝贵的是经验!我的体会是经验的“经”,就是经历、经过,

2、“验”即感悟、体会,就是亲身经历后的体会,它是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为上的一种神韵。 人们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那是指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 但我想说也有事非经过不知易的。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真正动脑筋去想、去做,几经反复,那难做的事(实验),因为你从实践中获得了经验而变得容易起来。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实验化学中的7个专题共16个课题实验,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学生多做几个,不能做的实验也一定要将知识内容、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探讨清楚;拓展课题中的实验,知识原理已经学过的可以让学生自学或

3、老师引导分析搞清楚,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实验。 原理没学过的,建议不必全体学生研究了,只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学用。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专题专题课题1课题2.知识预备方案设计实验准备记录结论交流讨论拓展课题与归纳纳专题作业专题作业与专题内容相关的典型实验完成实验必须的知识与方法更好领会基本原理、设计思路进一步掌握研究方法与技能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1实验化学与其它模块有“四异”2实验化学教学实施中存在“五个不到位”3实验化学教材使

4、用注意“三种方法”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实验化学教材使用建议 (1)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室和实验室相交替。 可将部分实验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如实验知识的预备、相关资料的查找等。 部分实验活动可在普通教室进行,如实验原理的分析、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等。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2)将部分实验研究专题穿插在其它选修模块中进行如专题2中“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苯酚和甲醛的反应”可在有机化学相应

5、专题中进行研究。 专题4中中“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5中“原电池”、“干电池模拟实验”、“电解与电镀”可穿插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相应专题中进行。 这些内容的插入,既可丰富学生在化学原理学习和有机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内容,又可提高实验研究专题的使用效率。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3)部分实验研究专题可与高三复习有机结合合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中的五个实验,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较

6、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专题7“物质的制备与合成”中四个实验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验综合能力,这些专题可安排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进行,将本模块在教学时间上向高三延伸。 这也可使高三的学生在复习中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有更多的复习途径和方式,一改以往高三学生只做习题的枯燥学习方式,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2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3硝酸晶体的制备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

7、提纯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1、教学建议注重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思路的形成和培养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沉淀、结晶、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纸上层析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具体操作和试用范围。 思路(以沉淀法为例)分析混合物组成选择合适沉淀剂安排沉淀剂加入顺序考虑过量沉淀剂除去确定实验步骤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注意点要灰化完全,灰烬呈灰白色。 不然加入蒸馏水后,残存的有机物吸水,变成糊状物质,滤液变少或没有滤液。 改进意见先用牙刷刷去干海带表面

8、附着的盐分,再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入坩埚。 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2、实验改进课题2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书中实验方案问题1大试管较细长,加入展开剂后,伸入滤纸条,再塞紧橡胶塞,发现刚好要把纸条末端0.5cm浸入展开剂中,还是一件难以处理的事,要么浸入过多,要么高于液面。 另外,大试管壁上往往会有展开剂,会沾到滤纸条上而影响实验效果。 问题2点样用的毛细管一般使用下端口径极小的滴管代替,但易造成样点直径过大,这对后续实验效果有直接影响。 专题1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

9、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改进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2、实验改进课题2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我改进了实验器材的使用,首先用小锥形瓶(微型实验仪器)代替大试管,我事先在准备滤纸条的时候,只要把滤纸条末端能刚好触到小锥形瓶底就可以了,完全解决了滤纸条末端浸入在展开剂中约0.5cm的问题,而且展开剂不会沾到滤纸条上而影响实验效果。 对第二个问题,在点样时我用多用滴管(微型实验仪器)蘸取试样在滤纸条上点样,这样完全可以把斑点直径控制在0.5cm以内。 斑点直径小,且斑点处试样浓度又够大,层析的效果会很明显。 NO.15M

10、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实验改进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抽滤装置的改进意见 (2)热过滤装置 (1)减压过滤装置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注意事项 1、控制好水的蒸发量是决定产率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当100mL溶液蒸发至40mL时,NaCl能最大限度的结晶析出,同时KNO3不结晶。 若溶液蒸发至教材指定蒸发量,大量KNO3与NaCl一起析

11、出,小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糊状固体,无法通过过滤除去NaCl。 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xx(12)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注意事项 2、KNO3冷却结晶的温度严重制约KNO3的产量,在气温较高的夏天,室温下冷却,其冷却梯度较小,KNO3的析出量将大大减少,且冷却速度也慢。 若在空气中冷却一段时间后放入冰水中冷却,产率会显著提高。 3、进行产品纯度检验时,应将粗产品和重结晶产品一起检验,进行对比观察。 哪个溶液中的浑浊度浅,说明哪个溶液中的Cl较少。 一次重结晶后的产物中还有少量Cl一,甚至第二次重结晶后还能

12、检出Cl。 这主要是由于在KNO3晶体长大过程中,Na和Cl一被包在晶体里,或长大过程中晶体表面不断吸附这些离子造成的,通过多次重结晶能在一定程度上除去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实验时间60分钟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3、整合建议?“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穿插到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3溴、碘的提取后进行实验。 “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穿插到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进行实验。 “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穿插到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进行实验。 NO.15MIDDLE S

13、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专题2物质性质的探究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1、教学建议专题2本专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开展教学,淡化对知识的讲解,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相应的实验活动。 突出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重点是获得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其次是物质的性质,同时用理论(如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对物质性质的研究。 如钠与苯酚的反应实验,重点是研究如何设计此实验的方法,而不是为了证明钠是

14、否与苯酚反应。 为何考虑到钠与苯酚的反应,是从醇、水等的羟基化合物共性来思考。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1.取一药匙KClO3固体,三药匙铝粉,放在研钵中混合均匀。 2.取氯酸钾、铝粉的混合物卷于棉花中,卷成块状。 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当看到铝粉开始剧烈燃烧时熄灭酒精灯。 铝粉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课题1铝在氧气中的燃烧 2、实验改进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铝热反应的实验改进 2、实验改进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5、0.5g铝粉+1.25g氧化铁,混匀,倒入漏斗;0.5g高锰酸钾+0.25g硫粉,混匀后,覆盖在铝热剂表面,滴入2-3滴浓硫酸,立刻盖上罩子。 等待大约4一6S,反应开始。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 3、整合建议专题2“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穿插到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3铝的性质后进行实验。 “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穿插到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二单元3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后进行实验。 NO.15MIDDLE SCHOOLWENZHOUxx年温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