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98453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4.3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登宝公塔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注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筇(qin):竹杖。“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衬托的手法。“鼠摇”的声响不大,却可以听见,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鸦在夜空中飞过本是晦暗不明的,然而其影却清晰可见,衬托出了月色的明朗。读懂诗歌童仆和马匹倦怠疲惫,停在寺门,我拄着竹杖登山临水,意兴无穷

2、。江上升起的皓月驱走了黄昏时苍茫的夜色,将黝黯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岭间飘浮的云影加深了暮色的昏暗,像是将暝色分给了黄昏。老鼠轻微的响动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声音随之而起;乌鸦在荒寒的空中高飞,投下它们翻飞的身影。如此静谧开阔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深深陶醉,甚至忘记了谁是客人谁是主人。道人忘记了我的存在,我也忘记了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为分宁县县令时所作。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

3、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_答案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读懂诗歌北风劲吹,日色昏黄,白昼也显得阴晦无光。到了日暮时分,北风刮落的黄叶,已经深深地堆积起来,拥满了阶前。冬夜觅枝的乌鹊困惫,却无法摆脱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

4、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情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再为此挂心呢?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是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渲染。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不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读懂诗歌美人轻移莲步却没

5、有来到横塘,我只能目送她远去。正值青春年华,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如月的小桥,是种满鲜花的院子,是雕饰的窗,还是紧闭的朱户?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暮色苍茫,挥起彩笔写下惆怅的词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雨那样多。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 (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答:_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

6、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读懂诗歌三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枝头上绽开粉红的花。这位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建立一个和美的家!五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枝头上的桃子繁盛又硕大。这位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建立一个幸福的家!七月的桃树茂盛美如画,浓密的叶子闪闪发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祝福你全家和睦美无涯!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

7、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_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读懂诗歌峡口送友人:峡口的花随风飘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别,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送蜀客:剑南现在正值腊月,但已春意盎然,山中的鸟儿、江风、春雨让人顿感春天气息的清新。不要嗔怪我陪你

8、走了这么远,其实我和你一样,都是客居在外的游子。6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除夕九江官舍欧大任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泪每思亲堕,书频寄弟看。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_答案虚实结合。前六句描写眼前之景,是实写。除夕夜中,诗人在异乡宴饮度岁,不由得思念亲人,只好含泪给弟弟写起家书。最后两句写诗人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情景,是虚写。读懂诗歌除夕夜中,我在异乡强颜欢笑,宴饮度岁。夜已深,烛已尽,酒尚存,盘子中堆满了异乡的菜肴。面对良辰美景,陈酿佳肴,不由得更加思念亲人,只好含泪给弟弟写起家书。此时此刻家人应在计算我到家的路程,想到我也应该在此时梦到长安(代指京城)。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