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5976457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计30小题, 总分90分)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儿子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 是社会历史的倒退C.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D. 是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答案】B【解析】【详解】禹传启,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这一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倒退,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一变化是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其他三项说法

2、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A.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B. 淡化了“国”和“家”的结合C. 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D. 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即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故答案为A项;在西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排除B项;宗法制下的大宗、小宗政治待遇不同,排除C项;宗法制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维护“世卿世禄”

3、的特权,排除D项。【点睛】在西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宗法制的严格实行,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以得到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的目的。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 周王亲族B. 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 周王的姻亲D. 商朝的王族和贵族【答案】A【解析】注意

4、题干信息“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说明西周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因此选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将士;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中贵族范围太广。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的应是: 妻室子嗣妻(正配)A三哥(17岁)B.四哥(15岁)妾一(侧室)C.大哥(23岁)妾二(侧室)D.二哥(18岁)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表格中的三哥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能继承诸侯爵位,故答案为A项;表格中的四哥是嫡子,但不是嫡子中的长子;表格中的大哥、二哥属于庶

5、子,均不能继承诸侯爵位,排除B、C、D项。【点睛】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儿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5.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天子能对不

6、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故A项正确;西周末期王室衰微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的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故C和D项错误。【点睛】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查,无论是考查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查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生动的历史场景,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6.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而形成了森严的宗法制等级秩序,其表现如下:A.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 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 周天子卿、大夫士诸侯D. 周天子士诸侯卿、大夫【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

7、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故答案为A项;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排除B项;周天子分封诸侯,而非卿大夫或士,排除C、D项。7.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西周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度是维系分封和宗法的制度。故本题选A选项。是在秦朝建立的制度。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8. 20世纪

8、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 用泥制陶的事实【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文物“看”历史和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中关键信息“秦代”“郡” “县”等,故选C。9.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重要的原则是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 “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 “尧舜之道,不以仁治,不能平天下”【答案】A【解析】【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9、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是针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谈的;另一方面是专制主义,针对皇权至高无上而言的。根据选项,只有A选项能够反映出皇权至上的含义,故选A;“节用裕民以德服人”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无关,排除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的治国思想,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重要的原则,排除C;“尧舜之道,不以仁治,不能平天下”体现儒家仁政思想,而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体现了法家的思想,排除D。10.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皇帝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A【

10、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的意思是是说,西周之所以失国其原因在于分封制的弊端,各个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而秦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郡县制度导致的,而是因为秦朝统治过于严酷,百姓不堪忍受。故前后“两个制”代表的分别是分封制与郡县制。所以应选A。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嫡长子继承制,不是西周灭亡的原因,故排除B和D。而秦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郡县制度导致的,而是因为秦朝统治过于严酷,百姓不堪忍受,故C项与材料联系不密切,故排除C。【点睛】郡县制与分封制以及元代的行省制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地方制度要注意其区别与联系。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时代奴隶时期 (西周)整

11、个封建社会元朝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经过了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都是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11.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2、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先由中书省草拟方案,再由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此事性质,具体下放给工部执行。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2. 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B. 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 宰相大臣事务繁多D. 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臣地位从原来坐着到

13、后来站着,说明地位下降了,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君主专制加强了。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皇权的加强13.古代统治者在任用地方官员时,时刻不忘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与管理,曾经起过监察地方官员作用的官职不包括:A. 两汉时期的刺史B. 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C. 元朝的中书省长官D. 唐朝的御史台【答案】C【解析】【详解】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不是监察地方官员,故答案为C项;两汉时期的刺史和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均具有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职责,排除A、B项;唐朝的御史台负有监督地方官员的职权,排除D项。1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

14、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答案】A【解析】【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没有封地,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任嚣任郡尉,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郡尉由皇帝任命,不可以世袭。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15.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

15、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 地方各行省C.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D. 大都【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判断“内”是指中书省辖区,“外”是行省辖区。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由中书省直辖,故A项正确;B项有各行省管辖;C项由宣政院管辖;D包含于A内。16.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 秦丞相府B. 唐尚书省C. 元中书省D. 清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的程序:“接折见面述旨过来交发”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处只是起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一日日程包括了从接折到交发,中间没有决策的痕迹,应选D。考点: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