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59697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解式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较作者:赵振伟高国栋秦怀洲李永林赵继培陈玲 【关键词】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关键词: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机械式可脱弹簧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摘 要:目的 比较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MDS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 1996-05/2000-10,采用 MDS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8 例 29 个动脉瘤;采用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41 例 43 个动脉瘤. 对两种栓塞材料的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采用 MDS 栓塞治疗 29 个动脉瘤,完全栓塞 23 个,次全栓塞 3 个及不全栓塞 3 个.

2、1 例栓塞术中血栓形成,遗留 1 例肢体偏瘫.采用 GDC 栓塞治疗 43 个动脉瘤,完全栓塞 35个,次全栓塞 4 个及不全栓塞 4 个.术中血栓形成 2 例,经尿激酶溶栓和抗凝治疗,1 例恢复另 1 例遗留轻瘫.微导丝刺破动脉瘤壁 1 例,致密填塞弹簧圈后治愈.两组患者均无死亡. 结论 GDC 和 MDS 均为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理想材料.MDS 价格低廉,GDC 较 MDS 更安全. 2Keywords: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mechanical detachable spirals;intracranial aneurysm;endovascnlar em

3、-bolization 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and mechanical delachable spirals(MDS).METHODS From May1996to October2000,28patientswith29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treated with MDS,and41patients with43intracra

4、nial aneurysm were treated with GDC in our department.Features and effects were analysed between two differet embolic materials for treat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RESULTS Of29aneurysms who under-went MDS embolization,a complete occlusion was achieved in23aneurysms,sabtotal occlusion in3,and incomp

5、lete oc-clusion in3.One patient who suffered thrombosis during the procedure presented with light hemiparalysis.Of43a-neurysms who underwent GDS embolization,a complete oc-clusion was achieved in35aneurysms,subtotal occlusion in4,and incomplete occlusion in4.Of2patients who suffered thrombosis durin

6、g 3the procedure,1recovered and1present-ed with light hemiparalysis after urokinase perfusion and anti-coagulation.One was cured,who experienced aneurysmal wall perforation due to microguidewire,after densely packing coils.No death occurred in two groups.CONCLUSION GDC and MDS are both ideal embolic

7、 materials for treating intraeranial anenrysms.It seems that GDC is safer than MDS,but MDS is much cheaper. 0 引言 颅内动脉瘤较多1-3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mechanical detachable spirals,MDS)为两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栓塞材料.它们的连接和解脱方式的不同,治疗效果会有差异.国内外缺乏相关报道.1996-05/1999-05 我们采用 MDS 栓塞颅内动脉瘤28 例

8、 29 个动脉瘤;1999-05/2000-10 采用 GDC 栓塞颅内动脉瘤41 例 43 动脉瘤,比较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MDS 栓塞颅内动脉瘤 28(男 19,女 9)例,年4龄 2264(平均 45.5)岁;26 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 例为偶然发现;Hunt 和 Hess 分级:I,II 级 25 例,III 级 3 例;2 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治疗,其余均于非急性期治疗;28 例共 29 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后交通动脉瘤 13 个,前交通动脉瘤 7 个,大脑中动脉瘤 3 个,大脑前动脉瘤 3 个,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 2 个,基底动脉瘤 1 个. 小型动脉瘤

9、(25mm )1 个.GDC 栓塞颅内动脉瘤 41(男 28,女 13)例,年龄 2268(平均 47.5)岁;38 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 例反复发作性头痛;Hunt 和 Hess 分级:I,II 级 37 例,III 级 4 例.4 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治疗,其余均于非急性期治疗.41 例共 43 个动脉瘤( 2 例为多发):后交通动脉瘤 22 个,前交通动脉瘤 6 个,大脑中动脉瘤 5 个,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 3 个,大脑后动脉瘤 3 个,基底动脉瘤 2 个,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2 个;小型动脉瘤(5mm)10 个,中型(510mm)24 个,大型(1125mm)9 个. 电解式可

10、脱弹簧圈分为 GDC-18和 GDC-10 两种(美国 Target 公司) ,弹簧圈解脱装置(Target公司) ,常用的微导管有 Tracker-18,Tracker-10(Tar-get 公司) ,Prowler-14,Prowler-10 和 Rapidtransit(Cordis 公司)等.机械式可脱弹簧圈为 MDS(法国 Balt 公司) ,微导管有 Mag3F/2F(法国 Balt 公司)和弹簧圈推进器 Pusher(法国 Balt 公司).以上导管可根据要求配用不同型号的微导丝. 51.2 方法 经安定镇痛麻醉,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导管鞘 .全身肝素化后全脑血管造影;选择最佳的投

11、造角度测量动脉大小、瘤颈宽度和注意辩别有无穿支血管由瘤颈或瘤体发出,将导引管插至尽量靠近颅底:在 DSA 路图下,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适当位置. 此操作要轻柔、耐心、防止导管及导丝刺破动脉瘤壁.然后手推造影剂超选造影,再次确认动脉瘤的大小、形状、瘤颈宽度和局部结构,明确微导管头端的位置;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选择与其大小一致的弹簧圈和适当长度,如弹簧圈盘绕不理想,则将弹簧圈撤回微导管内,重新放置,直至满意为止.应用 MDS 栓塞时,除非弹簧圈盘绕满意,需解脱时,方可将推进器头端超出微导管,否则弹簧圈将意外解脱.应用 GDC 栓塞时,切勿旋转输送导丝、防止意外解脱:若弹簧圈盘绕满意,MDS 只

12、需将推进器头端超出微导管,将轻轻旋转即可解脱弹簧圈.GDC 则需将解脱装置正极接在弹簧圈输送导丝金属裸露区,负极与穿刺点附近刺于皮下的钢针相接.调整解脱装置的电流、电压和时间.当弹簧圈解脱后,蜂鸣响起提示弹簧圈已解脱,直至填塞完毕后,透视下缓慢退出微导管,操作结束. 2 结果 2.1 栓塞程度 采用 MDS 栓塞动脉瘤 29 个,完全栓塞(100%)23 个(79.0% ) ,次全栓塞(90.0%99.0%)3 个,占10.5%,不全栓塞 3 个( 90.0%)3 个,占 10.5%(Fig1 ,2 ).6采用 GDC 栓塞动脉瘤 43 个,完全栓塞 35 个,占 81.4%,次全栓塞(90.

13、0%99.0%)4 个,占 9.3%,不全栓塞(90.0%)4 个,占 9.3%(Fig3,4) . 图 1 图 4 略 2.2 并发症 MDS 治疗组 1 例栓塞术中血栓形成,虽经微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及术后抗凝,扩容和解痉治疗,仍遗留一侧肢体瘫痪.1 例造影时发现动脉瘤正在出血,迅速填塞弹簧圈后完全闭塞动脉瘤,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无死亡.GDC 治疗组 2 例术中血栓形成,术中经微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其中 1 例取得较好的影像结果,术后口服华法令和阿斯匹林抗凝,扩容和解痉治疗,2wk 后 1例恢复正常,1 例遗留有一侧肢体轻瘫 .1 例微导丝刺破动脉瘤,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后将微导管退至动脉

14、瘤内填塞弹簧圈,完全栓塞了动脉瘤,无任何后遗症.1 例弹簧圈部分脱入载瘤动脉内,患者无任何症状、无死亡. 3 讨论 Serbinenko 于 1974 年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开创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代.随后人们发现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存在缺陷:可脱性球囊不能顺应动脉瘤的形状;当球7囊充盈时对动脉瘤壁施压不均,特别是对于近期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增加了栓塞治疗的危险性1,2 .带纤毛的弹簧圈和游离弹簧圈由于它们的不可控性,一经释放很难撤回,使栓塞治疗困难而有风险1,3 .1991 年 Guglielmi 等4 将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s)应用于临床及 1993 年底5 MD

15、S 的推广,迎来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新纪元,明显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降低了栓塞治疗的并发症.与国外情况相反,国内首先引进MDS,然后是 GDC.我们使用 MDS 和 GDC 共栓塞颅内动脉瘤 68例(71 个动脉瘤).1996-05/1999-05 应用 MDS 栓塞颅内动脉瘤27 例(28 个动脉瘤);1999-05/2000-10 应用 GDC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41 例(43 个动脉瘤). 3.1 GDC 与 MDS 比较 GDC 的材料为金属铂,弹簧圈通过2mm 长裸露的细的不锈钢丝与绝缘的微导丝相接,此裸露点即为弹簧圈的解脱部位.通过特制的解脱器,正极与微导丝尾端

16、相接,负极与穿刺点附近刺于皮下的不锈钢针相连.在设定的电压、电流强度和一定的时间内即可解脱弹簧圈.其特点是在未电解脱之前可随意进出微导管,直到弹簧圈放置满意为止.而 MDS 的材料为金属钨,该弹簧的尾端有一钛制的小球与推进器头端的小卡口机械性相连,由于微导管壁的限制,弹簧圈不能自推进器解脱,可控制推进或回抽.一旦推进器头端伸出微导管,弹簧圈可即刻解脱.因此把 GDC 称为完全可控制性弹簧圈6 ;把 MDS 称为不完全可控性弹簧圈.认为8GDC 较 MDS 更加安全.MDS 一根推进器可反复使用推进多个弹簧圈,价格较低,通常相当于 GDC 的 1/3.同时 MDS 需体外安装,操作较繁锁,最近推向市场和预装的 MDS 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2 适应证 最初,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证主要针对手术夹闭困难、年老及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