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5966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 282 例电焊工慢性咽炎病例,按照 11 比例匹配性别相同、年龄相当的对照者,使用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工龄是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其 OR(95%CI )为2.557(1.4054.651) ;户籍性质0.455(0.225 0.921)、个人防护用品0.534(0.296 0.964)、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0.084(0.0270.266)、正确佩戴使用所有个人防护用品0.160(0.0730.353)、在岗期

2、间进行健康检查0.443(0.1960.894)是慢性咽炎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电焊工配备、定期更换、正确佩戴使用所有个人防护用品,在岗期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益于电焊工慢性咽炎的防治。 【关键词】 电焊工;咽炎;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pharyngitis (CP) in welder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ng strategy of cure. Methods A 11 casecontrol study method w

3、as adopted, 282 cases with CP were enrolled and matched with the same gender and age. Multivariate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adopted for analysis. Results The length of service was a risk factor of the disease, 2with the OR(95% CI) 2.557(1.4054.651); the character of registered permanent r

4、esidence 0.455(0.2250.921), personal protective articles (PPA) 0.534(0.2960.964), replacing PPA regularly 0.084(0.0270.266), dressing all PPA properly 0.160(0.0730.353), and medical examination when on the job 0.443(0.1960.894) were protective factors of CP. Conclusion To welders, all the personal p

5、rotective articles should be provided, changed regularly, worn correctly. 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welder; pharyngitis; casecontrol study; risk factors 电焊作业是常见的工种,几乎涉及所有的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机械制造、维修、汽车、船舶、建筑等行业被广泛应用,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发达国家电焊工约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0.5%2.0

6、%,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例更高,全世界从事电焊作业的工人约 300 万1。电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极大,电焊作业环境存在多种有害因素,根据焊条、焊接材料不同略有差别,主要有: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氧化锌、铜烟、紫外线辐射、高温等,有害因素3间存在复杂的联合、协同作用2,除可导致电焊工尘肺、职业性锰中毒等职业病外,还会引起多种与工作有关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支气管炎、慢性结膜炎、神经衰弱综合征等3。青岛市机械制造业电焊工种人数最多,文献复习发现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接近 50%,且多与职业刺激、吸烟、饮酒等有关47 。本文应用职

7、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电焊工慢性咽炎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机械制造业电焊工。集中组织青岛市两个机械制造企业电焊工,委托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慢性咽炎按文献8诊断标准确诊。病例组与对照组按照 11 匹配,匹配因素为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 岁。对照组为在职业健康检查中无慢性咽炎,无呼吸道疾病,且符合匹配因素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由经统一培训的职业卫生医师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工龄、文化程度、户籍性质、生活行为习惯、劳

8、动防护用品、定期更换防护用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上岗前培训教育、在岗期间培训教育、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4检查等情况。变量设定见表 1。表 1 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变量设定(略)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 13.0 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危险因素分析按照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 282 例,均为男性。病例组的年龄为(30.34.3)岁(21.046.0 岁) ;对照组为(29.44.4 )岁(19.0 45.0 岁) ,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t=-1.966,P0.05)

9、。 2.2 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可能与慢性咽炎相关的 13 个变量全部进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方程,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模型拟合,在 =0.05 的水平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工龄、户籍性质、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更换防护用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工龄是危险因素,其他均为保护因素。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2。表 2 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略) 5由回归模型可见:电焊工慢性咽炎与工龄呈正相关,长工龄者发生风险是短工龄者的 2.56 倍;与户籍性质呈负相关,农民工的发生风险是城市工人的 2.20 倍;与劳动防

10、护用品呈负相关,有防护用品发生风险是无防护用品的 1.87 倍;与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呈负相关,定期更换者发生风险是不定期更换者的 11.90 倍;与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呈负相关,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者是不正确佩戴发生风险者的 6.25 倍;与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呈负相关,定期健康检查者发生风险是无健康检查者的 2.26 倍。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电焊工的常见工作有关疾病,对其危险因素至今国内外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为排除某些因素对研究的影响,尽可能地控制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偏倚,我们采用 11 病例对照研究,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调查过程中所有调查对象的体检和问卷调查,均由统一培训的医师进行

11、。调查结果显示,长工龄、农民工、无防护用品、不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不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岗期间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电焊工慢性咽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提示企业不仅要为电焊工发放有效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还要对其正确佩戴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指导,而且还要及时更换。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大部分长期从事高危险且无劳动保护的作业,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工6占 68%。由于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低,加上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接触职业危害的多样性、复杂性而造成职业危害的影响难以估计,又难以控制。农民工未接受良好的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不知晓所从事的电焊作业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不知其

12、严重的危害后果,甚至不知道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应采取的任何防护措施;再者,企业对农民工缺乏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甚至一些农民工在用人单位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情况下也不使用,无法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护9,容易发生工作有关疾病甚至职业病。对职业危害缺乏认识和防护意识淡薄是导致农民工遭受职业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人所受的职业危害远远超过企业的固定工人,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对电焊工特别是农民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可提高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加强其落实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为,从而减少包括慢性咽炎在内的职业健康危害情况的发生。职业健康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禁忌证,跟踪观察职业病

13、及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个人劳动保护的关系及危害程度,还能识别高危人群,而且还能进行目标人群干预,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因此,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电焊工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以保障电焊工的健康权益。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缺少女工调查资料,女性的体质、生理功能及心理因素使其更易遭受电焊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10。7为预防电焊工慢性咽炎等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我们建议如下。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

14、动强度,减少电焊工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机会和程度,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11。把农民工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提高电焊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应给电焊工发放有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加强落实,监督、管理、指导其正确佩戴、使用,且按规定及时更换。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组织电焊工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12 。本研究未发现吸烟和饮酒对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但吸烟等可加重电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314 ,促使电焊工作业能力下降,缩短作业寿命。因此,应对电焊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戒烟禁酒15,消除非职业健康损害16 。 【参考文献】 1王先良 . 电焊

15、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30(1):58. 2王小林. 492 名电焊工职业性损害调查J. 劳动医学, 1999,16(2):72. 3陈小敏. 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04,20(12):2021. 84田忠生,王玉华 . 山东省夏津县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05,21(4): 515. 5王新. 电焊工 1 160 名健康状况分析 J. 职业与健康, 2003,19(4):910. 6龙双才. 结构钢焊条对电焊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13(3):685686. 7刘甘泉,李

16、婕 ,叶莉,等. 电焊工健康状况调查 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7,7(1):79. 8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第 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 9任瑞美,牟森 ,李岩. 青岛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管理对策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7,6(2):116117. 10刘慧,韩宇, 杨忠荣,等. 397 名电焊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1999,14(2):8283. 911谢松俭.2002 2005 年泰安市电焊作业工人职业病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 2007,13(3):288. 12KRISHNA G R, MOHD N J. Developing regulatio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