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59631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复律技术并发症的护理【摘要】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 3 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

2、.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 20100J 。 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

3、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 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 R 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 QRS 波群,以患者心电中 R 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 R 波的下降支或 R 波开始后 30ms 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 R 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用物准备】 1.仪器准备如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

4、纱布、酒精棉球、纱布、地盘线、必要时备地线。 2.备好急救药品 (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设备( 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3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直流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min 可引起明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伴休克、肺水肿,或并发于肌梗死者,应迅速进行同步电复律。 3.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在半年至 1 年内,无风湿活动及感染。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控制,但心房颤仍存在。 (3)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

5、瓣狭窄术后 2 周以上仍有心房颤动。 (4)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5)无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纠正;X 线心胸比55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45mm 的心房纤颤。 (6)原因不明的心房纤颤。 4.心房扑动扑动波 250min 左右,呈 1:1 传导及药物治疗无效者。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成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禁忌证】 1.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和(或)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 (室颤除外)。 42.心房颤动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 严重风心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左心房明显扩大。 4.病窦综合征。 5.估计复律后不能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或药物维持治疗下反复发生心房颤动者。

6、 6.近 3 个月内有栓塞史者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有血栓形成者。7.心脏明显增大, X 线示心胸比55 ,或巨大左房者。 8.风心病有风湿活动者。 9.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未纠正者。 10.心房颤动持续 2 年以上伴心室率慢者。 【优点 】 1.通过电复律,能及时、有效的解除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2.电复律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收效快、转复率高。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心律失常电复律后即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如房性和室性早搏、紊乱性心房律、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交界性逆搏心律,短暂性停搏等。一般均短暂,可自行消失,可不予处理。偶有

7、频发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速时,可按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使大多数消失,必要时再加以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若出现持续性室5速或心室颤动时,应配合医生立即给予同步电复律治疗,对于未预料发生心脏停顿而没有安置临时起搏器者,可在体外心脏按压下静脉注射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出现在洋地黄过量、低血钾、急性心肌缺血及炎症等。故在电复律前 24h 停用洋地黄,而又急需电复律者,可在电复律前按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 或苯妥英钠 50100mg 或普鲁卡因酰胺 50100mg,以防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2.低血压可能与高能量电复律造成的心肌损害有关。可表现为血压轻度下降,心电图 ST 段压

8、低或抬高,血清酶 (CPK,LDH 等)轻度升高。若血压轻度下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不必处理。 3.急性肺水肿多出现在电复律后 13h 内,亦可发生在电复律24h 后,易发生于有潜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易发生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及心脏病的患者。 4.栓塞发生率为 1 5,多发生于心房颤动时间较长,或左房显示扩大者。可发生于电复律后即刻或 2448h 内,亦发生于电复律 2 周后者。所以电复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5.皮肤灼伤严重多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有关。所以放电时两电极板间的皮肤应擦干,尤其是当应用盐水纱布时,以免电流只经过短路的皮肤而不是心脏,从而造成皮肤灼伤。电复律时加强电极板与皮肤的压力,导电糊涂均匀,以减少其发生。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健康教育】 61.向患者讲解复律成功后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定期门诊复查,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 2.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身体状况,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冠心病患者必须戒烟,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平稳,低钠低脂饮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避免着凉,提高机体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