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963093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南京市医改总结材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医改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医改办副主任 沈 琪(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同志们:按照会议议程,第一、传达全国医改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第二、简要总结2011年全市医改工作;第三、对2012年全市医改工作的主要安排讲几点意见。一、全国医改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主要精神2月8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全国医改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以来医改近期五项重点改革进展情况,分析医改面临的总体形势,听取各地医改办公室意见,部署安排2012年医改重点工作。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及

2、各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改办公室(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孙志刚指出,2011年是深化医改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推动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基层医改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显著成效,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

3、7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基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惠,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扩大了社会共识,增强了持续深化改革的信心,也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践充分证明,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医疗卫生

4、事业发展规律。两年多来特别是2011年医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奋力推进的结果,毫无疑问其中也凝聚着医改办系统全体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过去一年,医改办系统在李克强副总理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和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具体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核心,全面加强并发挥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督促落实、宣传引导等作用,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攻坚力度,克服任务重、难点多、时间紧的重重挑战,为完成

5、全年医改工作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李克强副总理对2011年医改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看到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必须充分认识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是巩固基层医改成果任务艰巨。前三年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要看到这些成绩还很脆弱,基本药物制度刚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还不稳固,其他配套改革滞后也形成制约。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可能出现反复,亟需巩固完善。二是各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

6、,一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影响了改革的整体进展和成效。三是完善全民医保制度使其真正发挥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的监督制约作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切实解决“以药补医”带来的矛盾,以及重新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等等,这些重大改革才刚刚起步甚至还待破题,今后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医疗资源总体供给短缺,特别是优质资源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矛盾还很突出。我国医疗资源在总量上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位置。同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区域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针对这些严峻挑战,李克强副总理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动全民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医疗机构从“强筋健骨”转向“持续发展”,公立医

7、院改革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体系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实现上述转变是医改赢得挑战、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证。这些都必然触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树立坚定信心、花费更大力气才可能加以突破。孙志刚强调,2012年是医改承前启后、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要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改革路径,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加大六个方面改革力度: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在做好

8、扩大覆盖面、提高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等工作的基础上,改善管理水平,改革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二是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全面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加强基层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拓展深化城市大医院改革,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四是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医药卫生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整顿、规范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遏制药价虚高。五是坚持不懈地做

9、好医改宣传工作,要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深入宣传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全面宣传医改三年成效,着力宣传好今年的医改重点工作。六是加大医改重大问题调研力度,要围绕事关医改全局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医改理论,增强改革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要加强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研究、医保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医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组织实施力度,总结好医改前三年、谋划好后四年、部署好今年的工作。各地医改办公室要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增强组织实施工作的控制力、协调力和执行力。各成员

10、单位要加强密切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围绕2012年工作考虑,确定国务院医改办今年十项工作要点:一是组织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暨实施方案,保持改革良好势头;二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着力提高基本医保质量;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扩大基层医改成效;四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力争在县级医院取得突破;五是统筹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不断增强政策合力;六是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七是加强医改重大问题研究,提高改革实施前瞻性;八是不断改进医改宣传工作,掌握主动权和正面基调;九是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十是进一步加强办公室能力建设,不断提

11、高工作效率。会上,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南省、广东省、陕西省、青海省六省市作了典型发言,与会人员对即将于四月份下发的“基层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意见”讨论稿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交流。综合改革意见明确:要健全补偿机制,经常性技术差额补助纳入经常性预算,东部地区由中央补助30%,省级政府承担筹资责任,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要逐步提高门诊医保报销比例,达到不低于80%;加快清理各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债务,对2009年12月31日前的债务尽快核销,新办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不得举债;对非政府办医疗机构,按满意度考核,给予同等的政府补助;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推行大学生村医制度;力争到2015年,每个村

12、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化医务室;组织实施信息化建设,以省为单位同意电子病历档案标准。二、2011年度全市医改工作主要情况2011年我市医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医改的决策部署,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受益”为要求,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目前已初步呈现出“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大发展”的格局。1、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就医托底机制基本形成坚持“扩面、提标”并举,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市职工医保参保300万人,覆盖率99%,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80.2%;城镇居民医保参保154万人,覆盖率98.8%,住院报销比例达66%;新农合参合1

13、89万人,参合率多年稳定在100%,人均筹资标准全市平均达363元,财政补助占筹资总额的73%,全年补偿600余万人次6.39亿元,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在70%、60%和50%左右,大病补偿额度最高达22万元,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2、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坚持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加快实现区域性全覆盖,保障群众安全廉价用药。按照省卫生厅规定的口服、注射“一品两规”要求,确定了537个通用名1810个品规为区县采购目录。全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近9亿元,门急诊平均处方值由97.4元下降到目前68.5元,下降幅

14、度近30%,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此为契机,我市从四个方面深化综合改革。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回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建立健全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全市共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总数9240人。二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体现用人机制灵活有效。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目前科学设岗工作已基本完成,竞聘上岗、以岗定薪、绩效考核、人员分流等项工作正有序展开,绩效工资兑现正在落实之中。三是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力求补偿科学合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把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

15、供合理高效服务获得补偿。为逐步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进城区二级医院转型发展,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共7个城区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玄武、鼓楼、下关三个区不再保留二级医院。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看病难”得到有效缓解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科学调整布局规划,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目前全市已有22家二级医院、86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即可就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房屋面积、设备配置等均高于省定标准,处于同类机构前列。玄武、白下、鼓楼3个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秦淮区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

16、范区,8个区被评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白下区月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口支援和纵向合作,全市13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落实结对医院。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规定动作”逐项落实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项目由2009年的十大类27项扩大到十大类41项,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考核评估体系,服务群众1800多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分别由2009年的20元、15元提高到30元、25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计算机动态管理率均高于国家、省标准。居民传染病防治和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稳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稳中有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全面完成。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传染病防治及大病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由六合区试点推广到在全市展开。老人保健和慢病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社区康复工作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