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5906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016年5月4日植物地理篇一、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南望山植被生长情况的观察与描述,识别常见或典型的植物科属,对常见植物种能进行基本描述;理解植物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的目的,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简单掌握一些常见植物的植物名称、植物叶形、其他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及利用价值等内容二、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和渔牧业养殖。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40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 毫米,主要集中在48 月,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

2、件,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日降雨量最多达248 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6.3,年均降雨量1163 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 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 米),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

3、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 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近代残坡积物堆积。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 三、实习内容1、小区域范围内植被分布情况调查通过选取样方并对样方内植物种属和形态的描述等调查植被分布情况,具体内容如下:55地点1种类树围马尾松96cm 84cm 100cm小叶栗26cm枫香16cm 8cm樟树39cm55地点2种类树围/个数马尾松190cm 34cm樟树102cm海金沙5小樟树5枫香1棕榈2黄荆6梧桐1构树1花椒655地点3种类树围/个数栓皮栗33cm柏树23cm樟树14cm小樟树6青

4、冈栗8花椒5檵木1 2、常见植物观察与描述2.1马尾松马尾松,乔木,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适宜在阳光充足、开阔的地方生长。南望山上生长的马尾松生长在阳坡,种群密度约为1棵/10平方米,长势较差,多出现枯萎衰败情况。2.2小叶栎小叶栎是壳斗科栎属的一种植物,为高达30米的落叶乔木。树皮黑褐色,纵裂。小枝较细。叶片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佳,或为将来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1棵/100平方米。2.3枫香枫香,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

5、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下面有短柔毛,掌状脉,边缘有锯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为1棵/20平方米。2.4花椒花椒,芸香科,属落叶灌木,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小叶对生,无柄,卵形,位于叶轴顶部的叶较大。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种群密度约为1棵/5平方米。2.5樟树樟树,常绿乔木,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为当前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为2棵/平方米。2.6构树构树,桑科,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树的

6、叶常有明显分裂,表面粗糙,疏生糙毛,背面密被绒毛,基生叶脉三分,侧脉6-7对。果实为据花果,肉质,成熟后为红色。喜光,适应性强。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好,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2.7青冈栎青冈栎,常绿乔木,树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上半部有梳齿,中部以下全缘。为中性喜光树种。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不高大,种群密度约1棵/10平方米。2.8韩信草韩信草,唇形科草本植物,叶对生,卵状,花朵为粉紫色,长管状,唇形。长势好,南望山上较常见。2.9棕榈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覆盖,叶片近圆形,深裂成线状剑形

7、叶,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硬挺甚至顶端下垂。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四、实习总结通过实习我们发现,在当地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南望山植被类型是以高大乔木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高大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为主,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较少。从植被分布来看,高大乔木多分布在南望山阳坡,喜阴的草本植物多在阴面。从群落演替来看,目前来看樟树和小叶栎在南望山长势良好,会逐渐成为优势物种。土壤地理学篇一、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南望山土壤剖面的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认识和了解土壤剖面和土壤基本概况;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熟悉土

8、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以及掌握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湿度、颜色等测量方法,并能够进行成土过程分析。同时提高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二、研究区土壤地层概况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

9、志留统坟头组(S2f),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三、实习内容(一)教二楼后山坡本实习点土壤为黄棕壤,土壤颜色为棕黄色,不均匀,部分含暗黑色碳质。土壤质地为黏土,质地均匀,颗粒细小,粘土矿物含量高,粘性重,孔隙度小,为块状结构。通过仪器测定可知该土壤样品温度为21度左右,土壤含水量高,PH值为5.83,为酸性土壤。土层较厚,且成分一致,可能为山顶岩石风化剥蚀然后经片流洪流冲刷后在此沉积,后期植物碎屑等有机残体聚积于

10、母质表层经微生物分解形成有机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于演化。 土壤PH测定 土壤颜色对比2、南望山南坡本实习点土壤为红壤土,颜色为褐红色,颜色均匀。土壤质地为砂土,可见砾石,为下部砂砾岩风化残余。土质疏松,为团粒结构,空气度高,含水量高,通过仪器测得该土壤样品PH值为3.66,为酸性土壤。通过对新鲜土壤剖面观察可见剖面较完整,可见泥炭层、腐殖质层以及母质层和母岩层。各层之间界限不明显,无法区分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成土母质为下层砾岩泥岩风化产物,含有云母长石等矿物,铁锰质含量高,受该区暖湿气候影响,经风化形成该区红壤土。 观察剖面 观察剖面3、南望山汽车站该实习点主要目的是观察疑似古风化壳结构。该点

11、主要出露中志留统坟头组地层和上泥盆统五通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两套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中间存在铁铝质古风化壳。通过本人对该点周围构造现象观察发现,该点南西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灰黄色厚一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点北东为一断层破碎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烈破碎,该断裂带发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与上泥盆统五通组分界处,可见构造角砾岩带和断层泥,断层面可见擦痕和阶步。本人通过该现象并结合地质资料认为,两套地层接触带处的古风化壳可能在后期构造运动和自然风化过程中已经风化消失,此处所见疑似风化壳结构为构造形成的断层泥和角砾岩,并非古风化壳。4、实习总结通过对土壤一些理化性质的观察与描述我们可知南望山主要发

12、育黄棕壤和红壤土,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黄棕壤和红壤土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以上与此次实习观察与实验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我们观察到黄棕壤和红壤较松散,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南望山种植的马尾松等根系发达的植物有利于保持水土,所以马尾松是当时的优势物种,而随着该实验区气候逐渐变热,马尾松的优势逐渐下降,而樟树和小叶栎长势良好,将会逐渐取代马尾松成为优势物种。word教育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