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957303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2020年某中学“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尊重生命”座谈会发言稿范文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大家好!庚子年一个与往常不同的新年,因为一些人舌尖上的欲望,贪吃野味,导致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三十个省市启动一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 还记得xx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吗?那次也是因为野生动物,也是因为人类舌尖上的欲望。 拒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 野味,就是对野生动物食材的的统称。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野猪二十个,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野鸡兔子各二百对”这是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的野味清单。 在古代,兴食野味是上流社会的盛行风气。

2、然而现在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养殖的鸡、鸭、猪等动物已经能够满足人们营养需求,但捕食野味一事却一直存在,还不断涌现“网红”野食,满足一些食客的口腹之欲。 在国人的认知里,“野生”的食物对人体更加有益,“更补”。 只要是“野生的”,就意味着是“自然的”、“原生态的”。 人们不断摧毁野生动物的家园,大肆掠夺它们的生命。 深林里,再无黑熊的咆哮,因为人们相信熊胆有保健作用;山涧间,再无大鲵灵动的身影,因为人们觉得食用它很高尚;草地上,再无丹顶鹤俊俏的身姿,因为总有人好奇它的味道。 真心希望很多年后,我们的孩子们还能看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的景象,而不是动物园被迫开屏的孔雀。 要知道,野味给你的不

3、是舌尖上的享受而是舌尖上的惩罚。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被用来经常泡酒的野生蛇体内携带多种寄生虫,且均为人畜共患型寄生虫,会损害多个器官危及生命!穿山甲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可损伤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它的肉及甲片并无传说中神乎的滋补和药用价值!蝙蝠身上能携带超过100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 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它都有。 野味吃的不是新鲜,不是时尚,更不是健康!吃的是你自己的生命!越珍贵、越难捕的野味,其市场价值越高,而一旦野味有了价值上的筹码,则成了身份的象征。 这正如马克阿尔贝所说“餐桌的艺术,是一种统治的

4、艺术。 围绕着吃,可以张扬势力,可以收纳,可以排斥,可以论资排辈,可以攀比高低,吃饭简直成了最细致而有效的政治工具,一种特别的社交方法。 野味成了一种代表,一种权利的牺牲品。 人类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付出过惨痛的代价,1910年中国东北的鼠疫,xx的非典,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惨烈的传染病大流行都被证明与食用野味有关。 不知道人类何时才能中止这一长期以来害人害己的行为?需知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收起炫耀财富和身份的欲望吧,让野生动物离开餐桌回到深林,让病毒回到自然!我们不去吃野味,就意味着病毒只能停留在动物身上,而只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病毒,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拒绝野味,给野生动物一线生机;敬畏自然,给大自然一片绿色;珍爱生命,给人类社会一份安宁,莫让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便永远不会为病毒所害。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