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595724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选填在答卷相应题号内(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 2,3,4B. 0.3,0.4,0.5C. 7,24,25D. 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数:满足a2+b2c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22+3242,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B.0.32+0.420.52,但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C.72+242252,是勾股数,故此选项正确;D.()2+(14)2()2,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故

2、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关键是掌握勾股数定义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原点的距离是()A. 5B. 11C. 13D. 2【答案】C【解析】【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P点,过P作PE垂直于x轴,连接OP,由P的坐标得出PE及O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PE中,由PE及O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长,即为P到原点的距离【详解】过P作PEx轴,连接OP,P(2,3),PE3,OE2,在RtOP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P2PE2+OE29+413,OP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灵活运用勾股

3、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CD,P是AB上的动点,当点P的位置变化时,三角形PCD的面积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出点P到CD的距离是否变化,然后再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直线ABCD,P是AB上的动点,当点P的位置变化时,点P到CD的距离不变即PCD的边CD上的高不变PCD的面积不变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间的距离,确定出三角形的高为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BC4,CD12,AD13,B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 36B. 40C. D. 3

4、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D9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C和ACD的面积即可【详解】在RtABC中,B90,AB3,BC4,由勾股定理得:AC32+425,AD13,DC12,AC2+CD2AD2,ACD90,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BC+SACD12ABBC+12ACCD1234+12512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CD90,难度适中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如果(a5)2+|b12|+(c13)20,则ABC是()A. 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 以b

5、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 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D. 不是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c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BC的形状即可【详解】(a5)2+|b12|+(c13)20,a50,b120,c130,a5,b12,c13,52+122132,a2+b2c2,ABC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O又是正方形A1B1C1O的一个顶点,而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无论正方形A1B1C1O绕点O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等于一

6、个正方形面积的( )A. 12B. C. 14D. 15【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C=OB,OCB=OBA=45,BOC=90.四边形A1B1C1O是正方形,A1OC1=90.BOC=A1OC1=90,BOC1=BOC1,A1OB=C1OC.OCB=OBA,OC=OB,A1OB=C1OC,EOBFOC,SEOB=SFOC,S四边形OEBF= SEOB+SOBF=SFOC+SOBF= SOBC.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SOBC=14S正方形ABCD,S四边形OMBN=14S正方形ABCD,即重叠部分的面积总是等于一个正方形面积的14.故选C.7. 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折纸活动:(1

7、)对折矩形ABCD,使AD和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观察,探究可以得到ABM的度数是( )A. 25B. 30C. 36D. 4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连接AN,EF垂直平分AB,AN=BN,由折叠知AB=BN,AN=AB=BN,ABN为等边三角形,ABN=60,ABM=NBM=30故选B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操作型【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8、(4)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5)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 1个B. 2个C. 3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详解】(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1)正确;(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2)错误;(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3)错误;(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四条边都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4)正确;(5)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5)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是

9、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矩形的判定定理注意菱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矩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9.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成立的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把逆命题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成立;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不成立;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是对应

10、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成立;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不成立;逆命题成立的有2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10.如图,一圆柱高为8cm,底面周长为30cm,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A. 15cmB. 17cmC. 18cmD. 30cm【答案】B【解析】【分析】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开,展成平面,连接AB,则AB的长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点爬到B

11、点的最短路程,求出AC和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即可【详解】如图所示: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开,展成平面,连接AB,则AB的长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AC123015(cm),C90,BC8cm,由勾股定理得:ABAC2+BC217(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求出AB的长就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H在CD的延长线上,四边形CEFH也为正方形,则DBF的面积为 () A. 4B. 2C. 22D. 2【答案】D【解析】分析:设正方形CEFH边长为a,根据图形表示

12、出阴影部分面积,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正方形CEFH的边长为a,根据题意得:SBDF4a212412a(a2)12a(a2)2a212a2a12a2a2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ab|a2|a+b|的结果是()A. 2abB. bC. aD. 2a+b【答案】C【解析】【分析】由数轴可知a0,b0,|b|a,利用绝对值的定义计算【详解】由数轴可知a0,b0,|b|a,|ab|a2|a+b|aba(a+b)a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即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

13、数,0的绝对值还是0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如果把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那么菱形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_【答案】矩形【解析】【分析】利用中点四边形的定义得出,以及矩形的判定:有一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得出菱形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详解】由中位线定理可得,所得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此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求得四边形的一角为90,所以连接菱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故答案为:矩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

14、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1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a44_【答案】(a2+2)(a+2)(a2)【解析】本题考查了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在实数范围内进行因式分解2写成(2)2,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解:原式=a422=(a2+2)(a22)=(a2+2)(a+2)(a2)15.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DE,则AEB=_;【答案】1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BAD=90,DAE=60. AB=AD=AE. BAE=150. ABE是等腰三角形.AEB=15. 故答案为:15. 16.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6,DB12,DHAB于H,则DH等于_【答案】485.【解析】【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O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