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50607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各位家长朋友:这次我发言的主题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孩子们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也逐步成熟,但心理上则处于“断乳期”。孩子们的心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为他们精心导航。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各位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有关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我的发言中一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欢迎家长们如果有兴趣或有需要的话呢,以后可以与我就您孩子的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有

2、很多,因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只讲其中的三点:独立性、成人感和逆反心。孩子慢慢长大了,很多家长觉得应该是可以轻松一点了,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孩子越大,家长就越轻松,但我们很多家长却觉得,孩子越大,做家长的反而越辛苦。有家长说,孩子小学的时候,或幼儿园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任他再怎么调皮他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可是到了初中,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我觉得孩子慢慢飞出我的手掌心了,我有点把握不住他了。其实这一些情况的发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把握青春期的孩子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首先,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孩子独立性开始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

3、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在童年时代,父母亲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不懂的事情问父母,不会做的事情找父母;是非的判断顺从父母,得失的取舍请教父母等等,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个时候,他们觉得父母是最伟大的,简直是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帮他们搞定,那个时候孩子心理上最依赖的是父母。而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性的增强,使得他们绝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父母。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自觉和迫切地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前前后后围着父母转,不会什么事情都跟父母说来征求父母的意见,也不会事事都顺从父母。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得想按照自

4、己的意愿来行事,不管其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但实际上,青春期的所谓独立和成熟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够真正保证他们应付生活中的复杂内容。这就形成了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于是,就像离开了母乳却不能离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它营养物质一样,同龄人的关系密切和突出了,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地“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经受“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顺理成章,他们彼此之间最情

5、愿也最能够提供相互需要的支持,提供相互需要的帮助。于是,他们将朋友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对友谊无比忠诚。他们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彼此的利益,甚至顶撞家长。他们常说:“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等等,在种种家长们看来没有道理甚至近乎荒唐的言行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条“天理”,那就是,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们,请你逐渐将你的孩子当作朋友来对待。如果你还像孩子幼儿园时那样,高高在上,还觉得你是权威的所有者,还觉得可以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控制孩子,那么你们的矛盾就会加剧;但若你能对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的对待,你们的沟通就会轻松很多。随着独立性

6、的增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体验到一种成人感。成人感就是大人的感觉。我们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们还小,但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我哪里还是小孩呢?我都这么大了。”有的孩子长得跟爸爸妈妈都一样高了。他站在你面前,从身高体形上,他丝毫没有劣势了。但我们又要看到一点,这个时候的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半大人半小孩”的时候,有的时候他确实有大人的思维和表现,可很多时候他确实又是个孩子。所以我们心理学上把他们叫做“半大人半小孩期”。在心理上,这个时候他们希望家长们把他们当成大人,也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看。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特别喜欢模仿大人。他为什么要模仿呢?他觉得我既然已经长大了就该有大人的样子。

7、他没想到大人的样子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状态,是一种真正成熟的表现,他只希望能从外形和举止上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于是,有的男孩子开始装酷,他以前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慢慢的他不太做声了,他觉得酷就是成人的表现,成熟的人是不随便吭声的,所以有时候他装得很深沉。还有的是模仿大人的举止。如有的男生偷偷地在哪个角落里抽支烟,他想的就是我爸爸抽烟,他是大人,我现在也是大人了,我也想尝尝这种感觉;有的女孩在家里偷偷地用妈妈的化妆品,穿妈妈的高跟鞋,其实也许并不是她就专注爱美了、爱俏了,她只是想试试做大人的感觉而已。而这个时候,他更多可能模仿的是大人的为人处事,家长的一些内在的东西。所以我说,若孩子小时候

8、模仿的是你的一些表面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注意,当孩子在场的时候,你的各种表现,很容易被他模仿到,特别是你的一种对他人的态度,你面对突发事情的一些情绪的表达。我记得有一次下午6、7点钟的时候,我经过学校传达室,就看到一个家长对着校门口的保安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而当时他的孩子就在旁边。后来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家长对保安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校的制度,保安从维护孩子的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学校制度予以拒绝,这让这个家长很是生气,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正巧这个孩子也在我所任教的班上,平时我也有意地进行观察并且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处理与同学、与老师的关系的问题上,是个“常有理”。

9、就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错的是别人。同时他还喜欢对他人横加指责。这让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处得有些紧张。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您的表现影响到您的孩子。很多家长个性急躁,其孩子的个性往往也差不多。所以我建议这样的家长,当孩子遇到了一些麻烦的时候,你一定要沉着。这个沉着就表现为不要慌乱,不要乱发脾气,先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是怎么造成的,然后我应该怎么做,再一个若按照我现在的方式去处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千万不要在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的情况下草率地做出某种举动,最后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且还适得其反。再次,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慢慢地还会表现出逆反性。这种逆反性可能是我们家长最头疼的,它有两种表现。

10、一种是外显的,就是直接与你斗起来;还有一种是内隐的,这种内隐的反抗,看上去家里还是风平浪静,但是你跟他说得,要他做的,他一概否定,就是说,你说你的,他还是做他的。其实逆反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种成长的体现。如果孩子一直都是这么逆来顺受,一直都很乖巧,说不定这不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有的孩子又会在家里跟家长吵啊,闹啊的呢?这可能跟家长的沟通技巧,或是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有关。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无理取闹的,往往是孩子与家长之间在某些认识上达不到一致,或者说孩子的需要和家长的期望达不成一致,这种矛盾和冲突多了以后就造成了家里的不平静。其实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有很

11、多需要,而我们家长是否了解了他们的需要呢?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多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当他内心矛盾交织又得不到理解的时候,在学校他不敢对老师和同学发作,到了家里就往往以他最真实的一面出现,因为家里是最安全的。所以若你觉得孩子是过分压抑的话,偶尔给他一个发泄的空间也是可以的,但是要避免无理取闹。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一定是孩子的错,孩子的个性暴躁,孩子的不讲道理,孩子的一意孤行,都不是一、两天造成的,一定是他成长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所致,那么我们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我怎么了?我的家庭教育怎么了?”因为所有孩子的身上一定会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成功或失败的缩影。家庭教

12、育做得好的,孩子的青春期会过得非常的顺利,若做得不好,青春期的过程会是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痛苦的几年。因为他逆反啊,你说什么他都不听,甚至他可能发展到即使你说的都是对的,他明明知道,但就是不听你的。有的家长说“我跟老师说的一模一样啊!为什么他就只听老师的,不听我的呢?”这是因为他对你形成了一种偏见。让他产生偏见的,不是话语本身,而是你长期的一种教育方式,或是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那么,面对孩子青春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家长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1、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前面我们说道若你的孩子一直以来好像都表现得特别特别听话,你说一他绝不说二,那你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你们之间

13、的关系确实非常好,孩子觉得你提供的建议绝对是正确的,爸爸妈妈真的是很高明;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他的心智发育有些迟缓,他顺从惯了,对事情毫无怀疑的能力。而这种情况也可能表现在学习上。他的思维若没有独立性,那在学习上也会是一样的,他会认为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也都是正确的,从而对学习毫无疑问,对学习提不出任何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要注意,要给与孩子一些独立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当孩子出现一些自己的思维的时候,要保住他。当然,也不能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就完全让孩子去处理所有的事情,这样也是不行的。前面说,现在的孩子是“半大人半小孩”,我们有的时候要把他们当

14、大人一样的尊重他,有时候要把他当小孩一样的教育他。2、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在增长,同时他又非常的脆弱,他经不起太多的打击。所以,当你的孩子做错的时候,你可以态度非常的严肃,你可以向他表达你的生气和失望,难过与不安。但是,请一定不要用那种很恶毒的语言去挖苦和讽刺。有的家长急躁起来,什么话都骂得出来,包括一些对人格的侮辱。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有个妈妈说有一次他骂完孩子后,怕孩子记恨她,又想挽回点什么,就对孩子说:“你别看我今天这么骂你,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我,没有谁会比我更爱你。”可他的孩子完全不领情,他当场就反驳说:“不可能,能够

15、用这样的话来骂我的人还会爱我吗?”当然我们知道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但是在孩子看来,他就认为你的语言和你的内心是矛盾的,从你的那些恶毒语言里,他感受到的只是伤害而并不是爱。再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看到分数后,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并不是要打击他,而是无意中说出来的,但是在孩子心里很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他可能觉得:“原来我考不好是因为我笨。”长此以往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孩子会觉得,因为笨,所以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索性放弃。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被打击得多了,会形成与家长的敌对。我以前当班主任时有个学生,也是在今天这

16、样的家长会后,她妈妈带着她来找我,当着她的面就对我说说:“罗老师,你说怎么得了咯?班上同学数学都考得那么好,就我们家崽类,90分都没上,真是蠢得要死!”然后她妈妈还数落了一大推她蠢得要死的证据。那孩子其实平时成绩不错,也很努力,这次考试没考好,她自己就已经难过得要死了,妈妈还这么说她。她忍不住了,一边哭一边对妈妈吼:“你就晓得说我蠢,我蠢,不还是遗传了你的!那天听奶奶说,你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也不好!”所以,我们说挖苦和讽刺的方法是很不可取的,它不但不能帮助你真正的教育孩子,而且还很容易打击到孩子,让他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又很容易形成与孩子之间的敌对。3、学会与孩子谈话和沟通。前面我们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已经有了独立性和成人感,若这时候家长跟他们的谈话还是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势必达不到以前的效果。所以这时候,我们要重新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这里我简单的介绍几种:(1)多听少说,以倾听为主。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真理的所有者,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头头是道,孩子就只有点头称是的分。而到了现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