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4259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政治资料分析题试题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

2、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答:(1)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

3、本这一本质和核心。(注:如果考生就社会保障内容的某一两点深入展开分析,可酌情给分。)(2)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二、材料1:2008年5月12日14时2

4、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害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深化,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材料2: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

5、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材料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确保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请回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2)民族精神和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的

6、举办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3)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2)民族精神,是一

7、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治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

8、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体现了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形象。(3)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动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

9、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举措:坚持不懈地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

10、,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三、材料1:“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又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材料2: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前提在于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前进脉搏,洞察历史发展大势。” 胡锦涛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上述材料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方面的原理?(2)以上材

11、料的论述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也要不断发展,也就是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与时俱进要正确认识时代特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与时俱进要把握社会前进脉搏,洞察历史发展大势;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与时俱进就要富于创造性,不断创新。(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现实意义在于:材料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改变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材料

12、指出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材料也阐明了如何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材料一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材料二 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和2020年农业发展

13、目标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城镇化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15.9%50%36.2%6280元2253元2020年11.5%29%56%18000元8000元依据材料请回答:(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全面建设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答案要点:(1)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其次,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再次,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已成为国民经发展的薄弱环节,制约着其

14、他部门的发展。(2)总的来讲:“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具体来讲: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如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权流转政策、工业支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各种支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创

15、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科技和物质投入,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及扶贫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五、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6、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增长给中国人带来的福利毋庸赘言的,2002年中国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是1978年的5.3倍和4.7倍。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