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3958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案例清水三中 王全清教学背景分析课标解读: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物课和小学自然课上有过接触。在此基础上,教材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此推出二氧化碳的各种用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

2、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内容上讲难度不大,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多项探究活动,精心准备实验装置,以探究式教学完成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注重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热情。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勇于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通过收集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二氧

3、化碳的用途。知识与技能:1、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树立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演示或组织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归纳法教 具:自制实验教具、准备相关实验装置(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故事引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一天,他打着火把走入洞内。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

4、忽不定,最后灭了。他走出洞外,哈哈大笑:这屠狗妖就是。提出问题:你能告诉我这屠狗妖是什么妖怪吗?(答:二氧化碳)引述提问: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答: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结引述:二氧化碳对于生命活动的作用是这么重要,那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生活和生产中它还有什么其他的重要用途呢?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质疑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活动一】二氧化碳的颜色和气味教师演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颜色,并用闻气体的方法闻二氧化碳的气味,将结果填入表格。(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探

5、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密度教师演示:装置如图,甲乙两端处于平衡状态,将收集在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如图装置向乙中倾倒。学生观察现象(甲乙不再处于平衡状态),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完成表格。(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探究活动三】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教师演示: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二分之一体积的水,如图,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学生观察现象(软塑料瓶变瘪了),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完成表格。(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探究活动四】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教师演示“干冰的升华”,提问:干冰是什么物质?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够悟出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

6、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即干冰。干冰是将温度降低至-78.5 (101kpa),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教师提问:干冰有哪些用途呢?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与交流。(作舞台烟雾、作制冷剂实施人工降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五】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追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教师演示: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放入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放入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如下图)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放如试管中小心加

7、热,观察现象。并完成下表: 现象分析结论实验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为什么CO2不能使干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而能使湿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3)第四朵小花加热后为什么又变成紫色?(4)在收集二氧化碳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探究活动六】二氧化碳与燃烧图1教师演示实验:将两支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蜡烛。图2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着烧杯壁缓慢倒入烧杯中。 图3烧杯底部的蜡烛先熄灭,上部的蜡烛后熄灭。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着烧杯中央(甚至是朝中部的蜡烛这边)倒下去,中部的蜡烛先熄灭。学生观察现象,分组讨论,表达与交流,教师小结归纳下:蜡烛熄灭是因

8、为二氧化碳本身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过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得知:将二氧化碳沿着烧杯壁缓慢倒入烧杯中时,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是从烧杯底部慢慢满上来,故底部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而先熄灭;然后二氧化碳逐步上升,致使上部的蜡烛也熄灭。将二氧化碳沿着烧杯中央(甚至是朝中部的蜡烛这边)倒下去,上部的蜡烛先接触二氧化碳,故先熄灭;然后二氧化碳下沉,致使底部蜡烛也熄灭。【探究活动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学生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并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提问:澄清的石灰水含什么成分?为什么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会变浑浊?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

9、的碳酸钙。本反应的应用极为重要,可以用它来鉴别二氧化碳。教师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学生思考、回答,完成表格。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自学,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引述提问:这节课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且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重要性,那么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阅读表61,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生阅读表61,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追问:进入菜窖和深井的时候,如何避免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生命构成的威胁?(做灯火试验)教师引导学生读图6-16“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二氧化碳的各种用途,指导学生讨论图中二氧化

10、碳的每种用途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干冰作制冷剂可实施人工降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作化工原料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温室效应”课文,并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温室效应?(2)温室效应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如何防止温室效应?总结转化: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师生共同畅谈: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巩固扩展:布置习题,巡回指导,习题反馈与评价。练习与思考(作业)1.完成下列探究实验表格:二氧化碳的性质性质类型探究实验实验现象结 论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颜色和气味二氧化碳的密度二氧化碳的溶解

11、性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燃烧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二氧化碳的用途2.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3.CO2的下列用途中,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于灭火 B.参与光合作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干冰作制冷剂4.将干冰放到空气中,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A.干冰升华出大量的水蒸气B.干冰升华时产生大量白色的CO2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

12、滴5.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 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加热后溶液呈 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 ,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6.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2)请你列举一些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既不然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

13、O3 = H2O + CO2(3)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4)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灭火;2.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4.二氧化碳作化工原料。(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1.促进自然界的碳循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2.产生温室效应偶发事件的预计及处理方法1.为了防止制取的二氧化碳的量不足,可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带入课堂,随时制取二氧化碳。2.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的实验中,尽量避免空气流动对杠杆的干扰。3.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的实验中,往软塑料瓶中

14、倾倒蒸馏水的操作时,应迅速倒入,并旋紧瓶盖。4.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实验之后的分析过程中,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探究,对学生来讲较难,教师应作进一步的归纳分析及具体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对此有更加清晰的认识。5.在探究“二氧化碳与燃烧”的实验中,应该注重倾倒二氧化碳的方法,确保能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6.由于本课实验较多,课前教师要进行预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主要运用了探究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3.本节课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生动形象,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4.受条件限制,只能设计演示实验。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过程,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教育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