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3692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腾冲市北海乡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段晓黎 2019年11月7日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文章“尝”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耻、矣”

2、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知道“知、默、尝、急”的意思。3、 能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和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默、尝、急”的意思。2、能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和第二则文言文的大意。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导入新课(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25课,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 井蛙窥天余尝谓 漫浪 诵读 (师:谁来读一读) (师:全班齐读一遍) (2)

3、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谈读书的。板书课题:(3) 二、教学第一则文言文(一)、现在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去听听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是如何读书的?(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自读。(2)指名读(二)1、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师:我们来看第一句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 齐读一遍。(2) 在这句话中,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是在哪里看到的?(注释)(3) 老师现在还是不知道“不耻下问”的意思,我要向你们请教,你们谁来帮帮我?(4)你

4、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谁请教呢?(5)你能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连起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6)这就是什么学习态度?(板书:谦虚)(7)指名读。(师: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谁来?)(三)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导,这个“知”读?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这个“知”是什么意思呢?)(4) 把这句话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5) 读一读?(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 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态度呢?用一个词概括。是

5、啊,求实就是智慧。(相机板书:求实)(三)学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课件出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 注释上已经解释了哪几个字的意思,你来说。还有哪个字难理解?(默)谁来猜一猜。给它组个词吧(2) 把这些注释放进句子里,我相信你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来把这句话说给大家听一听。(3) 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这就是什么学习态度?(引导:想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就要勤奋。相机板书:勤奋)4、 齐读5、 背。6、 师生背:现在我来说意思,你们背出文中对应的句子。(1)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生: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师:要聪敏勤

6、学,不以向学时、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 师:孔子告诉我们要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7、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第一则文言文时,都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结合学生回答(读熟文章,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询工具书,合理猜测。)三、学习第二则文言文1、引入:知道了这些学习方法,让我们坐上时光快车,一起到宋代逛逛,听,朱熹在课堂上正在给他的弟子们上课,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播放音频2、自读。

7、3、 指名读:谁来读一读4、自学(师:现在我们用刚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自学第二则)你来给我们读一读自学要求:自学要求:结合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再加上自己合理的猜测,同桌一起来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开始)5、交流过渡:下面老师就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1)朱熹告诉了我们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课件出示: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板书:心到、眼到、口到)(师:余的意思是什么?尝在字典上两个解释。)课件出示字典上的解释(师:结合“余尝谓。”,你选择哪个解释?)。我曾经说,读书要三到有(1) 师:这三到之中,什么最重要?你是从哪一句话中读

8、出来的?你来。课件出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句话中你想强调哪一个字(急)课件强调:急 急是什么意思?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2) 为什么心到最重要?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3)朱熹是这样说的:一起来读划线部分。(课件出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现在,你的心到、眼到、口到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余尝谓四、总结课文,迁移运用。(填空式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文言文,第一则出自(论语),孔子告诉我们要(谦虚、求实、勤奋);第二则(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

9、2、孔子、朱熹教给我们很多的学习方法,老师把最喜欢的一句话制作成了书签,当成我的座右铭,你也像我学学做一张这样的书签,把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上面。)3、你写了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5、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用今天学到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文章提到的读书方法,自学曾国藩所写的第三则文言文。板书: 25古人谈读书好问、求实、勤奋 心到、眼到、口到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word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