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934442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及单元测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章末总结与测试本章测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2、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3、掌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学性质。掌握烷烃与烯、炔烃;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4、利用模型了解乙烯和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化学性质。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5.了解认识乙醇和乙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6.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本章知识总结1. 有机物概述(1)有机物含义:。(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是:溶解性: 热稳定性:可燃性:导电性 :熔点: 是否电解质:相互反应速度:。(3)有机物结构: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经常以键结合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结构3.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色态味溶解性密度4. 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的相似性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性烷烃的通式:。烷烃物性的递变 状态:。 熔沸点:。5.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醛的化学性质有机物官 能 团 化 学 性 质(写出化学方程式)甲烷乙

3、烯苯乙醇乙酸乙醛6. 有机反应的类型(1)取代反应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特点:。卤代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苯与溴,铁屑反应 。 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共热。 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 酯的水解反应: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 。 (2)加成反应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特点:。与氢加成:乙烯和氢气。苯和氢气。 与卤素加成:乙烯和氯气。 与卤化氢:乙烯和氯化氢。(3)其它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燃烧

4、。乙醇的催化氧化。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7.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 分子式表示 特点 类 别 性 质同系物同:不同:同分异构体同:不同:同素异形体同:不同:同位素同:不同:8.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有机物 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用 途糖类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油脂 蛋白质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葡萄糖淀粉蛋白质9. 有机实验-物质的鉴别1、 溴水:不褪色褪色可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不褪色 褪色。3、 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H : H-C=O : 。4、 银氨溶液:H-C=O、 醛类。 5、 金属钠产生氢气 : 。注意:凡为水溶液因为溶剂水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5、氢气,故不可使用.考题回顾【例1】(2004理综11)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 ) A. x2,y2 B. x2,y4 C. x3,y6 D. x3,y8解析:按照烃燃烧的耗氧量可知:x 3,4xy12,只有当x2,y4,此式成立。 【例2】(2000上海32)美籍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B(CH3)3分子中的一个BC键,使之与HBr发生取代反应:B(CH3)3+HBr B(CH3)2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

6、却能切断两个BC键,使之与H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并与HBr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试写出二元取代的代学方程式: _。 (2)现用5.6g B(CH3)3和9.72g HBr正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解析:(1)B(CH3)3+2HBr B(CH3)Br2+2CH4 (2)nB(CH3)3= n(HBr)= 设生成B(CH3)2Br为a mol B(CH3)Br2为b mol 则: a+b=0.1 a=0.08mol a+2b=0.12 b=0.02mol nB(CH3)Br:nB(CH3)Br2=4:1

7、【例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蛋壳能否溶于酸 白酒中是否含甲醇A. B. C. D. 解析: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食盐和小苏打可利用NaHCO3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而食盐不能。蛋壳的成分是碳酸盐,能溶于酸并放出气体。甲醇可用氧化为甲醛来检验。上述所给物质中,食醋是酸,可用来检验。应选C。【例4】(2004江苏化学)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CH2CH2Cl2 CH2ClCH2C

8、l CH2ClCH2Cl CH2CHClHCl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已知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100)为98%,反应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95%,则2.8 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 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 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CH2CH24HClO2 2CH2ClCH2Cl2H2O 由反应、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中氯化氢的产

9、率为b%。试计算: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解析:(1) 5.8;3.4(2) 设投入反应、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xa%,由反应生成的二氯乙烷为yc%。则由反应、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可获得HCl的物质的量为(xa%yc%)b%。据题意,反应消耗的HCl为2yc%,则:2yc%(xa%yc%)b%解得: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单元过关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

10、该烃的分子式是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2、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4、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6 DC6H6 5、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 (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6、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