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93440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2一、引言2(一)汽车安全2(二)安全气囊的好处2(三)安全带与安全气囊关系3二、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3三、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4(一)按结构形式41电子式安全气囊42机械式安全气囊4(二)按保护对象和方位51驾驶员用安全气囊52防侧撞安全气囊53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64后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65下肢用安全气囊发展7四、安全气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7(一)安全气囊现状7(二)国内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81智能化92绿色环保化93虚拟技术化94小型、轻型化95保护全方位化10五、拆除与报废10结 论10参考文献11摘 要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在

2、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做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关键词:安全气囊;被动安全;伤害程度。一、引言(一)汽车安全当汽车速度在30kmh以上受到正面碰撞

3、(碰撞角度与汽车中轴线成30角度之内)或侧面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部或侧面的碰撞传感器利用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力,检测到碰撞作用的时间、汽车减速度即碰撞强度。SRSECU将碰撞传感器送来的碰撞信号与ECU内储存的碰撞触发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判定碰撞强度达到或超过其规定值,则指令接通安全气囊引爆管的工作电路,引爆管迅速爆炸燃烧,并引燃气体发生器内的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十分剧烈,在瞬间产生释放出大量气体,经过滤冷却后充入折叠的安全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膨胀展开成扁球状。在驾驶员或乘员头部、胸部或身体因碰撞时的反冲力向前或向侧面冲去时,鼓起的气囊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或侧面车身硬件间成

4、弹性缓冲气垫,利用气体本身的阻尼作用或气囊背面排气孔排气节流的阻尼作用,吸收并分散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能量。气囊鼓起后很快就从气囊背面的小孔排出部分气体而变瘪,柔软的气囊表面就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胸部和身体其他部分免受冲击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二)安全气囊的好处安全保护范围对乘员能够提供各种碰撞事故和滚翻事故的全方位保护在汽车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时,对乘员提供头部和胸部有效的保护。装备的可靠性可以随时对系统的零部件故障进行检查依靠诊断装置进行一般故障检查,但无法进行系统零部件的无损检查。装备的方便性需要佩带和解开安全带,即使采用自动安全带,对乘员的行动有很大的约束,可以防止乘员从座位上

5、甩出,乘员的碰撞范围较小对乘员无任何约束,但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可能会甩出座椅,在很大的范围内与车内装备发生碰撞。维修的方便性安装、维修、更换都很方便维修较复杂,如零部件出现大的故障,则要更换全套安全气囊系统。使用的普及性及成本普及容易,成本低廉,不需要提高汽车总造价正在普及驾驶员和前排座安全气囊,并作为汽车标准装备装车,但造价高。其他形式的安全气囊暂时为选装件。(三)安全带与安全气囊关系电子控制安全带预收紧(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多方位、多个气囊的电子控制的安全气囊系统;智能安全气囊系统实验分析中,发现安全带对乘员,特别对驾驶员的头部、胸部以及膝部所能提供的保护是很薄弱的。而安全

6、气囊则对驾驶员头部、胸部以及膝部的保护效果特别明显,大大地减少了乘员的死亡率和减轻了乘员的损伤程度。值得指出的是,安全气囊只是辅助保护系统,需要佩带安全带才能起到预想的保护效果。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气囊”的防护效果最好,其有效保护率高达60;仅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有效保护率为4349;而仅使用安全气囊,有效保护率急剧下降到18。引用上述统计数据有助于我们消除两个误区:第一,安全气囊不是万能的;第二,佩带安全带十分重要。现在人们的统一认识是:必须通过强制措施提高安全带的佩带率;在低速碰撞中,安全气囊的展开反而会增加意外伤害的可能性而降低保护效果;在中等或严重程度的碰撞事故中

7、,安全气囊对乘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一般说来,车内乘员如果未系安全带的话,在速度为20km/h左右的固定壁障碰撞中就会受到严重伤害;而系了安全带的乘员,在30km/h的固定壁障碰撞中才会受到严重伤害。气囊内部充填的气体在受到驾驶员或乘员反冲压迫时,能缓冲驾驶员或乘员受到的碰撞冲击力,避免了驾驶员头部和身体与汽车零部件的硬碰撞,从而减少驾驶员或乘员的伤害程度。但如果膨胀后有弹性的安全气囊在受到驾驶员或乘员的反冲压迫时还不放气变瘪,则有可能因驾乘人员的头部埋在气囊中无法呼吸,憋气死亡。或内部有压力气体使有很强弹性的气囊将驾乘人员反弹回去,与汽车上其他零部件产生二次碰撞,造成驾乘人员的二次伤害。二、安

8、全气囊的工作原理a010ms:在汽车特定的敏感部位处,装置碰撞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受到足够的碰撞冲量作用时,在10ms的瞬间内,将触发信号输送到中央电子控制器。b1020ms:在中央电子控制器中,主要有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微处理器,能够对传感器输入的触发信号立即进行计算、比较和判断。如果碰撞冲量超过预先的设定值,中央电子控制器立即释放一个电脉冲火花,使气体发生器中的雷管急速爆炸。c2060ms:雷管的爆炸击穿装气体发生器的燃料盒,将固定燃料点燃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氮气),快速地经过滤器过滤冷却后冲入安全气囊。气囊在2060ms内张开达到最大容积,在乘员与车内装备之间形成一个气垫。在同

9、一瞬间,乘员因惯性力的作用,可能向前冲出150200mm,头部、脸部和胸部正好与迎面而来的气囊相接触。但高压气囊膨胀的能量,会把乘员“回弹”到座椅上,使得乘员身体受到一定损伤。d60100ms:与此同时,装在气囊后面的排气孔打开,气囊泄气并收缩。由气体的阻尼作用,吸收了碰撞的能量,缓解了气囊对乘员头部和脸部的压力,使乘员陷入较柔软的气囊中。由于安全气囊将乘员与车内装备隔开,而使得乘员得到保护。最后气体全部从排气孔排出,气囊瘪下。整个碰撞安全气囊展开对乘员的安全保护过程,大约60100ms。安全气囊展开进行护的过程,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在完成上述过程后,必须重新装置雷管、气体发生器和折叠好的气囊

10、等。每个气囊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说气囊只要引爆就不再有下一次保护的能力,也不能塞回去再使用,引爆后须回厂换一个新的气囊。汽车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气囊引爆管引爆点燃气体发生器的具体点火时间,是决定SRS系统性能优劣的十分重要的指标。如果碰撞事故发生时,引爆管引爆点火过早,则在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向前冲的同时,气囊也迅速膨胀,则有可能导致乘员头部和胸部受到高速爆出的气囊的冲击,造成乘员伤亡或巨大的伤害。如果引爆管引爆点火过晚,则在乘员头部和胸部已经冲撞到转向盘或汽车其他汽车零部件上时,气囊尚未膨胀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引爆管引爆的最佳点火时间是当气囊充满气体膨胀时,乘员头部和胸部正好与膨胀的气袋接触。从引

11、燃气体发生剂安全气囊开始膨胀鼓起,到受到驾驶员或乘员反冲压迫迅速泄气变瘪的时间很短,仅有约0.1s。安全气囊从充满气体膨胀到泄气只有如此短暂的时间,因此必须具备极迅速地完成冲气和放气动作的功能,才能有效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三、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一)按结构形式从结构形式上,安全气囊可分为电子式和机械式两种。无论是电子式还是机械式,工作原理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不一样。1电子式安全气囊由电子传感器、中央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气囊等组成。传感器接到碰撞信号后,将信号传至中央电子控制器(ECU),信号经过判断、确认,传至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引发点火、充气,气囊膨胀。电子式安全

12、气囊可以分为很多种情况。2机械式安全气囊由机械式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组成。气囊装于方向盘衬垫内,气体发生器在气囊之下,传感器在气体发生器的下面。当传感器受到设定(以上)的冲量后,传感器内的球体下移,导致拨杆下移并由转动,支块也随之移动,拨杆的另一端上移,压迫偏压弹簧。此时撞针脱位被弹出撞击气体发生器内的引爆装置。由于气体发生器内装有叠氮化钠或双基燃料或高压气体,爆发后,气体充斥表面涂膜的气囊,使之充气膨胀,形成一个凸状气垫,吸收人体的冲击力,使人体受伤害的程度减轻。此外,按照气体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还可分为燃烧式(叠氮化钠等固体燃料爆炸产生大量氮气充斥安全气囊)和储气式(高压瓶阀门打开,放出

13、预先储好的高压氮气或惰性气体混合物)。(二)按保护对象和方位1驾驶员用安全气囊驾驶员用安全气囊,这是汽车上最早采用和采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安全气囊,属于汽车在正面碰撞时对驾驶员的防护气囊。驾驶员用安全气囊装置在转向盘的中部,为了减轻在装置安全气囊后转向盘总成的质量,并要求保证转向盘的刚度以减少转向盘的振动,转向盘的转轴采用金属压铸件来制造。驾驶员用安全气囊系统的气囊、雷管、气体发生器等,全部装在转向盘中央的安全气囊盒中,气囊衬垫采用网状尼龙织物制成,当安全气囊膨胀并冲出时,气囊衬垫必须迅速裂开,而且不能对乘员造成伤害。安全气囊按照一定的方式卷折放在气囊盒中,膨胀时沿挡风玻璃方向展开后再迅速胀大。在

14、安全气囊后面的中部装置雷管和气体发生器等,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就在驾驶员与转向盘之间形成缓冲气垫。2防侧撞安全气囊各种碰撞事故统计资料表明,汽车发生的正面碰撞事故约占41,尾追碰撞事故约占12,而各种各样的侧面碰撞事故约占47。但从事故的伤亡比例来看,汽车的侧面碰撞事故的伤亡率,则远远高于汽车正面碰撞和尾追碰撞事故的伤亡率。分析结果说明,汽车的前部为发动机舱,后部为行李舱,在发生正面碰撞或尾追碰撞时,发动机舱或行李舱结构的变形和结构的损坏,能够吸收大量的碰撞能量。并且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使得乘员的伤亡率大大地降低。但是,汽车车身侧面的结构件,无论是在强度或是刚度上,

15、远远比不上汽车车身纵向结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车门的两侧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缓冲”结构件,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安全带对于侧面碰撞的防护能力也低得多。当车门、门柱等受到碰撞时,就有可能对乘员造成直接伤害,使得乘员的伤亡率大大提高。根据使用要求不同,防侧撞安全气囊可以装在车门上横梁中、车门内板中或座椅侧面。车门上横梁中防侧撞安全气囊用来保护乘员的头部。装在车门内板中防侧撞安全气囊和装在座椅侧面防侧撞安全气囊用来保护乘员的胸部、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3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前排座是汽车主要的乘员坐席,前排座的乘员可以是身材高大的男人,也可以是婴儿,乘员的乘坐姿势也是各种各样的,并且是否佩带安全带有着重要影响。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前排座的乘员必然会与仪表板、前风窗玻璃、窗框及门框等发生碰撞,因此,要求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对前排座的乘员提供安全保护。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系统的气囊、雷管、气体发生器等,全部藏在仪表板中的安全气囊盒中,根据汽车仪表板的结构不同,其布置方法也有所不同。气囊衬垫采用嵌入薄铅板聚氨脂塑料制成,当安全气囊膨胀并冲出时,不会对前排座乘员造成伤害。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的体积很大,安全气囊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卷折放在气囊盒中的上支架中。在气囊盒的下支架上装置雷管和气体发生器等,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