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93433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时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生命之花尊敬的各位教研员、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时事在思品课堂绽放生命之花,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展开教育观、新课标、时事筛选、对接知识。 一、践行“知行合一”教育观知可以由行生,行可以产生知,无论是行先于知,由行致知,还是行成于思,因知进行,反应的都是知识的行动本质。 只有通过实践了或身心体验过的知识,才是你的知识,这也就是当今心理学最流行的理论“具身化的知识”的定义。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怎样才能使知识通过学生的身心体验从而成为具身化的知识呢?其中一种很

2、有效的实践方式就是时事热点对接课堂。 二、思品课标和现代核心素养的要求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渐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课标新增内容(使教学)1.突出全球意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2.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依托知识,超越知识,力图处理好知识、生活、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4.关注学生与我、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既关注本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 现代核心素养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同

3、时强调社会参与,综合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 三、实施时政热点教学的策略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核心素养的设想与实施,对思想品德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育方式的落实形式更加灵活、新颖、创新,又要求老师们能将当今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实现有效对接。 (那么,如何搜集和筛选每天都在发生的鲜活的社会时政进入我们的思品课堂呢?)首先时政材料的筛选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 国家每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在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 我国每年在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进展、成就。 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的实践活动和国际有影响力的事件等。 其次时

4、政材料的筛选原则在这里,我特别想说一个教学实例,九年级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其中选取了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吴锦泉老人的实例,使用方式是视频+图片,使用目的是想突破教材难点,落实本节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精彩、温暖和充满希望。 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正是这个实例的使用,使课堂推向互动高潮,师生达到情感共鸣。 孩子们激动的争抢着回答问题,为磨刀老人写颁奖词,表达对吴锦泉老人的敬佩之情,并说到自己对集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如何不计较代价与回报,做个具有

5、社会责任感的、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少年。 反思此教学实例之所以能突破教学难点,落实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能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即体验道德成长、内化道德品质、外化道德行为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从教材知识角度,吴锦泉老人正体现了责任、代价、回报关系中的主动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甚至可以说是付出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的代价,无私捐款不求回报。 与教材的知识完美契合。 (2)从材料线索看材料线索主要是从学生身边事社会热点回到学生身边。 而吴锦泉老师的事迹既契合教材知识又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典型性、具有教育价值,同时还是生动的、有人性的、能震撼人心的,能感动学生的,触动灵魂深处的材料。 他是普通人,

6、甚至是比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条件更差、更艰苦的这样的人物,年过80的老人,但依然靠磨刀这样的重体力劳动获得报酬,收入不高、生活过得十分的艰苦,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吃过肉,吃的素菜基本也都是自己种的,生活上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每天坚持磨刀,一干就是10多小时,为了节省钱,中午就在马路边吃干馒头就着热水,即使这么艰苦的生活,每天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他认为这样的生活不辛苦,只要能为他人做些什么,牺牲什么都是值得的。 (3)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例还是动态的,真实的、有持续性的。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时政热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活生生的例子,亲身去感受他们的存在,去践行他们闪光的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之后xx年4月

7、6日,“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举动又一次感动了南通城。 吴锦泉冒雨再次来到南通红十字会,将积攒了半年多的磨刀收入,以及社会各界看望他的慰问金,共计25140.9元全部捐出。 通过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实现了,但是要想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必须创造全员德育的环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不断形成良性的品德成长新时空。 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时政材料筛选原则应为时政材料要具有教育价值时政材料要有新颖性和典型性时政材料要有针对性和动态性寻找时政材料要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可见,处理好教材知识、时政热点、价值取向三者的关系,即通过时政热点的引入达到扩展观察事物

8、的角度和视野、关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分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现学科德育功能和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时政热点对接课堂教学(聚焦第四课) (11)教材知识梳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大国策、两大战略,分别是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两大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分别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主线展开。 而其中另外一条线索是面对我国的三大难题,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提出了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怎样应对这些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发展

9、问题,所以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成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紧密相联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科书中知识结构的重、难点,正是时政热点的切入点、出题点和突破点,经常围绕为什么和怎么做来切入时政热点命题。 (22)时政热点对接知识点助力课堂,依托时事资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让时事热点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借助时事资源作为案例,以“例”说“理”,以“例”显“理”以“例”证“理”,理例有效结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

10、到课堂知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例如我引用了G20杭州峰会、人民币加入SDR世界货币篮子给对外贸易往来和人民生活带来便利,“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接教材中对外开放的内容,如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及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以沈阳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新出台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来对接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和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 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和我国首颗量子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将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的材料,对接我国科技国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意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及如何实施这一国策。 黑龙江省建立湿地类型自然

11、保护区,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系,xx年环保部关于“雾霾”的严峻形式的统计、习近平应对雾霾问题,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并要求严格执行,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对接如何应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知识。 此外,“中国制造”VS“中国创造”以iPhone6的火爆售卖,带来的思考苹果手机是由富士康制造,美国创造,但是美国享受利润率高达70%,而富士康仅能每台赚不到30元的巨大差异,引起“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的重要性,涉及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以及发展科技的作用的知识点。 是属于综合性问题。 下面仅以我的课

12、堂活动为例,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时政热点的 (33)实例展示导入对接时政(看视频【习总书记的一天】)用时政热点做导入,可以激活课堂,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课采用时政热点视频【习总书记的一天】导入,将调动学生学习G20峰会的兴趣,提高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国家主席一天的接待任务、参加的国际会议、签署的文件,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是开放的和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主题式课堂对接时政是指以某个时政热点作为主题,一以贯之一节课的主要材料,同时能作为主题式课堂的时政热点要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由于一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都是挖掘于同一系列的时政热点(例G

13、20峰会、一带一路、环境保护等)要具有新颖性和典型性,主题式课堂的教学可以达到时政热点学习的系统化、完整化,避免案例过多而造成的碎片化和机械化。 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例,采用视频【习总书记的一天】来导入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关于你感兴趣的G20内容,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做展示新闻播报G20主题学生讨论G20带来的好处(聚焦一具体事例)人民币加入SDR世界货币篮子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节课以G20主题,展开教学内容,这样使时事内容更加系统、完整、立体,使学生能立体、全面的了解G20的同时,更好的深化教学内容,避免了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机械化。 课后延伸对接时政此内容没有课程的约束,可以就一个社会热点进

14、行探究、讨论,展示,通过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生成矛盾,进行辩论,生生间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拓展时政视野,同时拓宽时政热点的视野,开阔思路,达到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十一”专题,通过学生十一期间观察不文明旅游现象,制作不文明旅游PPT-每组代表展示PPT(扩大视角)-选择其中一例进行讨论(不文明现象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污染环境的现象,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达到既让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关系,最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最后感谢教研员崔老师对我们的悉心引导,指导我们标准化、科学化的落实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强化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引领时事热点进课堂的专题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的模式,不断地提升教学基本素养,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是的,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要能看到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做人,我想我们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以此与老师们共勉,向老师们致敬!。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