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593341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夯实基础1、 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2、肾脏的结构分哪三部分?3、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它是如何组成的?4、血液在肾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二、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排出一定量的尿液,那么它在肾脏中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排出的呢?板书课题: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三、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尿液的形成合作探究1出示材料(一):肾小球内血液与肾小囊腔中的液体的成分,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你发现肾小囊中有哪些物质?肾小

2、球的血液中又有哪些物质?2推测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 。3由此你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壁起何作用?【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分析问题,是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能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水平。材料一 比较成分肾小球中的血液肾小囊腔内的液体血细胞有无蛋白质有微量葡萄糖有有无机盐有有尿素有有水有有学生分析、讨论后表达交流: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浆。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教师播放动画: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

3、过作用【设计意图】动画的展示更形象,给学生以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不能被滤过。四、释疑解惑,思想渗透教师:我们知道: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物质的滤过?学生结合刚才的学习讨论后回答: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它和凹陷的肾小囊内壁的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易于物质的滤过。观察与思考:入球小动脉为何比出球小动脉粗呢?教师点拨:这样可以使

4、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血压高于其它器官的毛细血管血压,而且还提供了较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血浆在肾小球中滤过,即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内容,继续向学生渗透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人体结构的精致与神奇。教师提问:我们人体每天产生的原尿有150升,(提示150升相当于300瓶矿泉水),而实际上我们排出的尿液有那么多吗?【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设置稍高一点的问题,让学生蹦一蹦,跳一跳,摘桃子。合作探究2学生阅读课本图3.43,分析原尿及尿液成分,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尿液里有那些成分?它比原尿少了什么成分?说明了什么(2)尿液

5、里有那些成分数量减少了?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此处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五、表达交流,知识建构学生回答:全部葡萄糖、部分水和无机盐被重吸收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葡萄糖、部分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被送回到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则由肾小管流出,形成了尿液。现在同学们明白为什么原尿约150升,而实际尿量约1.5升的原因了吧。总结提升: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比

6、较:填充下表,比较在正常情况下血液、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异同(含有的打,缺少的打)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血液血浆原尿尿液(1)血浆、原尿和尿液都有的是 。(2)与血浆相比,原尿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含 。(3)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 。【设计意图】及时呈现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有能力,提升对知识掌握层次。教师提问:通过尿的形成示意图分析,肾小管中的尿液将流向何处?【设计意图】引入一个问题情境,延续探究二尿液的排出合作探究3观察教材图3.4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并阅读69页内容,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 泌尿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各部位有何功能? (2) 尿液沿怎样的路线排出?六

7、、知识整合,建构体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泌尿系统组成及其各器官功能,尿液的排出路线 1 肾脏-形成尿液 2 输尿管-输送尿液泌尿系统 3 膀胱-储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讨论:(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为什么呢?(2),健康人能正常排尿,对于人体有何重要的意义?如果肾功能异常,将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举例说出二到三个肾疾病的名称。学生回答:排尿的意义:1、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尿毒症(中尿素的毒,肾透析)等。【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尿液的排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七、情感渗

8、透,习惯培养排尿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肾脏?(中医上将肾为先天之本)1、饮水:每天喝适量的开水(学校提供足量的开水)2、排尿:及时排尿,不憋尿。(课间及时上厕所)3、饮食:不暴食太多蛋白质和盐分(天下厨子一把盐) 4、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乱用药(是药三分毒,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八、知识拓展,应用延伸医生除了化验血液还可以通过化验尿液成分的办法检测病人病症。尿液中出现了哪些不该出现的分子肾脏中哪个结构出现了问题糖尿血尿蛋白尿尿毒症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是在 中形成的,包括 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

9、用两个过程。经过输尿管运输到膀胱,然后排出体外。九、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150L,而每天的尿量仅为1.5L左右,原因是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尿作用 D汗腺排出了很多的汗液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间歇的B输尿管有作用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膀胱有暂时储尿功能3 下面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浓度比较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样品A是_ ,(2)样品B是_ ,(3)样品C是_ 。 板书设计: 1、肾小球和肾小球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一、尿液的形成过程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肾脏输尿管 膀胱 尿道二、尿液的排出 1、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意义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3、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三、泌尿系统的卫生与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