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初中生物七上《1.1第3节 练习测量》word教案 (2)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592736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初中生物七上《1.1第3节 练习测量》word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初中生物七上《1.1第3节 练习测量》word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初中生物七上《1.1第3节 练习测量》word教案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利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些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启迪。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另外应让学生理解“误差”与测量时出现“错误”的不同。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接触过测定体温、水的温度及空气的温度,所以他们对测量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没有接触过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因而在测量方法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另外不太理解什么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他们也许会把“误差”与测量时出现的“错误”混为一谈。设计理念通过亲自测量生物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及温

2、度等,对学生进行测量方法的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生物学研究和生活、生产实践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举例说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技能性目标 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情感性目标 认同“误差”的存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周长 难点: 测量叶子的面积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实验材料用具:几片植物的叶(为防止个别小组忘带)、细线、量筒、山楂、冷水、热水、个大烧杯、水银温度计、画有均匀方格的纸。学生:(两人一组)每人准备一片叶、一段细线、刻度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一、引言1从学生身边事入手,询问

3、学生的身高、体重,从而引出测量问题。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说出身高、体重。提出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用时间不宜过长。2 学生说出接触过的测量问题。回答出生活中接触过的测量问题。如水温、体温的测量;土壤酸碱性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测量等。联系生活实际,可多举几例。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引入新课:我们在研究生物时,常常需要测量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而生物本身又具有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因而需要特殊的测量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测量方法中的奥秘。倾听,引起注意,激发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讲授新课1测量周长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叶片,我们如何测量它的周长

4、呢?分小组讨论测量叶片周长的方法,先测量自己手中的叶片,然后小组成员间再交换测量。小组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测量方法。在测量时注意记录结果。学生可能忘记记录,教师要提醒。交换测量为后边讲“误差”埋下伏笔。2测量面积为避免连续测量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假如同学们手中拿的是新培育的某种食叶类蔬菜的叶,现在要大面积推广叶片最大的品种,每片叶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现在大家做法官,想办法证明谁是最优秀的品种,方法可参照书上技能卡。小组讨论方法。测量、记录结果。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注意及时发现问题(有的小组可能不知怎么办)。小组成员间不再交换测量,因为耗时较长,可留到

5、课下交换测量,以验证“误差”的存在。3测量体积研究生物时,经常需要测量生物的体积,比如要测量一个山楂的体积,你会怎样测量呢?小组讨论,发表见解,确定出方案。在未实施方案前,引导学生看书第9页的图片资料,提问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看书中图片,找到所获得的信息,举手发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片资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比较自己的方案与书上方案的异同,寻找出最佳方案。各小组讨论,最后确定测量方案,找出此方案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学生未说全的注意事项,教师及时补充。教师演示实验:测量山楂的体积三名学生到前面读出未放入山楂时水的读数和放入后水的读数。其他同学观察、记录结果。根据前面学生的记录结果有所

6、不同,提问是什么原因?学生讨论,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眼睛与液面最低处不平齐没看凹液面不同人之间有偏差等教师要予以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开放性讨论。鼓励学生对彼此的见解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解释。教师及时总结出“误差”,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减小“误差”的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方法正确,多测几次求平均值4在研究生物时,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水温就是人工养殖虾蟹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水温是否适宜呢?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用手摸一摸就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下面我们来设计一个活动,验证一下手的感觉是否准确。教师准备四个大烧杯,分别盛有热水、

7、冷水、同样温度的温水(两杯),要求学生把左手放入热水中,右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拿出两手同时分别放入两杯温水中,凭手的感觉判断两杯温水温度的高低。几名同学到前边来试,会有同样的感觉,放入左手的水温低,放入右手的水温高。激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用此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进一步质疑,是这样吗?如何验证?两名同学拿温度计分别测量两个烧杯内温水的温度。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台上同学的操作。指出测量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并加以纠正。基础差的同学在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上有可能出现问题,教师要予以鼓励,给其自信。给大家布置一个实践活动,连续三天测量早、中、晚的体温,并绘表记录,计算一下腋下

8、体温的平均温度。记录课下实践活动内容。“非典”时期,同学们做的最多的就是量体温。也可以用“非典”时期填的体温表上的数据计算平均体温。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测量方法,你还有哪些方法要告诉大家吗?(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他们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其他学生互相补充。此策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使之结构化、条理化。对有创新的见解及时鼓励表扬,不全面的要及时补充。四、课后实践如何测量操场上杨树的高度(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各小组讨论热烈,纷纷写出方案,准备课下实施。虽是课外实践活动,但是因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板书设计第三节 练习测量一、精确描述物体,离不开测量二、测量的注意事项1、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采用特殊的方式和工具。2、由于测量工具和人为因素导致误差的存在。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