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926459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8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PPT培训课件讲义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法 一、计划法律制度 1、定义。 计划法是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指导原则 (1)计划立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 计。 划管理应以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计划为主。 (2)计划立法应贯彻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原则,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着眼于把企业搞活并实现宏观协调。 3)计划立法应为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创造条件,为产业政策、行业政。 策,特别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实现产业政策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4)计划立法应有利于计划机关加强全社会的综合平衡,安排和协调好重大比例关系,

2、保持计划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 (5)计划立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各种复杂情况,不能把自己关在国际竞争的大门之外。 (6)计划立法应为搞好综合规划、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步伐作出具体规定 3、计划体系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计划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 计划体系按计划时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按计划空间和决策权限,可分为全国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基层计划;按再生产过程,可分为生产建设计划、流通计划、分配计划、消费计划;按计划内容,可分为经济发展计划、科技发展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政策性计划等。 4、计划程

3、序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调整、检查、监督。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法律制度 1、概念固定资产投资法是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基本内容( (1)投资主体多元化;( (2)投资范围公益性政府;基础性专业投资公司为主;竞争性项目企业法人。 3、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奖金的调控( (1)财政拨款; (2)投资贷款; (3)自筹资金; (4)利用外资。 4、基本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建设地点编制、审批计划任务书编制、审批设计文件列入年度计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投产。 5、我国建筑法确立的制度建筑许可制度;

4、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制度;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章财政法 一、财政法概述 1、概念是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调整对象财政关系。 3、基本内容财政法总则、预算法、税法、国有资产管理法、财政监督法。 4、财政管理体系分税制财政管理体系。 二、预算法律制度 1、预算法是调整预算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4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3、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

5、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2.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3.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4.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 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

6、算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4、预算管理职权:中央和地方 5、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1)预算收入包括 (一)税收收入; (二)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三)专项收入; (四)其他收入。 预算支出包括 (一)经济建设支出;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三)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四)国防支出; (五)各项补贴支出; (六)其他支出。 (2)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7、。 (3)预算编制的要求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应当按照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 (4)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5)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6)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本级政

8、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7)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 (8)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未经 (9)决决算算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

9、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10)法律责任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经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

10、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 1、概念是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以及企业和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 (1)要素登记人、登记对象、违章处理、计算方法、管理权限。 (2)内容 (3)程序 3、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是由评估机构和人员,依据有关法律和原则,运用科学方法和规定的标准、程序,对企业单位的全部资产(扣除负债),进行价值评估。 (1)方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 (2)

11、程序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四个环节。 4、产权交易 (1)特征 (2)原则 (3)监督管理 (4)审批 (5)收益的处置 (6)程序第十一章税法 一、税收和税法 1、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无偿地征收货币或者实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产收入的一种方式。 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3、税收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税目,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减免税与加征,违法处理,税务纠纷处理。 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

12、组织和个人。 2)征税客体是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 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每一种税都有明确的征税对象。 例如流转税税类的各项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额、所得税类的所得额、财产税类的财产数量和价值等。 3)税目是指各种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范围的具体化。 4)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的依据。 税种不同计税依据不同。 例如土地增殖税的计税依据是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殖额,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 5)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轻重。 税

13、率的设计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以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关键。 包括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6)纳税环节是指应纳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当交纳税款的环节。 7)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交纳税款的期限。 纳税的地点是指交纳税款的地方。 8)减免税与加征是对应交纳的税款的减少、免除和加征。 9)违法处理是指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 10)税务纠纷处理是指税务机关,人民法院依法处理因适用税法发生争议的行为。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适用税法发生争议,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所做的决定,可以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

14、、税收实体法 1、增值税法增殖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在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它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扣除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特征 (1)征税对象是法定的增值额。 (2),税负公平合理,具有中性税收属性。 (3)道道征税,税不重征。 2、消费税是以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特征 (1)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 (2)税负具有转嫁性。 (3)征税环节多具有单一性。 (4),征税方式灵活简便 3、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特征1,征收范围广。 2,税目税率主要按行业设置。 3,税负低而均衡。 5、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