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914085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环评工程师考后的经验工作总结与感悟(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是第一次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以上是今年的考试分数,合格标准为120,90,90,72,正好四科全过。环评与建造师考试形式类似,实行2年四科滚动制,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连啥叫环评都弄不懂的人,能一次过全科,实属不易。回想起备考的点点滴滴,我在欣喜之余,也有良多感慨,再此愿与各位朋友一同分享。先说说我对环评工程师执业资格的看法吧。也许我的情况有些特殊,我是那种想趁年轻多考几个证的人,那么既然要考,就要有计划,有目标,我拿到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以后,不停的在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最后敲定了另外两个目标:环评和暖通,关于暖通的话题我已经谈过,在此着重说下环评。环评,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应该算是

2、人保部统考的、除建设部管理以外的、最值钱的证书了,归口于国家环保部;从职业的前景来看,由于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公众对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而环保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因此环评从长远来看是很有潜力的职业;从供需关系来看,由于环评资质单位有限,而且环评工程师总人数也很有限,基本能做到供需稳定,不大起大落。所以,如果你已经拿到了勘察设计系列里边比较值钱的证书了,那么考一个环评工程师将是很不错的选择,兼职、全职两相宜。再说说环评考试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我考过岩土、考过环评,考过暖通(基础),目前也在全力备战暖通专业考试,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来横向评价一下这几个考试的特点。岩土和

3、暖通同是勘察设计系列,所以二者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岩土考试偏硬,有很多题目是没有原理性可言的,实践性较强,因此不仅需要很强的理解力,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外专业备考难度很大;而暖通考试则偏软,原理性非常强,而且原理都很抽象、难理解,需要超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至于实践经验,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关键点,因此外专业要备考,必须要从头学起,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难度同样不小,但是相比于岩土,却可以用时间来弥补。至于环评,由于是纯闭卷考试,首先对于记忆力的要求非常高,四门课程都有大量的东西需要记忆,其中不乏一些数字,比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些浓度指标,所以考环评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和超强的毅力支撑

4、是不行的。环评的原理性稍简单些,但并不意味着环评就是好啃的骨头,环评每年的通过率都极低(大概百分之几的通过率),从题型上来说,前三门都是选择题,但是这里多选题占了很大的份额,拿技术方法来说,多选题占了三分之二的分值,也就是说即使单选题全对,如果多选题错了一半,仍然有挂科的危险。这里还必须提到的是案例分析,它绝对是大多数考生的梦魇,八道题任选六道,每题20分,类似于高考的说明文阅读理解题,需要从夹杂着文字、数字、图表的大段文字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提出对策,而且必须还要结合前三科的相关知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有相当多的考生,年年都能过前三科,可是年年都过不了案例。针对于案例,这里我想说,虽然我们

5、没有丝毫的环评工作经验,但是这丝毫不会成为阻止我们通过的障碍,备考案例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一点头脑和智慧,切忌死学死背。所以,如果你拥有了很强的毅力,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又善于摸索到应考技巧,那么只要你坚持,环评终究会是你的囊中物。接下来我把备考的资料向大家做一推荐吧。一、必买教材。环评的教材很固定,每年3月份都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当年度的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教材和题集,教材共四本,题集也是四本,分别针对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案例分析四门课程,一般购买全套的话,还会有一本考试大纲赠送,这总共是9本书,可以买盗版的,因为是闭卷。淘宝上搜-环境影响评价,会出来N多卖

6、家,正版的两百多一套,纸张质量好些,盗版的只需四五十块钱,也不影响使用。二、参考书。可买可不买,其实环评往深的地方研究会很吓人的,大气环境预测模型不比ANSYS简单多少,但是针对于考试,不可能出得那么深,所以参考书可以买,但是其作用也只是在你看教材弄不懂概念的时候翻一翻,我推荐一本参考书: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指南,李爱贞,机械工业出版社。三、补充教材。那9本中关于前三门的教材和题集都perfect,但是关于案例的却惨不忍睹,案例教材上全是某某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简本,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搞不清楚重点和要点,对于考试几乎无用。至于那9本中的案例题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很多题目解答的水平有限,也没有

7、大量的收录历年真题,因此仅靠那本题集就想通过是很冒险的。我推荐一本案例的补充教材,也是13年新出版的教材:贾生元老师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解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四、真题。由于环评的历年真题较难找到,即使找到了也没有相关的点评,所以不推荐大家去网上下载电子版的打印。我当时是花了60块钱买了一套“职考一点通”软件的环评前三科,历年真题全部都收录了,而且还有详细的点评,很超值,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打印,必须对着电脑做题。至于最后一科案例分析,其实贾生元的那本试题解析就是对历年真题的详细分析,包括对真题题目的解答,还有对真题题目的进一步扩展,非常适合备考案例。买齐了以上这些资料以后,还应该对学习

8、的阶段进行规划,以我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个大致的阶段划分,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第一阶段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时间3个月。要按照环境要素来复习,不要按照先技术导则后技术方法来复习,更不要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次序来复习。比如,先阅读技术导则的总则和技术方法里边的工程分析;然后首先从大气环境开始,阅读大气环境评价的导则,接着阅读大气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教材里章节挺乱,应该把大气环评的现状调查、预测、防治措施分别提取出来阅读);接着是地表水环境,按照同样的次序,阅读导则,阅读技术方法;再接着是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至于规划环评、环境风险、损益分析、总量控制等内容都可以放在最后阅读。

9、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每阅读完一个要素以后,要把题集上相关的题目做一遍,以做题来加深印象。第二阶段案例分析,时间40天。以贾生元的试题解析为主,以案例题集为辅,总共一百道案例分析题。以每天3-4题的进度做完以上两本书,准备好一个笔记本,按照水利类、交通运输类、采掘类、工业类、竣工验收、废物处置类等案例大题目的类别来划分,把相同类别的大题目筛选出来,把题干相近甚至相同的小题目归纳总结出规律,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如,交通运输类,一、环境影响识别:1、声环境影响;2、生态影响;3、环境风险;4、桥梁的影响;5、隧道的影响。二、现状调查内容:1、水环境;2、生态调查;3、噪声调查。三、影响预测与监测:1、噪

10、声监测的要点。三、防治措施:1、针对生态影响;2、针对噪声。以上仅供参考,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观察角度,我的意思是让大家对案例多总结、多归纳、多提炼,把书从厚读薄,然后考试的时候就能够尽情的发挥,游刃有余。第三阶段真题,时间20天。我觉得法律法规的教材没必要单纯去阅读,因为很枯燥,读也不可能记得下来,最好的方法是做题,主要是历年真题,因为每个法规的出题点很固定,往往就那几个出题点,很容易把握,做一遍真题,基本上能达到掌握教材的效果了。当然除了法律法规,还有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的真题也要做一遍,有很多题目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这里要注意的是,用带颜色的笔把教材上涉及真题的关键词句圈点起来,这个工作一定要

11、做,因为这是最后冲刺阶段的保障。第四阶段冲刺阶段,一周左右。此阶段是速记阶段,要准备好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带上归纳案例规律的笔记本,带上前三科圈点好的教材,就可以强化记忆了,针对前三门,因为是客观题,不要死记硬背,主要以增强对知识的印象为主;对于涉及案例的知识,一定要死记硬背,这个没啥好说的。时间的分配,法律法规1-2天,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放在一起记忆,仍然按照环境要素来,大概3-4天,案例2天。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努力,可以说主观努力基本上可以打满分了,至于能不能通过考试,关键还要看运气。我觉得考试,七分靠努力,三分靠运气。但是运气这东西不是由你我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就只有把分内的事情做扎实,该下的功夫下到了,就尽人事听天命吧,考试前放松心情,准备好衣物,订好宾馆和车票,控制好饮食和睡眠,把后勤保障给做好了。要相信一句话,没有通不过的考试,只有下不到的功夫!哪怕你是环评单位的技术骨干,只要你不努力,你照样考七年八年也考不过!哪怕你之前是一个对环评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只要努力了,你定会拿下这一环评行业的最高职称认证!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