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590010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5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修改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 -201 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周次 教学内容 节次1 游戏里的规则 32 学校里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33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国家的规则 34 国家的规则 35 国庆假期 36 国际交往中的规则 37 怎样面对烦恼 38 怎样面对困难 39 怎样面对压力 310 怎样面对失败 311 爱惜自己的名誉 312 维护自己的尊严 313 走进购物场所 314 这些东西哪里买 315 购物的学问 316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购物的学问 317 复习 考试 3领导签阅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

2、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 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 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 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

3、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为:做守规则的人、 做乐观向上的人、 做自尊自爱的人、做聪明的购物者。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 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 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 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

4、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懂规则、守规则的态度,帮助学生了解简单国际交往中的规则。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2) 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联系生活实际,明白面 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 树立“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信心。(3) 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锻炼意志,不怕摔跤。2、行为与能力目标:(1) 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2) 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3、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家长挣钱的辛苦,体会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家庭理财能力,做父母的小帮手。引 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

5、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勇于 实践,增 强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通过观察活动 ,了解、认识商品的各项 信息,懂得它们的重要性。初步具备合理购物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四、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2(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 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

6、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 “目中无人”为有人。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 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 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 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

7、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 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所 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

8、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 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 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 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强调以鼓励为主

9、的发展性评价。3第一单元 做守规则的人教材解读:本单元是以“ 规则 ”为主体的单元。主 题是做守规则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规则使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是我们自由生活的维护者。因此要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一个文明的人总是心中有规则,并用 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与规则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使人生更有价值。 我们每个人既是规则的执行者,又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要学会制定 规则,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玩的游 戏都要有一定的规则。总体看来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时时刻刻的用规则约束自己,真正的做到与规则做好朋友。教学内容:游戏里的规则、 学校里的规

10、则、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国家的规则、 国际交往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体验规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 规则意识, 树立守法意识。2、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学校纪律和社会相关规则,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3、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懂得 规则和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一些社会规则与国际交往规则;了解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法律,并从中简单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规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 规则意识, 树立守法意识。2、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学校纪律和社会相关规则,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

11、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16 课时。第 1 课 游戏里的规则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1 课时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要遵守各项规则。2.引导学生明白:规则是人们规定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教学重点: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看书第 2 页的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 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2、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齐读书中第 3 页导言部分。二、游戏活动1.找学生说说象棋怎么下!完后教师详细介绍规则。2.学生自由

12、说说自己所熟悉的游戏的游戏规则。3.实践:请你和身边的朋友做一个熟悉的游戏。说一说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4.作业:游戏名称 游戏规则5.小结: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之后,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 总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2.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教学难点:通过游戏,了解规则的特点。教学重点: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一、谈话导入:1、在我们和同学们玩儿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 违反了游戏的规则?2、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3、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4、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呢?(游戏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

13、游戏中的这些规则都是人们制定的。 )5教学新课1、我们一起来想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所做的游戏都有哪些做了规则的改变?2、规则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的,如果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的 规则就必须修改,但是修改规则一定要公平、合理。3.实例分析(1)下课打乒乓球,由于课间时间短,大家都想玩,所以一局定 输赢,输了就换人。(2)我们 6 人打篮球,3 人一组,打半 场吧!三.作业:你认为哪些课间游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哪?试着改一改吧!游戏名称:原来的规则:存在的问题:修改意见:第三课时 总第 3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 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

14、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教学难点:在游戏中,使学生感受到公平、开心,学会遵守游戏中的规则。一、导入:规则是用来约束我们的行为的,如果违反了规则会怎样?1、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玩游戏认识了什么是规则,懂得了 为什么要有规则,知道了规则也是可以修改的,并且尝试着自己修改规则。 (学生可以踊跃发言,老 师板书总结)2、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 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约束大家行为的”? 谁能举例说明?(学生 讨论回答。 )二、总结:玩游戏一样,要像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

15、正性。板书设计: 游戏里的规则要遵守 不违背 可修改6第 2 课 学校里的规则课时安排:4 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 4 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教学过程:一、游戏体验。1.第一次集合。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口站队。 (计时)2.第二次集合。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 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

16、站队。 (再计时)3.分析:前后两次集合站队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儿?4.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谁来说说?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5、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指名说。 )6、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学生自由说。 )7、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学校里的规则), 齐读课题。二、新课。1、老师找了一些规则,想看看吗?(课件出示)2、学生读规则,记规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73、小结:这些规则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的一部分。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还能找到更多的规则呢!4、学校里还有那些规则,你知道吗?(学生自由讨论, 归纳。 )5、师:请你从德、智、体、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