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稻飞虱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869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稻稻飞虱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稻稻飞虱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稻稻飞虱的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及群集为害稻田的特点。近年来,稻飞虱在晚稻的发生频次以及所造成的损失尤为突出,已成为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及时防治稻飞虱是夺取晚稻丰收的关键。晚稻稻飞虱的为害一般有 13 个峰期。第一个峰期出现在水稻孕穗、抽穗期,即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主要虫源是 9 月中旬开始从北方稻区随南下冷空气飞迁进入繁殖);第二个峰期出现在齐穗至乳熟期,即 10 月中、下旬;第三个峰期出现在蜡熟期,即 11 月上、中旬。第一个峰期以白背飞虱种群为主,其余二个峰期则以褐飞虱种群为主。由于迁入的稻飞虱虫源,受气象条件、本地环境温度以及天敌、栽培品种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发生的峰期及为

2、害程度有所差异。有的年份各个峰期不明显,受害程度轻;但有的年份可连续出现 23 个峰期,发生量大,受害面积广。晚稻以抽穗至齐穗期受稻飞虱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最重,可导致颗粒无收;乳蜡期受害次之,一般损失 60%左右;蜡熟期受害较轻,但“穿顶”仍可损失2030%。据调查,杂交水稻收割前 7 天穿顶,产量损失达 受害程度还因品种和熟期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早熟、矮秆品种发生期偏早,受害较重;而迟熟、高秆以及杂优品种发生期相对偏迟,受害较轻。在防治指标上,若虫口密度每 100 科禾孕穗至抽穗期达到 500 头,齐穗至乳蜡期达到 8001500 头,蜡熟期达到 3000 头以上,均须施药防治。要根据当地虫情测报,掌握在若虫高峰期,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至傍晚施药。用 90%晶体敌百虫 8001000 倍液喷施,可兼治稻飞虱、粘虫、蝽象、稻纵卷叶虫等。也可用 20%叶蝉散乳剂 8001000 倍液喷杀。还可用 10%施特安30003500 倍液喷雾。或用吡虫啉(扑虱蚜)25003000 倍液喷施。在施药前田间要灌薄水层,防治的效果才显着。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