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55109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第二课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常识第二课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2004江苏) (略) 2、(2004全国文综 湖南等地用) 【析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在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成份投资兴建电力企业”,可看出“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并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积极性”;由“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试行电力供应分时定价”,体现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 【答案】: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并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积极性。电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是缓解电力紧张的一个重要举措。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

2、的基础行业,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电力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004全国文综浙江福建等地用) 答: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2003上海) 【析题】:解答第问要把握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我国发现部分商家为牟利而非法引进、销售食人鱼”,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弱点,也说明了部分商家要加强职业道德;“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有力措施加以清剿”,这说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说明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 解答第问这种开放性题目

3、,把握题目的要求可从政治学、经济学任意一个方面选题,然后根据所学的经济学或政治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市场调节具有自身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调控等纳入法制轨道。在市场经济中,需要进行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经济方面选题如:从食人鱼事件看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从食人鱼事件看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建设;从食人鱼事件看我国生态安全问题;从食人鱼事件看公民道德建设等。 政治方面选题如:从食人鱼事件看我国法制建设;从食人鱼事件看公民道德建设等。 根据选题与事件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选题本身的重要性,

4、也可。 例如:选题为“从食人鱼事件看公民道德建设”,理由是食人鱼事件的发生与部分经营者唯利是图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选题的相关性),而如何提高商业经营者以至公民整体的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即选题的重要性)。 5、(2003北京秋季) 【析题】:答第问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三个方面分析。 答第问的关键是正确把握上述论断,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政府更好地管理它们提供了法律依

5、据。 【答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吸纳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政府管理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 6、(2004苏锡常镇) 答: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

6、益。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用敌敌畏浸泡火腿,当地地方政府却听之任之,这种不作为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 (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7、(2004常州) 变革变革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8、(2004扬州一

7、模) 三种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直接体现了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鼓励、促进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从竞标热点行业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升级,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竞标企业地区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在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服务型企业的介入,体现了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2004汕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中的公有部分,仍然属于公有经济成分,而且随着企业资产的重新组合,规模效益的逐步提高,原公有资产不断增值。 在衡量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时,不仅要计算国有经济和

8、集体经济的资产份额,也要计算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控股、参股份额。 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以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巩固和加强了。 10、(2003苏锡常镇联考) 材料反映了我国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施这一制度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因为它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同时,又通过各种政策,调节过高收人,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 四、辨析题: 1、(200

9、1全国)【答案】(1)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并不必然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2)近年出现的一些“大战”,其实质在于地方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不正确地行使了管理的职能。 (3)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进一步协调地方和地方、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加快改革步伐,促使地方政府正确地行使管理的职能。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背景材料,对背景材料作全面分析,首先对背景材料作出判断,材料中的各种“大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混乱现象,地方保护主义是由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带来的,但据此得出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必然带

10、来地方保护主义,因而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则是错误的。 其次,根据背景材料分析原因背景材料中的各种“大战”是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不正确的管理的必然结果。 再次根据背景材料寻找解决办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应正确地行使管理职能。 2、(2004南宁) 答: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活跃了市饧,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政府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个体、私营

11、经济的发展,为它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要以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条件,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对其实行监督和管理,使其合法地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3、 (1)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2)市场秩序的规范是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能违背,从这点上讲,市场经济可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3)但是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人为制定规则却是错误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且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不足,需要人为的制定相应规则,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规则的制定必须符合价值

12、规律。 五、论述题: 1、(2002上海) 【答案】(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市场经济运行纳入法制轨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国际惯例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与国际市场接轨。 (注:如能结合世贸组织规定的“非歧视、市场开放、公平竞争”规则进行分析,也可。) (2)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要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以适应新的考试。党通过国家政权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注:如能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13、进行分析,例如指出根据世贸规则要求进行法规清理、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也可。)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第(1)问的关键是从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分三步,其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三,竞争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解答第(2)问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党和政府”的主语去分析,党的方面可从党的

14、地位、三个代表、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政府方面可从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角度去分析。 2、(2000全国) 【答案】:加快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参与西部开发,将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依靠输血发展的模式转化为造血发展模式。 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使各种资源和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才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学者乙强调不仅“输血”,更要“造血”,符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道理。 学者戊认为,西

15、部开发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注:考生若从其他角度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戊的意见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3)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内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外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试题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把握其设问是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的,而市场经济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参与西部开发,一个完替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从而实现东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