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一 单诗精练七 Word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845693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全国)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一 单诗精练七 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语文(全国)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一 单诗精练七 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全国)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一 单诗精练七 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全国)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六章 专题一 单诗精练七 Word含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诗精练七野人送朱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人送朱樱杜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注写:同“泻”,言用水漂洗,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自”精妙传神,写出了西蜀樱桃应季而红,却无人欣赏的落寞,与“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B“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指竹篮。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和洽。C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写“今日”,颈联忆“昨日”

2、,尾联回到“今日”;引起颈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D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了感情厚度。2“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有人评价此联中“门下省”“大明宫”两个专有名词的使用,点铁成金,意蕴丰富。试结合此联与尾联诗意简要分析。答: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诗人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C“数

3、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诗人十分细心地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答:答案精析第一组1A“自”理解错误,此句是说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表现了诗人的喜悦。2这一联是在小小樱桃的基础上引发的回忆:诗人当时在门下省任职,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大明宫门。“门下省”“大明宫”两个专有名词既表现了时间、空间的纵深感,也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给人以堂皇

4、之感,与“赐沾”“擎出”两个动词连用,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戴;对比尾联,衬托出诗人今日如蓬草般漂泊天涯的无奈。第二组1C“愁”乃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一说无从谈起;而且,对此诗人内心是喜悦的,而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2(1)“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2)“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3)“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诗意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熟得很透啊,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得匀称而相同。回想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唉!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今日尝新之时,我已漂泊天涯如同转蓬。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