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3990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eawdm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医学心理学考试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3.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4.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5.实验法是对某一变

2、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的方法。二填空题1医学,心理学 2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31879,冯特,心理实验室 4生物心理社会 5恩格尔,生物6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 7 8晤谈,问卷三选择题:1B 2.E 3.E 4.E 5.A 6. B 7. A四简答题:1. 生物心理社会医模式对健康和疾病是怎样认识的?(1)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

3、动中有能动的作用。2.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相关学科:(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2)心理生理学 (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 (5)行为医学 (6)心理健康心理学(7)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 (8)护理心理学(9)变态心理学3.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方法;(5)研

4、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其它各方面。五论述题:试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及其重要意义。原因:(1) 与上世纪初比较,随着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逐渐被控制,目前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相应地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 (2) 据分析,目前人类死亡的前种原因中,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与肥胖、运动不足和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等生活方式有关。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危险因子。这些行为危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应该说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了行为问题。 (3) 研究证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例如

5、技术更新迅速,职业容易老化等,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人遭受到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有相对增加的趋势。这是近代某些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4) 通过近几十年许多生物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诸如生物反馈、自我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矫正等行为技术的发展,从实验和临床应用角度雄辩地证明,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5)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也已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其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就

6、是说,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这些也都给医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上述种种,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身体上无病的水平,更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于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来。意义: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一章 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题:1行为:狭义的概念是

7、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广义的概念是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和意识等心理活动。2强化: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3消退: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extinction)。4操作条件反射: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5认知: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指信息为人接受之后经历的转换、简约、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加工过程。认知是一种心理功能,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前者指认知活动所涉及的特殊事件,后者指认知活动的内在结构。

8、二填空题1强化,泛化,消退 2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4本我,自我,超我5多维性,相对性,联想性,发展性,先占性,整合性三选择题 1.D 2.D 3.B 4.C 5.A四. 简答题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按照这一理论思路,任何环境刺激,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包括内脏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反应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任何与个体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2无意识论:将心理活动为三个层次: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意识(conscious)是人们当前可以

9、直接感知的那一部分的心理活动,与语言有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觉知。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unconscious),也叫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容通常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所构成。本我 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自我和超我都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 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自

10、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处在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物。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遵循现实原则。超我 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即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它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督,遵循道德原则。3埃里斯的ABC理论:他认为在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A)和情绪后果(C)之间有信念或信念系统(B)。第二章 人的心理一名词解释1.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2.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11、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脑对刺激作出解释、分析和整合。3.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4.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7.想象:它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10.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1

12、.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2.需要:是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某些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需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3.动机:是一种驱使人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14.挫折:是指动机受阻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15.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6.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17.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8.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19.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20.再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

13、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21.迁移: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影响另一些问题的解决。22.再造想象: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3.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运用头脑里储存的记忆表象或感知材料作为原型素材,经选择、加工、改造而独立地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2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25.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二填空题:1.脑 客观现实2. 内容 源泉 主观 能动3.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4.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14、想象5. 直接 个别属性 反映6. 直接 整体 外部相互联系 反映7. 感受性 感觉阈限8感觉阈限 反比9感觉的适应 提高 降低10嗅觉11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1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13识记 保持 再认 回忆 表象14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15动态变化 质 量16 再认 回忆17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18 7219遗忘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20间接的 概括的21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 概括22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23定势 动机 迁移 功能固着 个性24表象 思维25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26指向 集中 选择功能 保持 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27无意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