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827943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相关领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进行科技交流与写作。 4.积极参加体育锻练,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提倡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与交叉,鼓励发展新兴边缘学科。 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能够体现本学科的优势和特

2、色。 设置研究方向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学术带头人和结构较合理的学术梯队;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学术成果;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的主要课程和相关课程;4.有培养硕士研究生需要的经费、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及其它条件。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上,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安排,但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不包括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 在职攻读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其中工程硕士生的培养

3、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培养。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全部课程学习应在入学起1.5年内完成,从事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原则为宽口径、厚基础,着力培育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重视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注意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水平的区别与衔接。 硕士研究生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课内外学时数、学分及主要参考书目等。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8-

4、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1.学位课程学位课是指能体现本学科主要特点的课程,原则上应相对稳定。 其设置应根据各学科专业、各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而定,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功能,并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 学位课程包括 (1)2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4-6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3)1门外国语课。 2.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是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硕士研究生所确定的主干专业课程。 非学位课程中的选修课程,是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扩宽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

5、。 包括 (1)必修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设置其必修课程。 (2)选修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设置其选修课程,但要包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学科(学术前沿)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而开设的内容新、学时少的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一定的课程,鼓励跨学科选修。 3.补修课程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以上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相应的考核记入考核成绩,但不计学分。 4.必修环节实践环节和学术报告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经历的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学研究

6、、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等,一般安排在前三学期内完成,内容由导师(组)根据情况统筹安排,由研究生本人写出教学实践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按通过、不通过给出考核结果。 由研究生秘书汇总,将考核结果统一报送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 学术报告的学分可通过研究生本人做课题研究或进展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环节来获得。 各学院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和研究生的类别的特点对研究生作报告和听报告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和层次提出具体要求。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开题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专业学位)完成

7、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由学院或系组织就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案、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由考核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能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专业学位)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考核不合格者,可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进行,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在工作量、创新点(性)、系统性、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论文写作方面是否达到培养目

8、标进行审查,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 并据学位论文水平写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河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及评审办法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学位论文开题、论文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防止走过场。 选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9个月。 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第一部分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授

9、权学科由22个二级学科和2个一级学科组成。 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产业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艺术学、应用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一、全日制学术型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培养方案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产业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艺术学、应用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

10、计及理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 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5)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体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组织管理、经济效益等重大问题。 我校产业经济学学科于xx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产业组织

11、与政策本研究方向以现代产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产业重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运作方式、运作规律,探讨产业组织结构、产业转型、产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内部交易费用降低的实现途径等问题。 此外,本研究方向还针对企业规模结构,企业间联合、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重组方式以及重组后要素整合等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2产业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本研究方向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技术创新在推动资源型产业升级、转型及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规律,重点研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产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化改造的途径及对策、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

12、变的互动关系、资源型产业升级过程中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经济规律、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规律等。 3企业行为与组织本研究方向采用基于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数理模型系统,以多维搏弈人性假设、资源动态重组假设、有限目标假设这三大假设为理论基础,以权力、经济力、知识力、文化力四种内在场力分析为线索,探索使企业组织达到理想性最优境界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规律以及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作用等理论、方法及实践问题。 4区域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本研究方向以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重点研

13、究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河北省和唐山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京津冀及京津唐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课题进行实证研究;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对象,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课题,探求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及对策,以便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产业经济学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的深入了解;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有关资料,并应具有一般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14、,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 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或导师)负责制,原则上都要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和大部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完成,但鼓励和提倡同生产或科研单位组成双导师双基地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及简介1课程设置全

15、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8-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产业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1必修自然辩证法542必修外语基础英语1044、必修口语听力402、必修数理统计402必修产业经济学603必修现代管理理论402必修中级宏观经济学402必修中级微观经济学402必修非学位课专业英语200必修计算机应用基础I402选修统计软件分析402必修运筹学402必修计量经济学402必修博弈论402必修产业经济学专题研究402必修计算机应用新技术301.5选修工业经济学402选修技术创新管理402选修企业战略管理402选修高级财务管理402选修高级人力资源管理402选修高级市场营销402选修国际贸易402选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