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821197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放潮流第2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含析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 单项选择题1.(2018河北邯郸一模)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2.(2018湖南衡阳二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为“LA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据

2、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 宣传实业救国思潮B. 借媒体发动留学生C. 突出兼容并包方针D. 高举民主科学旗帜3.(2018广东茂名二模)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A. 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 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 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4.(2019山东青岛期初)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

3、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A. 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 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 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 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5.(2019广东百校联考)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 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B. 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 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D. 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6.(2019广东湛江调研)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

4、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A. 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B. 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7.(2018安徽蚌埠二模)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A. 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 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 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 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8.(2018安徽合肥二模)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

5、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 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B.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D. 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9.(2018湖南衡阳一模)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A. 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 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 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 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10.(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1923年,

6、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A. 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B. 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 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11.(2019广东惠州一调)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 “体”“用” 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

7、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12.(2019河北邢台月考)观察右下图,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在20世纪初期()“麦喀士(马克思),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A.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华传播B. 梁启超认可了社会主义理论C. 马克思主义已在华产生影响D. 梁启超思想开始出现巨大转变二、 非选择题13.(2019广东惠州一调)“中华民族复兴

8、”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材料二“中国梦

9、”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2) 根据材料二并

10、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14.(2018山东泰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五四时期,在四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文化氛围中, 梁漱溟以“仁”为核心重新诠释儒学,高度赞美儒家的“直觉人生”,反对西洋“理智人生”和“功利人生”。同时,他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充分肯定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做出科学和民主是有绝对价值、普遍价值的判断,对于这两种精神不但要无批评无条件的承认,而且应该加以引进。梁漱溟反对全盘西化,对国故保守不屑一顾,也不同意梁启超为代表的中西调和。他试图从儒学中发掘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精

11、神资源,来弥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遗弃的传统儒学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因素。聂慧丽梁漱溟“五四”时期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材料二作为启蒙精神的儿子,卢梭无疑属于启蒙运动的行列,但他批判的深刻性远远超出了启蒙运动的主流思想,卢梭承认理性对于人的意义,肯定文明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但反对启蒙主义者把道德的进步植根于理性与知识的进步之上,并对理性的扩张、知识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怀有深切的忧虑。他忧虑理性的批判在成功地摧毁教会的信条与权威之后进而破坏对人类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信仰与德行。在他看来,启蒙运动所欢呼的理性的胜利和文明的进步是以人性的异化和精神的败坏为代价的,它们破坏了作为人类社会之

12、精神基础的虔诚、信仰和道德的直觉。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漱溟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和卢梭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说明二者不同之处分别产生的影响。第二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C【解析】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由材料“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可知革命的阻力在于民众思想觉悟水平,说明陈独秀认识到提高国民觉悟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依然艰难曲折,故D项错误。2.D【解析】 实业救

13、国是指兴办工业挽救民族危亡,材料信息未能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借媒体发动学生更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B项错误;兼容并包是当时北大的办学方针,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一群讨论的青年体现民主精神,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体现科学的精神,故D项正确。3.C【解析】 “民国初年”革命已经发生,没有立宪与革命之争,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关系,故B项错误;“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可以确定

14、已经是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4.C【解析】 “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没有说明思想混乱,故A项错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不能体现“大力发扬儒学”,故B项错误;“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是对传统的扬弃,故C项正确;“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不属于托古改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5.A【解析】 由材料“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不为多数赞成”可知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封建陋习而非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

15、强调的是封建习俗而非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习俗而非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6.D【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采用,而不是强调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据材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可知此时白话文并未完全取代文言文,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而未涉及“尊孔复古”的批判新道德的情况,故C项错误;据材料“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体现了新文学的规范使用,说明文学革命的影响在扩大,故D项正确。7.A【解析】 据材料“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A项正确。8.C【解析】 学生社会地位在1919年前后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或者提升,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统治在1912年就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后,青年学生的民族民主意识极大增强,开始采取联合的方式去谋求国家独立与民族富强,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虽然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确增强,但究其根本原因,则还是1919年新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