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817877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必修2(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最新考纲课程标准考情解读 201820172016 20世纪50年代 至70年代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实践 概述20世纪50年 代至70年代我国 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新课标全国 卷 T31 一五 计 划 资源勘探漫画 新课标全国 卷 T31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 新课标全国 卷 T30 中共八大 新课标全国 卷T42 一五 计划 期间矿业政 策 新课标全国卷 T31 一五 计划 世界中国 阶段特征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 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政治 美苏两

2、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 冷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文化 大革命 时期 民主法制遭到严重 破坏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改变了中国被动 屈辱 不平等的外交局面 构体系 前挂后靠 栏 目 导 航 抓核心 突破重难 练真题 体悟高考 构体系 前挂后靠 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渡时期总路线 重工业 鞍山 长春 社会主义工业化 公有制 农业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 主义经

3、济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点建设建设项目在地理分 布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2 1949 1956年 新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试从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概括这一过渡性的具体表现 答案 1 1 原因 历史因素 我国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现 实因素 新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 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 合国力 尤其是增强国防力量 外部因素 新中国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经验 经济需要 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纵横联想 2 特点 分布在东北

4、地区 3 原因 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接壤 资源因素 幅 员辽阔 资源物产丰富 基础因素 重工业比较发达 基础较好 2 1 过渡 经济上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 最终确立 政治上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制度 人民内部矛盾 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民族关系上 实行民族关系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区 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外交上 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届全国人大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当前 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对中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

5、 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60年冬 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八字方针 从1962年起 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 调整任务基本 完成 左 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 会主义 大跃进 运动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和农业 工业上制定出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 指标 农业上出现了 的口号 人民公社 化 运动 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 许多地方大办 吃饭不要钱 多快好省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公共食堂 经济发展 规律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经济领域 周恩来 邓小平 1 中共八大的经济主张是什么 正确经济路线未能

6、贯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1960年的八字方针核心是什么 其具体表现为什么 答案 1 1 主张 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原因 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发 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犯了不顾国情 急躁 冒进的 左 倾错误 纵横联想 2 1 调整 2 表现 调整农 轻 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 适当控制重工业 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

7、 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 使 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 全面安排 抓核心 突破重难 材料 新中国 一五 计划中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 资源供 应的保证程度 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 建立新工业基地 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 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 国家要求 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 加强 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例如石油 以及在地区 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 新中国 一五 计划 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并简析其意义 历史解释 答案 特点 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服务于国家工业

8、化建设 独立自主开发 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 促进 一五 计划顺利完 成 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以图构史 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总结提升 学法指导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 一个创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 两大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生产力 和改造 生产关系 并举 3 三项成果 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确立了单一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4 四项举措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 计划 三大改造 制定共和国宪法 统购统销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

9、的计划经济政策 1953年10月16 日 中共中央发出了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所谓 计 划收购 被简称为 统购 计划供应 被简称为 统销 后来 统购统销 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 纱布和食用油 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 市场 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 后来变得僵化 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 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后 该项政策被取消 教材补缺 事件特征影响 社会主义建 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大跃进 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 化运动 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文化大 革命 以阶级斗 争为纲 国民

10、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历史解释 问题 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分别分析其主要原 因 据此说明为什么 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 答案 变化 总体上是增长的 20世纪50年代持续增长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 20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 主要原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一五 计划完成等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等 制定并贯彻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原因 经济基础薄弱 缺乏建设经验 任务的长期性 复杂性和艰巨性 C 以图构史 1956 1966年正确的探索 探索的失误及其启示 总结提升 一 三线建设 1 概况 从196

11、4年开始 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 科技 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 背景 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 1958年中苏决裂后 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 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 2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 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越南北方的武装冲突 美国 出动第七舰队125艘军舰和600余架飞机介入越战 3 毛泽东指出 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不利于备战 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 略后方 三线建设由此开始 教材补缺 3 评价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其规模可与抗 战

12、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 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 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 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 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 无法改善 民生物资匮乏的现状 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 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 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 许多交通不便 甚至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 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 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具有积极意义 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 为 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基础 二 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1950 1957年 伴随着 一五 计划的顺利进行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 推动 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1958 1960年 由于 大跃进 的发动 全民大炼钢铁 以钢为纲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 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1961 1965年 国家进行工业调整 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 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 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1966 1977 年 由于 文化大革命 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 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 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练真题 体悟高考 C A A B C C B D C D D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