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581783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全球航路开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够通过有关史实,理解全球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全球性物种的交流;能够通过历史地图,感受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不同角度理解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格局;通过探究,能够体会全球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日益从分散走向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世界联系的全局眼光和国际视野。【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全球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并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设置、

2、问题探究、师生对话模式,步步推进。【导入新课】投影:15、16世纪世界地图教师:对比两张图,给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是什么事件带来这些变化?学生:略教师过渡: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第一个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设计意图:用地图和问题把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从而为讲授新课内容做准备。教师过渡:新航路的开辟不仅导致了新的全球性视野,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进入到了全面更新的时代。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究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推进新课】推进步骤:第一步:提出探究问题: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第二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教材,依托教材子目设置,从不同角度探究全

3、球航路开辟的具体影响。教师巡视咨询各组讨论情况,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第三步:学生展示交流,教师补充相关材料,进行点拨,深度挖掘教材,进行拓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踊跃投入课堂学习中,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锻炼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互相弥补思维,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过程:师生交流,梳理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影响一、扩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教师讲解:人们对海洋和陆地的了解逐渐加深。如太平洋是一个浩瀚的大洋,而不是一个小海湾,地圆学说被证实。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是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大

4、陆,有了五大洲、四大洋观念。由于人们对世界外貌的了解,于是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地图。另外人们在对世界各地的考察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气象学等知识,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一切使人类初步形成了全球性视野。影响二、引发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环节一:学生活动:第一组同学选代表发言,归纳具体表现。环节二:教师拓展,补充材料。1、人口的全球流动投影地图:15C、19C种族分布对比图教师讲述: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世界人种的大规模流动和重新分布,使这一格局被彻底改变。其中,种族组成变化最大的南北美洲。这里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急剧减少,

5、取代日益消失的印第安人的是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移民浪潮,造成了大量的混血人种。设计意图:今天,随着国际的交流而形成的种族格局已为人们熟悉,因而,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极为重大的意义也就被普遍忽视。通过分布图的对比,让学生从社会生活角度看到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2、动植物的大交流投影图片: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教师小结: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有些物种在欧亚大陆传播,甚至为那里的人口增加提供重要条件。印第安文明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作物的培育。他们培育出来的玉米、西红柿、甘薯、南瓜、马铃薯、辣椒、花生等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教师过渡:当然,随着人口的迁

6、移,传播的不只是物种,同时还有什么呢?3、疾病的全球传播。展示材料: 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对它们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问题设置:这段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教师:导致原住民减少的原因,不只是欧洲殖民者的种族屠杀,还有这些无形的杀手。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引入,让学生看到,人口迁移不仅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同时也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给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教师过渡:通过全球航路开辟形成的交通

7、网络,带来的物种的全球扩散,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通过新的交通网,世界贸易会有何改变呢?有请下一组同学给大家分享他们讨论学习的结果。影响三: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环节一:学生代表发言,归纳表现。环节二:教师补充材料,拓展。A、大西洋贸易-大西洋市场:规模巨大,主要是链接欧、美、非三洲的三角贸易。投影地图:三角贸易示意图教师补充:美洲金银产量比较高,这里又盛产烟草、蔗糖、咖啡、棉花等,这些恰好都符合欧洲的社会需要;然而美洲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需要进口各类生活必需品,包括粮食、布匹和手工业制品。由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种植园需要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三角

8、行程客观上将欧洲、美洲、非洲联系起来,形成了大西洋市场。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罪恶的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投影地图: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示意图B、太平洋贸易大帆船贸易-太平洋市场 西班牙殖民者通过利用菲律宾同中国的贸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实现了西班牙经菲律宾与墨西哥的贸易。C、亚洲东方市场欧洲殖民国家在大西洋市场形成的同时,相继侵入亚洲,在东西方贸易航线上以及印度和东南亚诸岛沿岸建立据点和商站。通过这些据点和商站,利用从美洲获取的金银购买亚洲的香料,瓷器等物产,运往欧洲贩卖,再把欧洲的棉纺织品等运往亚洲,形成亚洲东方市场。展示材料: 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意义何

9、在呢?首先,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设置:从这段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教师小结: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出现。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从空间范围上呈现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从而也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地区,逐渐联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教师过渡:新航路开辟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

10、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很快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开启了欧洲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先河,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影响四:早期殖民扩张环节一:学生活动,利用教材图文资料,归纳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情况环节二:教师活动 :投影地图,补充讲述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环节三:问题探究:如何看待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展示材料:投影: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再次详读教材,并分主体、全面辩证评价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A、对亚

11、、非、美洲:带来巨大灾难,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方式,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展示资料:戈雷岛图文资料戈雷岛,又称“奴隶岛”,大西洋的一个岛屿。 1519世纪,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 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这被转卖出去。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B、对欧洲: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师生对话:利用教材内容,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概念。并从社会转型角度, 指出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师小结: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的时代。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过渡:综上,我们从不同维度解读了全球航路开辟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一切变化,对整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学生: 教师小结:对世界来说,全球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开启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使人类社会发展走向了全球性的统一。课堂总结:播放视频,截取世界历史片段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情境创设,带领学生回顾整节课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对全球航路开辟的深远影响有更全面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