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816074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2 第十单元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 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 命题时空坐标 内容索引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 课时作业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模式 1 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垄断的形成即产生 它的最初形式是国营铁路 国营 兵工厂 国有土地基金等国有企业和半国有企业 2 初步发展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 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显 著发展 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德 意 日等国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黄金时

2、期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 行 的经济政策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4 滞胀 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滞胀 现象 5 调整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欧美各国适当减小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发展 国家干预 混合经济 图解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教材补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 1 凯恩斯主义挽救了大危机中的西方经济 其经济理论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 基石 二战后 主要发达经济体全面奉行国家干预 凯恩斯主义创下了西方 经济增长的黄金30年 但凯恩斯主义的过度推行使得国家经济功能膨胀 政 府债台高筑 再加上20世纪

3、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 资本主义国家陷入 滞胀 困境 凯恩斯主义失灵了 2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消退 自由市场思潮卷土重来 货币主义学派 坚持经济 自由主义 反对国家过多干预 重塑 无形之手 理论 形成了新自由主义 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石 推行私有化浪潮 将二战 后西方国家支撑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 3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奉行 第三条道路 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 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 将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力主市场经 济 反对国家干预 通过减税刺激投资 增加供给 等等 和理性预期学派 奉 行比货币学派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结合起来 使美国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 景

4、象 2 建立 福利国家 社会保障 1 目的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 实质 国家运用 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 低收入 保障其经济安全 3 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 70年代后受挫 但是继续发展 80年 代以后 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 4 评价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 导致 不堪重负 社会保障 国家财政 3 第三产业的兴起 经济结构 1 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 的多样化 2 表现 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 作用 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增加了就业

5、扩大了市场 改善了资源配置 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消费 需求 4 新经济 的出现 经济增长模式 1 背景 二战后 美国发展新兴产业 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 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美国经济实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 新经济 问世 3 特点 以 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 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 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 措施 经济 a 农业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实行收购制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 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 提倡 b 工业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给企业部分权利 农

6、业集体化 种植玉米 政治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平反冤假错案 3 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 式 斯大林模式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 措施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 改进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 3 结果 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 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 1975年后 经济发展进入 时期 重工业 停滞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1 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苏联社会动荡 2 措施 减少 计划指标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调整 结构 实行租 赁制 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3 结果 经济

7、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戈尔巴乔夫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 指令性所有制 政治 领域苏联解体 归纳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概 念 解 读 经济 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 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 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 经济 滞胀 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 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0世纪70年代初期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 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 滞胀 阶段 重创了各国的经济 针对练1 2019 长沙模拟 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而在 20世

8、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 A 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 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 D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出现经济 滞胀 局面 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克 服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弊端 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以促进经济发展 故选A 项 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符合史实 故B项错误 美国并未实行杀富济贫政策 故C项错误 D项并非取消规章制度的目的 1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 1 方式 实行国有化 建立国营经济 典型国家 英法 发达国家把铁路 电力等投 资数额大 见效慢 利润低 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 交

9、通运输业 公用 事业收归国有 同时兴办原子能 宇航等工业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 指导经济发展 典型国家 日本 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 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 侧重 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财政政策调节 典型国家 美国 扩大政府开支 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 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 社会市场经济 典型国家 联邦德国 认 知 深 化 2 实质 国家干预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 在坚持资本主义制 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 生产力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使社会生产

10、力有了很大发展 形成了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新经济 形态 2 生产关系调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建立 福利国家 制度 国家干预深入 到分配领域 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 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扩大了市场 改善了资源配置 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 如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 航空以及激光等 4 经济全球化 由于科技的发展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家国情怀 福利制度是公平 正义的体现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 志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 社会福利制度对保障人民基本需 求 保持社会稳定

11、 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西方福 利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借鉴 可以为我国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教训 素养感悟 考点二 减速脱轨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苏共 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 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 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一些新观点 国际方 面 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 和平共处 国内方面 赫鲁晓 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 党的建设方面 赫鲁晓夫要求批判 个人崇拜 恢复 集体领导原则 苏共 二十大 表明 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 林 为推行自己的路线 方针 政策开辟道路 概 念 解 读 1 战后苏联对 斯大林模式

12、 弊端的改革措施 认 知 深 化 斯大林模式 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 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 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 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 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 勃 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 后期因困 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 企业和个人的生 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 企业和个人 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 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 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 有利于推动

13、对僵化模式的改革 但也造成 人们思想混乱 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 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 发达社会主义 社会的做法 忽视了对经 济困难的充分认识 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 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 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直接原因 经 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阻力重重 针对练2 2018 江西九校联考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 在1957年 把全国划分 为105个经济行政区 把中央管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 在1961 年 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 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 导 在1963年 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 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 经

14、济委员会统一领导 由此可见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赫鲁晓夫不断调整经济行政区 领导经济建设的机构也不断改变 这说明其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 后矛盾 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操之过急 排除A项 根据材料中 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 可知C项错误 材料信息旨在强调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明确思路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材料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 很重要 的一点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

15、无主义大行其道 具体表现 第一是在 说事 时 改变历史结论 美其名曰 新视角 当时有人认为 十月革命给俄国带 来的不是进步 而是倒退 因为 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 民主发展 如果革命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 那么俄国就可以建立资 产阶级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因而可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 齐驱了 第二是在 论人 时 颠覆历史评价 美其名曰 复杂论 对于斯 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 以及他在 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 获取材料信息 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 第三是在

16、 讲史 时 歪曲历史事实 美其名曰 再思考 最初 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 说成是一个 停滞时期 毫无成就可言 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 否定国家工 业化 农业集体化 摘编自陈之骅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要求 分析材料 概括苏联解体前夕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信息 改变历史结论 否定十月革命 颠覆历史评价 否定和诋毁列宁与斯 大林 歪曲历史事实 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成就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运用材料论证问题 2001年社会福利开 支占GDP比重 1995 2005年GDP 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14 73 3 英国21 82 8 挪威23 92 8 德国24 31 4 芬兰24 83 5 法国28 52 1 注 1995 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 当 据刘玉安 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 北欧模式探源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 如果是穷人 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 个美国人 如果是富人 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 要求 请忽略其他因素 利用上面材料论证 的合理性 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 自税收这一事实 论证 的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