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815222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8单元 单元整合 八 Word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八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1.阶段特征、影响时期阶段特征影响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1)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对外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1)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

2、高涨(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和“短暂的春天”(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的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20世纪三四十年代(1)侵略方式: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2)主要侵华格局:先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1)政治: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2.认识(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根本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平等条

3、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4)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考题例证1】2018北京海淀二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缴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A.增

4、加了清政府的收入B.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C.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D.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自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了向西方探求真知的艰难历程,尽管他们的主张、方式、目标各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1.农民阶级(1)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2)实践:先后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革命只能失败。2.资产阶级(1)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利用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思想建立资产阶级

5、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2)实践: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之一;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这就决定其改革或革命只能屡战屡败。3.无产阶级(1)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2)实践: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特点:集革命性与先进性于一身,这决定了其领导的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考题例证2】2018山东青岛统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A.

6、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C.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组织拜上帝教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三民主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群众基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策略孤军奋战不断发动暴动,孤军奋战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革命前途建立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建立资产

7、阶级共和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性质旧式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成果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考题例证3】2018广东珠海质监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四、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第一

8、种:走西方人的路(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美国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2.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效仿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结果,工人运动

9、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3.第三种:走自己的路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考题例证4】2018广东珠海质监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中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

10、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这表明当时()A.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B.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C.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D.土地革命受到“左”倾错误严重误导五、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具体表现在:1.占世界人口总

11、数约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最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开辟了人类以正义力量抗击法西斯邪恶势力的战场,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历时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规模宏大,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中国的持久抗战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困住了日本法西斯,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瓜分全球、称霸世界、实施暴政的侵略图谋。4.中国人民14年的持久作战沉重打击并拖垮了日本法西斯,是使其最后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考题例证5】2018山西太原一模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整个抗战期间,先

12、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该机构的设立()A.有助于中国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素养八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史观解读(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史观。其包括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2)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13、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进行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题例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认为历史在时间的链条上延续,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内涵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孟子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创立“五德终

14、始说”,认为王朝按照“五行相胜”的规律依次兴衰更替,周而复始。如舜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其代周而兴者当为水德。秦王朝就曾用这种理论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的依据。韩非子认为:“上古之世”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中古之世”鲧、舜治水,“近古之世”汤、武征伐桀、纣,都只是为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民生问题。而这三大时代的整体演替,未必就是由“落后”逐步走向“先进”。“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对于重道德的中国文化来说,甚至可以理解为“退步”。摘编自魏光奇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等材料二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

15、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无公理。”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及经济构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观,并对其进行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认为王朝按照五行相胜的规律依次兴衰更替,周而复始”得出历史循环论和历史变易观(历史是变化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