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25801503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亚教案课标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的东南亚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地形图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6)运用资料描述东南亚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知识体系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十字路口” 的位置读图7.19、7.20、 7.21 叙述式课文活动题指出说出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体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亚洲气候分布图,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资料教材插图:图7.22、7.23、图7.24 说出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说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教材插图7.28、7.29、7.30叙述式课文活动题归纳说出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说出东南亚地势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热带旅游胜地旅游景点图片阅读材料活动题说出描述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东南亚富有地理特色的华人文化教材分析:本节是学完日本之后开始学习的第一个地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

3、学习地区地理的一般方法,为以后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 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世界气候分布读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点能力;国家地区的位置描述;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的铺垫。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并且重在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归纳、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这两个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上会有一定难度,主要运用恰当的资料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突破。 重点和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

4、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4.中南半岛地形特点。5.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6.东南亚的热带旅游胜地。突破:主要运用恰当的资料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2.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体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4.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势及地形特点 5.说出东南亚地势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6.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用地图分析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识图、析图、分析问

5、题的能力。2.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思维目标:1.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以及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与创新性。2.通过读图,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法与学法:1.多媒体展示法: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动静结合的直观体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6、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3.读图分析法: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准备: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农作物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日本的工业特点及原因和文化特点;读图说出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原因。导入:日本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西亚,展示世界政区图,假如你是一位商人,将西亚地区的石油运到日本你选择怎样的航行路线?为什么?学生回答引出东南亚,由此看来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自主探究一】展示图7.20说出东

7、南亚的位置、范围:学生读图7.19,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结合刚才的导入,尝试在图中画出“十”字,并说明“十字路口”的含义。找出以下地理事物: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明确:东南亚包括 和 两大部分。阅读地图册12、13页图,找出以下11个国家及其首都: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甸、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文莱、印度尼西亚读图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结合教材谈谈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有何重要性?【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过渡】从纬度位置来看,展示图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因此该地理区域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二、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自主

8、探究二】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1.阅读课本第10页图6.13,完成下列活动: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中南半岛的大部分马来群岛的大部分这样的气候对东南亚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讨论)播放经济作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里特色的农业。让学生读图找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学生填表强调这里是这几种经济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或出口地,体现当地热带作物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地理特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一起判断一下下列说法是真是假?A、 东南亚与中国隔海相望,有11个国家。B、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十字路口上。C、东南亚纬度很高,以热带季

9、风气候为主,这种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季,全年高温,适合种植水稻。D、它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地。例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出口国。小结:大屏幕展示小结图:结合小结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树,起到知识提炼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起到了知识整合升华作用。 作业:完成导学测评及填充图册相关题目。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导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新授课: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探

10、究活动一:关注东南亚的河流和地形1.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提出问题:(1)说出这些河流流向的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中国的河流。注入哪个海洋? (2)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

11、山河相间。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 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6结合活动题2题,寻找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四、热带旅游胜地课件展示东南亚的景点热带旅游胜地1.阅读:资料东南亚的华人文化拓展学生视野。2.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3.如果我们去东南亚旅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小结:学生自主总结,并叙述给同位听。作业:完成导学测评及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