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2580123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初中生物七下《3第2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word教案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2.说出心脏的结构特征与功能。(重点、难点)3.说出心脏内部结构中,与心脏各个腔相连接的血管名称。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学习,认识和区分心脏的四个腔。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思想,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课采用 “激趣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学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使学生学会自学及看图、识图、析图的能力。关于心脏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先通过观察羊的心脏实验,大体认识心脏的

2、结构;让学生演示往心脏注水,让学生理解房室瓣、动脉瓣的作用。使学生理解心脏具备这些结构特点,才能够起到物质运输的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同时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人体内的血管有哪几种?三种血管的各自有何特点?(请从管壁、官腔、血流速度等方面回答)2、如何在血流方向上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呢?对上节课内容复习、归纳,并巩固记忆。复习、归纳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猜猜看:猜谜语 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泵血忙,时时刻刻咚咚跳。打一人体器官?我们同学真聪明,可见心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

3、为我们运输物质。血液能在血管中流动还需要动力,其动力来自心脏。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那么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心脏的跳动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学习(板书课题)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回答:心脏引出课题。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2分钟)请学生把自己的右手放到左胸,认真的体会一下感觉到了什么?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1.心脏的位置 引导学生将手放在自己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描述心脏的位置。 2.心脏的结构a. 教师把心脏的模型

4、解剖开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 对照教材图3.3-10认识心脏的结构。 学生观察讨论:心脏有几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厚薄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有什么特点?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心脏实物的结构:探究活动:观察心脏的结构每组的解剖盘中有一个猪的心脏,根据实验步骤观察心脏的结构。教师示范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步骤:第一步: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第二步:亲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第三步: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判断哪些是动脉?(认识主动脉和肺动脉)哪些是静

5、脉?试着用解剖针从各条血管探入,把握各条血管与各腔的连接情况。第四步:利用漏斗分别向四个腔所连接的血管中注水,观察现象。第五步:用解剖刀和解剖剪分别打开左心室、右心室和左心房、右心房,暴露出四个腔。观察四个腔的结构,比较心室和心房壁的厚度。(注意解剖剪和解剖刀的使用)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操作规范性、安全性。精选问题探究各个小组展示交流实验步骤二中记录的,漏斗灌水的情况。1.把清水从肺静脉注入,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如果把水分别注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会怎么样?3将下腔静脉扎住,水从上腔静脉注入,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实验现象,一起总结出: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

6、脉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结构,那么心脏跳动一次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一分钟心脏可以跳动多少次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3.3-11心脏收缩舒张示意图。讨论:a.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时,心脏的状态是怎样?b.当左右心房收缩时,血液分别流入哪些结构? 左右心室收缩,血液又是分别流入哪些结构?同学们再用手按在腕部桡动脉位置,数一数在一分钟内你的脉搏(心跳)次数是多少?心率(1)提出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吗?怎样测心跳次数。学生体验,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心脏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叫心率。心率因年龄、性别和健康

7、状况而有所不同。心率的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钟学生从自身感受入手,对心率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图示思考回答: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形状像倒置的梨,大致和本人的拳头那么大。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各个小组分组探究实验:第一步:取一个新鲜的羊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第二步:亲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第三步: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判断哪些是动脉?(认识主动脉和肺动脉)哪些是静脉?(认识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试着用解剖针从各条血管探入,把握各条血管与各腔的连接情况。第四步:利用漏斗分别向四个腔所连

8、接的血管中注水,观察现象。并记录。第五步:用解剖刀和解剖剪分别打开左心室、右心室和左心房、右心房,暴露出四个腔。观察四个腔的结构,比较心室和心房壁的厚度。认识房室瓣、动脉瓣。(上图:打开右心房、右心室)(上图:解剖针探明血管与腔的连接)(上图:认识房室瓣)第六步:整体实验材料器具,将使用后的实验材料放入垃圾袋中,清洗试验台学生总结出对应的实验现象1 水从肺静脉注入,由主动脉流出2 水从主动脉和肺动脉注入,都注入不进去。只能从注入口流出。3 扎住下腔静脉,水从上腔静脉注入,从肺动脉流出。学生从自身感受入手,对心率有一个感性认识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获得了感性认识。通过

9、教师的正确示范,让学生通过初步模仿来完成步骤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解剖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体验学习通过进一步探究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构建知识(一)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1、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2、左右心室的壁厚薄不同,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较薄。(解释: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能产生推动力,使血液不停地流动,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路径远,故室壁较厚。)3、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

10、: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4、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5、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二)引导学生自编口诀选出总结知识点全面,押韵流畅的口诀展示交流。公布给全班同学,帮助大家背诵记忆 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上下腔,右心房连肺静脉。心房心室房室瓣,心室动脉动脉瓣,控制血液往下走,走向动脉不倒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识记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口诀的总结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

11、习兴趣,另一方面,将知识点完美串接,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达标测试1.心脏分为 个腔,上部分两个腔为左右 ,下部两个腔为左右 , 的壁最厚。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知识目标2.3)2.心脏 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变化范围一般为 。(知识目标2)3.心脏瓣膜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知识目标3)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4.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知识目标2)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5.如图所示请写出下列各部分名称:(知识目

12、标1.2.3)5 、7 、10 、11 4与5之间的结构 ,作用是 。5与7 之间有肌肉壁隔开作用是 。3.如果把下腔静脉扎上,往上腔静脉注水,水会从 流出来。学生独立完成,正确写出答案。注意做题速度、空格填写的规范。分层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也要会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2 心壁: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左心室-主动脉 结构 四个腔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心脏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瓣膜:动脉瓣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二课时,本课主要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对于心脏的形态、大小、位置这一

13、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理解、掌握,教师可少讲或不讲。心脏的结构特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猪的心脏结构,手捏心室壁和心房壁,观察课本上心脏的结构图,很直观使学生认识到心脏的结构,以及新房壁与心室壁的区别,心脏四个腔所连的血管。再引导学生往心脏主要血管注水,体会房室瓣与动脉瓣的作用。这样设计即降低了学习难度,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心脏的跳动过程,心率的正常范围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学生自学。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有整体认识。 本课不足之处:没能设计一个心脏的跳动过程视频,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降低记忆的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