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786514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分析报告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2014年教育调查报告范文学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各科内容。同样,学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因为我们对中学生的预、听课、作业和复等学做了如下初步调查。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状况。 2.分析学生学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差异的方法。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石化一中的全体学生进行部分抽查问答的方式,并在重点班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三、调查结果(一)预情况

2、、方法。众所周知,预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的惯,其中“老师要求预”和“ 想起来就预”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而通过预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但是他们预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还是中学生学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二)听课情况、方法听课是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3、学生的学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种情况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三)课堂笔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说明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这样的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以便课余时间复,有其被动的一面。基于从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效率。(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

4、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先看书后做”的方法较理想,先看书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学的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有的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使得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五)复情况和方法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的比率也较高,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当然复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

5、,自己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经过这一个星期以来的调查,目前中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适合自己的学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效率。第2篇:关于教育学生学方法的调查学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方

6、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各科内容。同样,学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因为我们对中学生的预、听课、作业和复等学做了如下初步调查。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状况。 2.分析学生学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差异的方法。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石化一中的全体学生进行部分抽查问答的方式,并在重点班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三、调查结果(一)预情况、方法。众所周知,预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

7、的惯,其中“老师要求预”和“想起来就预”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而通过预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但是他们预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还是中学生学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二)听课情况、方法听课是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种情况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

8、的学积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说明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这样的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以便课余时间复,有其被动的一面。基于从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效率。(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先看书后做”的方法较理想,先看书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

9、业来检测学的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有的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使得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五)复情况和方法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的比率也较高,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当然复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经过这

10、一个星期以来的调查,目前中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适合自己的学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效率。第3篇:教育实调查报告我于保山一中进行教育实,实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

11、实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

12、工作有些效果。我调查发现,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物理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物理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不是很重视,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的教学中也采用了

13、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物理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

14、,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

15、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物理学不感兴趣,不想学物理。他们认为物理很抽象,难懂。特别是文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科学家,物理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物理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