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784984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富硒开发项目可行性调查报告.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富硒食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特色富硒食品开发项目1.1.2项目承建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宁陕县双全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表:沈双全项目负责人:沈双全项目联系人:沈双全联系方式:159290968681.1.3拟建设地点:宁陕县工业园区(宁陕县城关镇朱家嘴村)1.1.4建设内容与规模1.1.4.1建设内容:新建生产厂房2000平方米;新建原料库房、成品库房2000平方米;办公用房800平方米;低温速冻库500立方米;保鲜库1500立方米;环保、消防设施一套;烘干房200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21台(套)。1.1.4.2建设规模:年产12

2、00吨特色富硒食品,其中:富硒腊肉150吨,脱水富硒土豆片(土豆丝、土豆球)400吨,速冻富硒山野菜(香椿芽、山竹笋、蕨菜、薇菜、荠菜、水芹菜、黄瓜香、鱼腥草、苦卖菜、马齿苋、灰灰菜、龙牙菜、狗牙瓣、野韭菜、野小葱、山小蒜等)350吨,速冻富硒野生食用菌300吨。1.1.5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项目。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投资1500万元(包括建筑投资975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525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资金来源:自筹2000万元,申请贷款500万元。项目投资明细如表1-1所示:项目投资明细表1-1 单位:万元序号投资项目名称投资额项目总投资250

3、0.001建设投资1500.001.1基建费450.001.2土地费350.001.3其它建设费175.002设备投资525.002.1设备购置费495.002.2设备安装费30.003流动资金1000.001.1.7建设期本项目自2014年7月开工建设至2015年12月竣工验收1.2编制依据和原则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办发200633号;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043号;3、安康市市政府关于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安政发200911 号)4、陕西省“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陕工信发2

4、011553号);5、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6、宁陕县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7、宁陕县域工业园发展建设规划1.2.2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5、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

5、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1.2.3 报告编制内容本报告是编制宁陕县双全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新建的“特色富硒食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宁陕县双全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2日,公司注册号:612424100001486,组织机构代码证号:59877482-7,税务登记证号:610923598774827.公司经营范围:农产品副产品收购、加工。

6、公司法人代表:沈双全。公司管理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日常运作到经营活动,从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到产品质量、高效作业等制定了切实可行、有章可循的质量管理手册和各项制度,严格与目标考核挂钩。公司各部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在奖惩制度约束下,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公司设有行政办公室、生产技术开发部、营销部、财务部。各部门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供应、销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生产经营、财务管理、销售管理按照各自工作性质的不同,广泛吸取国内外、省内外同类公司的经营管理经验,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奖罚分明,并采取积极

7、的激励措施,提高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公司的发展宗旨是以特色、科学、标准、时尚、诚信铸造品牌,服务编织未来;以“求实、高效、创新”和优良的品质,取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肯定。1.4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本项目以宁陕县的富硒生态农业为依托,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健康优质为基础,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开发富硒腊肉、脱水富硒土豆片(土豆丝、土豆球)、速冻富硒山野菜速冻富硒山野菜(香椿芽、山竹笋、蕨菜、薇菜、荠菜、水芹菜、黄瓜香、鱼腥草、苦卖菜、马齿苋、灰灰菜、龙牙菜、狗牙瓣、野韭菜、野小葱、山小蒜等)、速冻富硒野生食用菌。提高富硒农产品的商品价值。通过开发生产加工特色富硒农产品,在国内各大城

8、市建立销售网络,带动宁陕县养殖业、种植业和特色富硒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宁陕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项目总定员:58人占地面积:10350平方米正常年总成本:3242.50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3389.50万元正常年销售收入:4200万元正常年净利润:607.88万元正常年税金及附加:147 万元正常年所得税:202.62 万元总投资利润率:24.32 %总投资利税率:38.30 %投资回收期:4.1年1.6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有利于推动宁陕县的农产品产业化进程,提高宁陕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能力

9、,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宁陕县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投资适中,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项目建设地址条件优越,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理想,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项目建设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建设背景宁陕县处于秦巴腹地,毗邻省会西安,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峰峦叠翠,古木成群,森林覆盖率达92%,四季云雾飘绕,溪涧河流纵横,山光水色,不染纤尘,形成了独特幽雅的生态田园风光,是全国生态示范区,也是陕西省无公害特色富硒食品生产基地县。这里属亚热带季风区,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珍稀野生植物种源多,农、畜资源极其丰富,土壤富

10、含硒元素,灌溉条件发达,水源丰富,农业处于主导地位,是典型的农业县,富硒农产品种植、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当前,开发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生态食品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消费档次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而衡量生活质量最主要的指标是食品的安全、优质、营养。特色富硒农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产品具有抗癌、降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典型的“绿色健康食品”。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的“毒腐竹”“毒”、“黑心油”、“还原奶”、“染料鸭蛋”、“注水肉”、“瘦肉精”等问题

11、食品层出不穷,每次关于此方面的报导都使广大消费者触目惊心,几乎每个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有害食品,面对这种状况,我国大多数城镇的消费者对天然食品和特色富硒食品的需要日益迫切。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特色富硒食品认证和“QS”认证等工作,但由于推行此项工作才是近几年的事,通过认证的企业也比较少,天然食品和特色富硒食品数量和种类也很少,而那些参假、劣制和假冒的食品却非常多,使消费者无法适从。在宁陕这样过去以林业为主的区域,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加上山区人多地少,给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问题,另外,当地农副产品加工比较单一,主要是干果、木耳、香菇等几种产品,生产附加值比较低,这就给利用当地资源对农副产品

12、深加工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山野菜是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蔬菜。山野菜生长在自然无公害环境中,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森林佳品。同时,山野菜具有无污染、鲜嫩、清醇、芳香等独特滋味,营养价值不仅高于种植蔬菜,大部分山野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相应的保健作用。因而,山野菜作为现代人渴求回归自然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睬。通过开发富硒腊肉、脱水富硒土豆片(土豆丝、土豆球)、速冻富硒香椿芽、速冻富硒野生食用菌天然食品和特色富硒食品,给城镇消费者提供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会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也能改变宁陕县农副产品品种单一的局面。2.1.2行业发展前景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

13、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000美元之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开始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即对高质量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将逐渐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大中城市的调查表明,100%的人都希望所吃的肉制品和蔬菜中不含有毒物质,80%以上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农产品。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6629美元,有100多个城市已经达到8000美元以上。我国已经到了食品消费转型阶段,而特色富硒农产品经特定的工艺、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低温保鲜而成,品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食用方便,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2.2项目必要性发展富硒农产品生产,推进富硒农产品产业

14、化经营,促进富硒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是贯彻实施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确立的现代农业建设战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解决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断提高,但农产品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产品科技开发和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促进农产品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水平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不仅不利于国家农产品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制约着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

15、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将农民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施优质农产品产业工程,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转化能力,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国家农产品安全和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2.2.1是实现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开发陕南战略的需要开发陕南、陕南突破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现陕西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西部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陕南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保生态环境同步,新建“特色富硒食品开发”项目,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生态环境同步,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宁陕县农村经济的发展。2.2.2是充分利用宁陕县富硒优势资源的需要利用宁陕县富硒、生态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富硒食品是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显著标志,也是振兴山区经济的客观要求。项目充分利用宁陕县独天得厚的富硒资源、生态条件发展特色富硒食品,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能够较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2.3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绿色、方便、保健是当今世界食品工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