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78294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控辍保学自查调查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社初中控辍保学自查报告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省、市、县有关控辍保学文件和会议精神,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思路,齐抓共管,经过艰苦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们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及各班班主任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实行三包制度:领导包片、包村,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各有责任指标。二、基本情况: 本学年度学校有教职工5

2、5人,6个教学班,全校学年初在校学生数为178人,劝返及回原籍8人,无辍学情况发生。三、主要工作措施及效果: 我校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贯彻“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思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努力把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一)坚持依法控辍:1、在每学期初,利用开学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我校教师进村入户,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通过有线广播、板报、标语、传单、校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

3、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全校师生齐动员,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宣传到村、到户、到班、到人。并结合实际,宣传依靠科技、文化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法定的又是实用的,造成一种良好的控辍保学氛围。 2、为把控辍保学这项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的工作切实抓好落实,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报告制度。包括:班级出席日报表、教导处出席日统计表、学校辍学月报表。家访登记制度。家长通知书制度。学籍管理制度。领导包年级、教师包班制度等。以上各项制度便于随时掌握学生动态,为及时发现及时做好辍学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防止出现管理

4、上的空档。 3、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领导教师的考核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年终的评优、晋级、奖金等挂钩,奖优罚劣。结合开展“无辍学班”、“控辍先进教师”活动,对表现好与差的班级的包班领导、教师、班主任及及时给予表彰、宣传典型经验或批评,总结经验教训。 (二)坚持管理控辍:1、继续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学校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目标及职责。2、进一步建立完善控辍保学学校工作网络:学校校长各包年级中层领导班主任包班教师各班学生的家长。各网络中的责任人各司其职,各

5、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扎扎实实地作好控辍保学工作。 3、层层签订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实行控辍工作“双向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指标到人。并把控辍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和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对相关责任人考核年终工作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4、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学籍流动关。教导处建立了科学、规范、详细的学生学籍、学生名册档案资料。对学生的正常流动和辍学实行动态管理。严把休、转手续关。 5、开学后第二周为家访动员活动周。学校将根据教导处、总务处逐班、逐个排查清理结果,安排班主任或其他教师专人家访动员。班主任教师要根据出席日报表情况及时汇报学额流失及家访动员成果。控辍重心放在八年级,我们的口号是“看住七年级、保住八年级、留住九年级”。总之,我校对控辍保学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控辍保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困难重重,我们仍须不断努力,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力争使每一个适龄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