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782125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调查报告范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表五:河南财经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设计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思考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我国目前己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近几年来,这种情形大有愈演愈烈、防不胜防之势,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自1998年以来,我国己经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外被诉倾销的案件日益增多,起诉日益频繁,范围不断扩大,倾销幅度不断上升,已经沦为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重灾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焦点,据统计几乎每6起反倾销案件就有1起涉及中国,因此探讨国内企业如何应对

2、反倾销的问题对国家、行业及企业都有一定现实意义。中国企业有效率地应对国外发起的反倾销活动,能够节约企业的应诉成本,提升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胜诉率,减少了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从而可以减少国家在企业应诉方面的投入,进而有利于企业、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社会福利。(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美雅各布,瓦伊纳在反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2007)中分析了,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

3、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很多国外学者普遍的观点是,只要进口国通过调查,认定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即倾销的方式)在进口国市场销售,并因此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重大损害威胁或大大阻碍进口国某一产业的建立,则进口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规避这种损害。英卡特在国际经济中的倾销与反倾销(2008)中指出,实际上WTO的反倾销协定规定的倾销成立的三个条件也就是进口国可以对倾销活动采取反倾销报复的三个标准。标准一是倾销行为的客观存在,WTO要求必须有证据证明这种在进口国销售的价格,确确实实低于在出口国国内市场销售时的正常价值以下的价格,而且倾销幅度还得大于2%。标准二

4、是必须得有证据证明正是因为这种倾销已对进口国的同类工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或对进口国的某一个新建工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倾销才允许进口国进行反倾销的报复行动。标准三是倾销与实质性损害两者之间还必须要有因果的关系。正如在构成倾销的第三个条件中谈到的,进口国某个产业受到伤害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可能是来自于进口国国内的激烈竞争,也可能是来自于进口国自身企业缺乏核心的竞争力。这里强调的是,造成这种实质性伤害的主要的原因必须是来自该出口国家的商品低价倾销造成的,进口国才可以对进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而且反倾销的三个条件要同时存在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岑彩云、毕丽华在浅析我国领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2008

5、)中分析到,中国现有的协调机制组织应诉力度不够。一方面中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反倾销市场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反映中国出口产品的增长幅度、对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影响、进口国反倾销调查的动态等信息,无法及时地采取措施、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不够。政府和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起组织和协调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应诉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使得部分企业在应诉时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中国企业应诉率不高、胜诉率不高,使得国外企业越来越多地对中国采用反倾销措施。程大为在WTO反倾销措施和中国反倾销应诉(2007)也指出,多数中国企业对国际商贸和WTO规则的不熟悉,反倾销人才匾乏,也没有建立应对反倾销

6、的产品档案。当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被提起反倾销时,企业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没有针对反倾销的准备,加之担心无力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对此往往不予理睬,或希望其他企业应诉,自己“搭便车”。在己发生的对华反倾销案中,至少有50%的企业没有应诉。这种消极对待反倾销的做法,使提起反倾销一方在中方缺席“审判”中不战而胜,而中国企业最终被排挤出国际市场。有的企业虽然应诉,也是在所属商会、协会的要求下,甚至是强拉硬扯下被迫应战,自然是敷衍了事,所以中国反倾销案80%以上以败诉告终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1)选题研究的方法本文主要拟采用理论分析和结合实际案例的研究方法,在论述拟对于绝大多数理论、观

7、点阐述的同时,附以相关的实例加以说明。其次,文中还拟引用一些数据对出现的问题加以阐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数据及相关表格的调研分析,将问题或是观点进一步突出。(2)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倾销的理论背景 ,阐明了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进而分析了中国反倾销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关对策。论文提纲按这种格式写:本文分为六章,着眼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角度,通过对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证券化的比较研究,围绕中国商业地产为什么要发展REITs,怎样发展REITs这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回顾并评价了国内外有商业地产RE

8、ITs融资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全文的框架结构及创新点。第二章从商业地产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入手,分析当前中国商业地产存在的融资问题。论文提纲如下:一、反倾销的理论背景(一)、反倾销概述(二)、反倾销措施二、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一)、中国反倾销的现状(二)、特点1、中国对外反倾销的数量逐年增加2、中国对外反倾销涉及的国家及产业相对集中3、中国对外反倾销涉案金额规模较大且效果显著三、中国反倾销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企业应诉不积极1、国内企业对反倾销缺乏正确认识2、中国企业对反倾销指控的“不作为”引起恶性循环(二)、中国没有真正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三)、出口企业营销策略不当四、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9、(一)、积极应诉1、明确应诉态度2、统一应诉与个别应诉的选择3、价格承诺策略的选择(二)、有计划、有步骤的争取市场经济地位1、争取世界各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2、加快WTO的其他成员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步伐(三)、优化出口营销1、优化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2、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结论3、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1)研究条件资源优势有很多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师给予我各方面的指导,使得我的论文写作有了头绪和方向,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给予我耐心而热情的帮助学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相关藏书,具有广大的资源优势,能通过图书馆了解到大量相关数据,丰富我的基础知识。个人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除了有知识渊博的老师,

10、丰富的藏书给予我指导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关知识十分感兴趣,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调研,学习了各类相关知识,为进行论文的写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这方面十分重视,相关学者也编撰了大量相关书籍对此进行分析。在目前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开展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关研究有了很好的外界支持。(2)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社会实践经验也并不丰富,所以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认识不够全面,分析问题不够周到,看问题不够深入,提出的相关反倾销对策不够有实际效用等问题。我一定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多收集相关资料,多请教老师,

11、尽量做到通过论文的写作,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水平。4、参考文献。1. 美雅各布,瓦伊纳.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沈瑶译) 商务出版社,2007 23-282. 白红平,温素英.论WTO体制下反倾销法的发展趋势 .外贸经济 2007 44-453. 卜海.当代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展望 . 外贸经济,2008.1 09-104. 英卡特.国际经济中的倾销与反倾销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3-175. 岑彩云,毕丽华.浅析我国领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 外贸经济,2008.5 07-116. 陈有志,徐世腾.国际反倾销中公共利益问题及其启示势. 国际贸易问题,2008.4 31-33

12、7. 程大为 WTO反倾销措施和中国反倾销应诉.外贸经济,2007.2 06-078. 褚霞.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新问题与政府和商会的主导作用J1.科技与管理.2008.19. 丁跃进,赵丽洲 完善行业协会机制是入世后应对倾销和反倾销的重要措施之一.外贸经济,2007.9 67-6810.段洪萍.国际反倾销的新趋势.外贸经济,2007.11 45-4611.房东 完善我国反倾销实体法的思考兼评中国首例反倾销调查案.商务出版社,2007.2 24-2512.甘瑛.论世贸组织反倾销争端解决之评审标准.外贸经济,2007.1 11-1513.高永富,WTO反倾销协议:规范与承诺, 黄山书社出版社,2

13、008年第1版 27-2914.郭春荣、郑I秀.WTO反倾销法律文本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外贸经济,2007.6 38-4015.胡家强.美国、欧盟反倾销法差异的几点探讨与借鉴.国际贸易,2007.11 57-5816.黄岩君.中国反倾销实践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I版 89-9217.孔祥俊,占罗洪.反倾销法律制度及申诉应诉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I版 01-0218 李丽红.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的歧视性.外贸经济,2007.9 12-1419. 廖良美、冯中朝.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有效主体的培育问题.农业经济.2007.12 101-10520.廖良美、冯

14、中朝.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商业时代,2007. 4 71-7321.廖良美、冯中朝.中国的农业谁来反倾销.农业经济问题,2007.6 05-0722.廖良美、雷海章.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及对策.商业时代,2007.10. 82-8423.廖良美.WTO成员国间反倾销状况及趋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2 16-19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看教务处网站的规定5、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的结果。(1)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换个角度阐述这个意思,这篇论文的写作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倾销的理论背景 ,分析了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进而分析了中国反倾销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关对策。(2)预期结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以期对我国的反倾销有个全面的认识,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措施。6.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7、教学单位意见。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20 年 月 日-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