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5777669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五知人论世象境并重现代诗歌戏剧阅读教学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知人论世 “象”“境”并重新题体验2020年山东高考模拟卷出人意料地考查了现代诗歌,标志着高考命题指挥棒的转向,即由原来的“考什么学什么”转变为“学什么考什么”。其实,现代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类文本,一直在之前的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范围之内,只是近年没有考查而已。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

2、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歌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现代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重要的诗歌流派有尝试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湖畔诗派、象征诗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诗派等。(2020山东模拟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

3、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

4、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解析:选D。“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错。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解析:选B。没有“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也不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5、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答:答案:“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空而常满”指“我”的内心空阔,却十分充盈,感到满足;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答案: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通过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针对提升一缘景析情,由象索意分析现代诗歌的

6、形象和情感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情感,既是理解鉴赏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诗人通过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其形象类型通常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或景物形象。通过感知作者对所塑造形象的描绘,深刻理解形象的内涵,能够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诗歌的本质在于抒发感情,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需要准确把握诗歌描写的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诗歌是作者对一定时代生活的态度及认知,因此,阅读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以及作者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提升角度一捕捉意象,领略意境突

7、破形象分析两题型明方法迷途指津【智能素养】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1人物形象一般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一般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答题指津】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

8、象:(1)分析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3)揭示形象的深层意义。(一)鉴赏人物、物象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2)这首诗歌中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析步骤:(1)找出描写人物或物象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知人论世,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3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人物或物象的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3)归纳形象寄托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二)鉴赏景象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析步

9、骤:(1)找出描写景象的有关诗句,抓住主要景物。(2)概括景象营造的氛围。(3)结合诗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3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示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方式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概括,准确体现景象的特点、情调。(3)分析作者借助景象抒发的情感。切忌空洞,要具体。答出“为什么”或“如何表现的”。学解题触类旁通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题目。雷注杜运燮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

10、遥指着:他们来了!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注】本诗写于1948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的来势的不可阻挡。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

11、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象的理解。答题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思路,抓住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此诗第一节是自然图景,从第二节起就转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描述,本诗所写的“雷”,也就有了“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因此,最后一句的“冲破冰冻严寒”就成了一种力量的象征,深层意思指冲破的是那个黑暗的社会,而不再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照应。因

12、此,C项中“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雷”在诗歌中已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试写答案C(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雷”的形象?解答此题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注意参看注释。本诗写于1948年,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作答。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2)要分析物象的含义。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以“随着”“越过”“为着”几个词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

13、“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试写答案答案:“雷”是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寓意着人民的解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昙花洛夫反正很短又何苦来这么一趟昙花自语,在阳台上,在飞机失事的下午很快它又回到深山去了继续思考如何再短一点(1)请分析本诗中“昙花”与“飞机”的内涵。诗人以昙花的自语昭示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在于其精神之魂得以延续并历久弥坚。“昙花”开谢在一瞬间,而飞机的失事也是一瞬间的事情,二者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生命。试写答案答案:昙花开放的瞬间,也正是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二者所含意味类似短暂。无论飞机失事抑或昙花一现,都意味着生命消逝的时间之短。(2)诗评家沈奇曾评说洛夫的诗歌有孤绝之美,“想往绝处想,说往绝处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请分点赏析昙花的孤绝之美。首先理解此题的要求,由“想往绝处想,说往绝处说,语不惊人誓不休”可知,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语言,因此,可从“短”、字数少而精、凝练含蓄、言简意丰等语言角度加以分析。答案:整首诗短小明快,正合昙花开谢的特点,简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短”“苦”“失事”等词含蓄凝练地表现出诗人的哀伤,不铺陈,不繁冗,伤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诗句言简而意丰,轻逻辑,重意会,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空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试写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