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768143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三三 章章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装卸机械设备类型的选择和吊索具的设计装卸机械设备类型的选择和吊索具的设计 工艺流程的合理化工艺流程的合理化 货物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合理配置和堆码货物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合理配置和堆码 司机和工人的先进的操作方法司机和工人的先进的操作方法 港口装卸工艺的主要内容港口装卸工艺的主要内容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类型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类型 底盘车系统底盘车系统 跨运车系统跨运车系统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 叉车系统叉车系统 正面吊系统正面吊系统 跨运车跨运车 龙门吊混合系统龙门吊混合系

2、统 底盘车系统底盘车系统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底盘车底盘车 运输运输 底盘车底盘车 存场存场 底盘车底盘车 进进 出场出场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环节少 可直接陆运环节少 可直接陆运 JJ 轮压小轮压小 JJ 组织简单 人员要求低组织简单 人员要求低 JJ 无需复杂设备无需复杂设备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占地大 场地利用率低占地大 场地利用率低 LL 底盘车用量大底盘车用量大 LL 不易实现自动化不易实现自动化 LL 维修保养频繁维修保养频繁 跨运车系统跨运车系统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跨运车跨运车 运输运输 堆场堆场 堆存堆存 跨运车跨运车 收收 发货发货

3、外集卡外集卡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一机多能 环节减少一机多能 环节减少 JJ 机动灵活 效率提升机动灵活 效率提升 JJ 便于平衡进度便于平衡进度 JJ 堆场利用率高堆场利用率高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结构复杂 故障率高结构复杂 故障率高 LL 轮压大 车体大 操作需助手轮压大 车体大 操作需助手 LL 场地翻箱堆垛困难场地翻箱堆垛困难 LL 初始投资高初始投资高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系统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内集卡内集卡 运输运输 堆场堆场 堆存堆存 轮胎吊轮胎吊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场地利用率高场地利用率高 JJ 堆场

4、铺面费用小堆场铺面费用小 JJ 设备简单 操作要求低设备简单 操作要求低 JJ 集装箱损坏率低集装箱损坏率低 JJ 占用通道小 可跨箱区占用通道小 可跨箱区 JJ 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实现自动化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跨箱区作业较耗时跨箱区作业较耗时 LL 倒垛率较高倒垛率较高 LL 需配备集卡 环节多需配备集卡 环节多 LL 初始投资较高初始投资较高 LL 能耗较高能耗较高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内集卡内集卡 运输运输 堆场堆场 堆存堆存 电子龙电子龙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场地利用率高场地利用率高 JJ

5、 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JJ 维修方便 费用低廉维修方便 费用低廉 JJ 电力驱动 节省能源电力驱动 节省能源 JJ 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实现自动化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机动性差机动性差 LL 提箱 倒箱困难提箱 倒箱困难 LL 初始投资大初始投资大 叉车系统叉车系统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叉车叉车 运输运输 堆场堆场 堆存堆存 叉车叉车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通用性强 可充分利用通用性强 可充分利用 JJ 技术简单 人员要求低技术简单 人员要求低 JJ 价格便宜 成本低价格便宜 成本低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单机效率低单机效率

6、低 LL 轮压大 增加场地成本轮压大 增加场地成本 LL 通道要求宽 场地利用率低通道要求宽 场地利用率低 LL 装卸对位困难装卸对位困难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正面吊正面吊 运输运输 堆场堆场 堆存堆存 正面吊正面吊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正面吊系统正面吊系统 主要优点主要优点 JJ 一机多能 环节减少一机多能 环节减少 JJ 组织简单 人员要求低组织简单 人员要求低 JJ 无需复杂设备无需复杂设备 JJ 加装其它吊具后 适用面广加装其它吊具后 适用面广 主要缺点主要缺点 LL 单机效率低单机效率低 LL 轮压大 增加场地成本轮压大 增加场地成本 LL 通道要求宽 场地

7、利用率低通道要求宽 场地利用率低 跨运车跨运车 龙门吊混合系统龙门吊混合系统 船 舶 装卸桥 装卸桥 跨运车 集 卡 堆 场 龙门吊龙门吊堆 场 跨运车 集 卡 集 卡 集装箱多用途码头的装卸工艺系统集装箱多用途码头的装卸工艺系统 配有多种岸边起重设备 如配有多种岸边起重设备 如 多用途门座起重机 多用途门座起重机 配有多种流动机械配有多种流动机械 配有集装箱堆场专用机械配有集装箱堆场专用机械 配置大起重量流动机械配置大起重量流动机械 各类装卸工艺的类型效益评估各类装卸工艺的类型效益评估 项目评估的四个阶段项目评估的四个阶段 预评估阶段预评估阶段 中期评估阶段中期评估阶段 终期评估阶段终期评估

8、阶段 后评估阶段后评估阶段 计计计计划作划作业业业业量的大小量的大小 所需土地面所需土地面积积积积的可能性的可能性 集装箱船的装集装箱船的装载载载载量和到港量和到港频频频频率率 投投资资资资能力的大小能力的大小 场场场场地作地作业业业业效率的高低效率的高低 集装箱内集装箱内陆陆陆陆集疏运的方式集疏运的方式 集装箱集装箱损损损损坏率的高低坏率的高低 装卸机械的装卸机械的维维维维修修费费费费用用 码头码头码头码头 作作业业业业的灵活性的灵活性 实现实现实现实现 自自动动动动化作化作业业业业的要求的要求 装卸作业工艺的选择依据装卸作业工艺的选择依据 实例一 上海外高桥一期全集装箱码 头装卸工艺系统

9、码头概况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于2003年3月1日 正式成立 现合资方为上海国际港务 集团 股份有 限公司 和记港口浦东有限公司 中远太平洋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和中远码头 浦东 有限公司 公司的前身是浦东开发开放中成立的第一家集装箱 装卸单位 目前 有通往美洲 欧洲 地中海 东南 亚 中东等集装箱航线30余条和国内支线若干条 世 界著名船公司美国总统 东方海外 日本邮船 赫伯 罗特 现代商船 商船三井等在公司有定期班轮航线 其中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赫伯罗特船 公司 科伦坡快航 轮顺利挂靠公司码头 自然条件 位于长江南岸 外高桥保税区A区 西距 吴淞口6公里 东距东海约85公

10、里 毗邻上 海外环线 沪崇苏越江高速通道 集疏运条 件极其优越 码头岸线900米 拥有三个全集装箱泊位 港址处长江主航道 前沿水深 12米 可 停靠第五 六代集装箱船 陆域面积50万平 方米 后方纵深550米 平面集装箱箱位 8200余只 其中近800只冷藏箱位 机械配备 拥有11台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最大负荷 量达60吨 最大跨度为55米 可操作第五 六代专用集装箱船舶 堆场配有负荷量35 40 吨的轮胎龙门吊42台 可进行 堆五过六 堆箱作业 集装箱卡车 集装箱叉车 集装箱 堆高机 专用挂车等各类水平机械150余台 工艺流程 船舶船舶 桥吊桥吊 装装 卸船卸船 内集卡内集卡 运输运输 堆

11、场堆场 堆存堆存 轮胎吊轮胎吊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正面吊正面吊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叉车叉车 收收 发货发货 外集卡外集卡 实例二 新型集装箱码头装卸 工艺介绍 一 新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 1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成功开发的双40英尺新 型高效岸桥可同时起吊2个40英尺或4个20英 尺箱 这种新型的双40英尺岸桥可使单台设 备的装卸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50 以上 结构形式如图1 外高桥五期工程已成功开 发和应用了世界上第1台双40英尺岸桥 图1 双40英尺新型高效岸桥 2 继双40英尺岸桥之后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 又开发了双40英尺双小车岸桥 该岸桥综合 了双40英尺和

12、双小车岸桥的优点 同时克服 了二者的不足 理论上这种新型的双40英尺 双小车岸桥装卸效率可达到每小时90 100个 自然箱 结构形式如图2 图2 双40英尺双小车岸桥 基本参数如下 二 新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 基于自动化仓储技术的新型自动化集装箱 装卸工艺 简介 基于自动化仓储技术的新型自动化集装箱装卸 工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新型岸桥和新型立 库式集装箱堆场 1 新型岸桥见图3 它与以往的设计不同点在于它有3个 小车 其中陆侧小车和海侧小车都有吊具和升降机构 它 是在40英尺常规岸桥基础上 再配置一个陆侧小车和一 个转运小车 两个起重小车都安装在主梁轨道上 与原起 重小车共用轨道

13、海侧小车位于岸桥主梁前端 陆侧小车 位于主梁后端 转运小车轨道设置在主梁的外侧 与原轨 道平行 转运小车悬挂在外侧轨道上 位于两个起重小车 之间 两个起重小车都只负责垂直方向起吊集装箱 集装 箱在两个起重小车之间的水平运输由转运小车完成 陆侧 小车根据不同的装卸需要设定在某一个固定位置 在一段 时间内可不进行水平运动 海侧小车可以进行水平和垂直 运动 以保证效率最高 新增加的转运小车由行走机构和 载运机构组成 载运机构用来中转海侧小车和陆侧小车抓 取的集装箱 转运小车通过行走机构能在轨道上作简单的 水平运动 注 1 起重小车轨道 2 海侧小车 3 转运小车 4 转 运小车轨道 5 常规岸桥桥架

14、 6 陆侧小车 7 集卡 图3 新型岸桥的组成 2 新型立库式集装箱堆场将自动化立体 仓储技术应用于集装箱堆场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自动仓储设备 自动化立体仓库 各种输 送机 梭车 升降机 堆垛机等 信息检测 传递系统 作业时 以卸船为例 装船为其逆过程 岸桥的海侧小车 从船上吊取集装箱 转运小车运动到海侧小车的正下方 然后海侧小车将集装箱直接放到转运小车上 之后再去吊 取下一个集装箱 转运小车将集装箱运送到横梁后方的陆 侧小车正下方 陆侧小车将集装箱吊起后 转运小车返回 海侧小车处 等待运送下一个集装箱 同时 陆侧小车将 集装箱放到位于岸桥下方的转运平台上 完成一次卸箱作

15、业 如图4所示 当新型岸桥将集装箱从船 或火车 上卸 下 放到对应的转运平台上后 转运平台上的射频识别系 统将对集装箱上的标签进行读取 然后将信息传送到调度 中心 调度中心将已分配好的货格位信息发送给回转平台 回转平台将集装箱分配至离目的室最近的梭车 梭车将 集装箱运送到指定出入口时 起升机构将集装箱提升到指 定层位 然后位于立库内的梭车将集装箱运送到指定货位 这就是集装箱入库的流程 反之则为出库流程 注 1 自动化立体仓库 2 梭车 3 起升机构 4 货格 5 出人口 6 转运平台 7 新型岸桥 图4 新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简图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 艺的优缺点 对装卸工艺效益评估方法做了简 要介绍 另外以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 公司为例 具体介绍了目前我国先进的集装箱 码头装卸工艺 并对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的发 展趋势做了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