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766800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计划总结之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 学生知行意情简析四年级共有学生四个班,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本学期仍需为学生极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存在问题:1、绘画进步较快,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第7册共有22课。本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本册教材中,如冷色与暖

2、色与冷暖色调的画这两课教学内容有着递进关系,厨房和我干家务活在内容设计上,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因此,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做一定的调整。全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

3、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本学期的要求:1、 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2、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3、 学习简单立体

4、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4、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 术创造的欲望。教材的重点难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欣赏等。教学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学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

5、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本学期提高质量的措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创造性的培养等)1、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等。2、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专题强化美术课堂中的示范,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引领作用。让适量的示范,清晰的示范,多元的示范,有针对性的示范,为孩子的美术学习思维开拓更广泛的创造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