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761582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背诵全诗。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介绍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

2、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写作背景天宝二年(743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

3、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文化知识1.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和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临行赠言。本文又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4、送别诗”和“留别诗”异同: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做,留别诗是离者所做。2.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海经)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汉东方朔十洲记)3.天姥: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姥山”就是第十六福地,乃仙人居处游憩之地。4.谢灵运:吴越会稽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公屐:谢灵运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

5、掌的齿钉,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都如履平地。这种鞋是谢灵运发明的,被命名为谢公屐。5.白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所谓“才骑白鹿过沧海,复跨青牛入洞天”。“骑白鹿”就象征着隐士的生活,象征着仙人的风范。 6.折腰: 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陶渊明传)字词汇总文言实词 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动词,遮断。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过。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震响。 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驾。恍惊起而长嗟 恍:猛然醒来。 唯觉时之枕席 觉:睡醒。 文言虚词 烟波微茫信难求 信:副词,

6、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 向:向着。失向来之烟霞 向:刚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能。且放白鹿青崖间 且:姑且。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到。词类活用 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云青青兮欲雨 雨用在副词“欲”后,活用为动词,下雨。 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惊为使动用法,使震动,使震惊。 虎鼓瑟兮鸾回车 鼓带宾语,此处作动词,弹奏。课文精要理解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具匠心地围绕着梦境构思,以描写梦游天姥山为主,以梦醒后感慨议论为辅。通过对梦游天姥山的精心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理清结构第1段:入

7、梦缘由:天姥山时隐时现,胜似仙境,高耸入云,横贯天际,气势简直超出了五岳而盖压赤城山,诗人充满了向往之情。入梦原因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2段:梦游幻境:飞度镜湖登山览胜洞天仙境梦醒若失。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第3段: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把握重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诗歌一开篇,提到了瀛洲。瀛洲,自古就是神仙居所,求仙之人的圣地。天性浪漫的李白,受时

8、代之风的渐染,向往一种非同凡响的生活,对仙道情有独钟,自少年时代起就喜好求仙访道。瀛洲,就成了李白的向往之地。李白从“海客”的谈论得知,瀛洲在茫茫大海之中,水雾弥漫,浪涛滚滚,实在是寻之不得。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尽管瀛洲,使诗人感到失望。但越人却说天姥山,虽然也是隐蔽在云里雾里,却还有可能看到。仙人居所,总是带有一种朦胧迷幻之美,不是瀛洲的“烟涛微茫”,就是天姥山的“云霞明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诗人笔下的天姥山,高耸入云,横亘天边。一个“拔”字,使得“五岳”雄风褪尽,黯然失色。一个“掩”字,也使得“赤城山”黯淡无光。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和天

9、姥山并排站在一起,也明显短了一截,让人看上去,仿佛只是小鸟依人般斜靠在天姥山的肩膀上。“连”“横”,写出了天姥山的巍峨庞大;“拔”“掩”,写出了天姥山的绝对崇高;“倒”“倾”二字,更是从侧面写出了天姥山的盛气与威严。只有李白,才会将一座小山夸张成如此雄峰;也只有李白,才能够将一座小山夸张成如此雄峰之后,不但使人毫不怀疑而且还禁不住拍案叫绝。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响。其实,这座梦中的天姥山,是李白平生所游历过的奇山峻岭的一道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是诗人李白的精神山峰。海上仙山,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

10、仙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此行是要告别东鲁,南下吴越。诗人还未成行,却梦里先到了。一个“梦”字,呼应了标题中“梦游”一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凡打心底里憧憬着的事情,往往都会在梦中提前预演一番。李白也是,本人就是他在梦中提前预演“吴越之行”,“天姥山之游”。诗人被天姥山的仙境吸引,恨不得即刻就到。因此,这从东鲁到吴越的一段路,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飞”字,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不仅是“飞”,而且还是“连夜飞”;不仅是“连夜飞”,而且还得有月光照明,得有明月陪伴,所谓“一夜飞度镜湖月”。在东鲁至吴越的路上,的确有一片名叫镜湖的水面。在皓月清风、月影如镜的黑白

11、背景前,李白衣袂飘飘,御风而行,飞往剡溪。这实在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未至仙山,而人已成仙。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是一幅静态画面,诗人所到之处,是天姥山脚下。此处写清猿啼叫,一面是借其凄厉的叫声,烘托凄清的环境;另一面也是借猿猴的出没,表现天姥山的远离尘世,杳无人迹。加之“渌水荡漾”,清澈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水光摇曳,仿佛是荡漾在诗人的心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在湖月的陪送下,飞到了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灵运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此处“青云梯”是一个借喻,说的是登山的石阶,长长的高高的石阶。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空中”,旨

12、在描写天姥山之高,高入云天。“海日”“天鸡”两个意象,不仅和“高”相关,而且还和“早”有关;不仅是个空间概念,而且还是一个时间概念。诗人是连夜赶路,从东鲁飞到吴越,紧接着连夜登山,并且,借着“谢公屐”和“青云梯”,登山速度还极快,诗人登上天姥山,正逢“东海日出”,“雄鸡报晓”。拂晓时分,也正是山中之景最丰富多彩的时刻。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此处往后,诗人开始描写山中之所见。身侧岩石林立,脚下石径盘旋,尽管山路崎岖如此,但是路边迷人的山花,还是给登山带来了灵动的乐趣。可是,正当诗人斜靠在岩石上,陶醉于山花烂漫的时候,天色忽然暗淡下来,似乎天还未亮,倏忽之间却是黄昏已至。山中之景就是这样,

13、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边艳阳高照,转过弯去,却又是阴雨霏霏。就在诗人流连于山峦之中,迷失在时间的错觉里的时候,山谷中传来巨大的响动。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是熊和龙在吼叫,巨大的声响,震动了岩石山泉,震动了整个树林,震动了层峦叠嶂。诗人此处的两个描写响声的句子,却并不以夸张取胜,而是借着拟人的手法,将这响声的来源和响声的影响,都人格化了。不仅是诸如“熊”“龙”这样有生命的动物,在以“吟啸”的方式表达情感,就连“岩泉”“深林”“层巅”这些山中之物,也会因为受到了响声的震动而“受惊”“战栗”。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诗人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到眼前的景物中去;诗人眼中的景物,就是诗

14、人自己。李白因为自己被“熊咆龙吟”的巨大声响所震惊,不由得浑身战栗。于是,作为诗人的他,便将自己的这种受惊后的恐惧,一股脑儿转嫁给“岩泉”“深林”“层巅”。如此一来,反倒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泰然自若的潇洒形象。浪漫主义不仅表现为肆意的夸张,还表现为肆意地移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天色为何忽然暗淡下来,原来是天空青云密布。方才的“熊咆龙吟”,其实是雷声滚滚。天要下雨了。山谷中水气弥漫,仿佛是烟雾升腾。“青青”“澹澹”,两个叠词的运用,将漫天乌云漫山水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在一阵阵排山倒海的雷声之中,“丘峦崩摧”。这是一

15、种天崩地裂的情景,这种“将一切化为乌有”的场景,往往给人以彻底的毁灭感。诗人呈现给读者的,还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列缺霹雳”,结束了诗人眼前的人间胜景,又为诗人打开了通天之门。正如传说一样,挡在天门之前的巨石,“訇然中开”,裂成两半。于是,天门大开。霎时间,一个神仙的世界,展现在诗人眼前: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几句写出了仙境的背景:空幽,浩渺;华丽,璀璨。仙人的活动:霓为衣裳,风为车马;猛虎鼓瑟,鸾凤驾车;从天而下,纷纷如麻。 此景当然只有天上有,人间哪能得几回见?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在巴蜀大地未曾见过,在千里长江未曾见过,在荆楚大地未曾见过,在长安宫廷未曾见过,在东鲁大地未曾见过。直至今天,登上天姥山,方才见到。为什么初次登山的李白,就恰好碰见了“列缺霹雳”?为什么这“列缺霹雳”,就恰好轰开了天门石扉?为什么青冥浩荡的天国里,就正好是日月高照?为什么“云之君”及仙人们就正好纷纷出得天宫来?李白所游历过的人世间也有这样的景象。大自然:名山大川,草木花鸟,晴雨风云,烟波浩渺;长安宫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