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760052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第20课六国论(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六国论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预读先学 多读厚积 精读研析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语言知识积累 一 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 弊在赂秦 2 暴霜露 3 洎牧以谗诛 l p j ch n 二 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1 暴霜露 通 2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 3 当与秦相较 通 4 暴秦之欲无厌 通 曝 暴露 毋 不要 倘 倘若 如果 餍 满足 2 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1 思厥先祖父 2 举以予人 3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 奉之弥繁 5 始速祸焉 6 强弱胜负已判矣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他 们 的 拿 革除 更加 招致 确定 断定 亲

2、附 亲近 保全 完好 9 洎牧以谗诛 10 胜负之数 11 终继五国迁灭 及 等到 天数 命运 随着 3 古今异义 1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古义 今义 2 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 3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古义 今义 其 代词 它 实 副词 实际上 副词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泛指祖辈 父辈 父亲的父亲 爷爷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 引出下文的结果 连词 表示另提及一件事 4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今义 5 智力孤危 古义 今义 6 刺客不行 古义 今义 先例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智谋和力量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去行刺 不可以 不被允

3、许 4 一词多义 1 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兵贵神速 2 兵 非兵不利 战不善 斯用兵之效也 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秦不敢动 动词 招致 动词 邀请 形容词 快 迅速 名词 兵器 武器 名词 军队 名词 士兵 名词 军队 3 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君安与项伯有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三日断五匹 大人故嫌迟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形容词 旧的 原有的 连词 所以 因此 名词 老交情 旧交 形容词 衰老 名词 缘故 原因 副词 仍然 还 副词 故意 特意 4 非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臂非加长也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5 为 至丹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动词 不是 形容词 不对的 错误的 动词 非难 责怪 副词 没有 副词 不 动词 作为 动词 成为 前一个 为 动词 治理 后一个 为 介词 被 表被动 5 词类活用 1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2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3 李牧连却之 4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5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援 动词作名词 援助 完 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 名词作状语 从道理上说 使动用法 使 后退 时间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 名词作动词 礼遇 6 文言句式 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

5、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 3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4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5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判断句 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省略句 被动句 被动句 7 翻译句子 1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译文 2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 3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译文 用土地来侍奉秦国 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 柴烧不完 火就不 会熄灭 既然这样 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 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等到燕太子丹用 派遣 荆轲 刺杀秦王 作为 对付秦国的 策略 才招致祸患 课文名句 1

6、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2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此言得之 3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 名言警句 文本常识积累 苏洵 1009 1066 字明允 北宋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 著名散文家 唐 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儿子苏轼 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 三苏 眉山三苏祠有副楹联对他们父子做了高度评价 一门父子三词 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选自 嘉祐集笺注 权书 嘉祐 宋仁宗的年号 权书 包括十 篇文

7、章 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这篇是 权书 的第八篇 原题为 六国 这是篇史论文 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但论古 是为了讽今 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宋朝贿 赂契丹 西夏的不当 一 作者简介 宋朝建国以后 鉴于唐末藩镇割据 五代军人乱政 采用中央专制集权 政策 军权 财权 人权均归中央 将帅不得专兵 甚至外出作战也必 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 将不识兵 兵不识将 军队 没有凝聚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 但是也造成了军事 上的衰颓 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 宋军和辽军 西夏军大小60余战 败 多胜少 军事上的无作为 带来政治 外交上的软弱 只能靠割地赔

8、款 以求和平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二 背景展示 论 论 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分为两种 1 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 史论 通过评论历史 总结历史教训 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 鉴 三 文体知识 精读研析 整体把握 脉络梳理 六 国 论 第1段 弊在赂秦 中心 第2段 论证 赂秦而亡国 第一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而得者 战而得者 数量比较 难易比较 地 与 欲 比较 引喻小结 弊在赂秦也 结论 其实 百倍 先祖父得地艰难 子孙献地轻易 秦兵 又至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胜负 已判 薪不尽 火不灭 此言得之 六 国 论 第3段 论证 不赂者以 赂

9、者丧 第二个分论点 第4段 议论抒情 承上启下 第5段 讽今 主旨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牧以谗诛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承上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启下 齐 燕 赵亡国 六国与秦国 不赂而胜 宋朝与西夏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又在六 国下矣 要点突破 1 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属于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 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从 赂者 和 不赂者 两个方面 论 证了共同的结局 六国破灭 答案 2 第二段是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的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 接受韩 魏 楚献地的情况 小则获 邑 大

10、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 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多百 倍 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多百倍 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 大 再具体地 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 力亏 的境地的 今日 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写 奉之弥繁 得一夕安寝 以后 秦兵又至 的逼人情势 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 揭示了 以地事秦 的危害和必 然后果 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答案 3 第四段属于什么论证 最后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答案 假设论证 为六国设图存之道 一是用谋臣 以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 二是礼贤下士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三 是六国联合 并力西向 最后一句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 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 因

11、 结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 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 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 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答案 延伸探究 有人说 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 后两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 你 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 示例 不同意 作者写作此文时 北宋王朝对强敌辽 西夏奉行 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 苏洵对此极为不满 深感忧虑 文章的写作意图 不在研究六国历史 而是借古论今 指出宋朝国策之误 给宋朝统治者 敲响警钟 开头从论古入 结尾以慨今出 表面上是历史论文 实际上 是借古论今 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加深了文章的立意 具有极强的现实 针对性 答案 多读厚积 素材运用 点击素材 1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

12、尽 火不灭 采用正确的办法应对突发事件 2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国者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及魄力 3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前车之辙 后车之鉴 1 课本素材 运用示例 苏洵在 六国论 中呼吁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 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治理国家理应如此 生命安全更是情同 此理 生命没有回头路 生命没有倒行车 生命没有再版书 生命没有 重拍戏 安全之于生命 须臾不可少 安全之于生命 片刻不能离 亲爱的朋友 当你离开家门时 请回身看看 看看母亲眼里殷切的 期盼 期盼你平安归来 当你面对危险时 请侧耳倾听 倾听朋友曾经 的叮咛 叮咛你注意安全 如果因为你忽

13、视安全酿成事故 留给他们巨 大的伤痛 哪怕你自己进了天堂 这也将是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债 为了 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为了爱你的社会和你爱的社会 为了爱你的国家 和你爱的国家 请牢记血的教训 时刻注意安全 生命线号 列车 在印度有一辆 生命线号 列车 25年间一直往来印度各地 给数百万 印度人带去医疗健康服务 这列火车上有印度最好的医疗专家 他们跟着火 车来往数千公里 参加各地的医疗活动和照顾病人 火车上还有两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 列车上的医生可以完成白内障手 术 唇腭裂手术等 并能为数百人提供牙科服务和其他治疗 其中 白内障 手术是列车上最常做的手术之一 在印度 平均每1万居民拥有的医生不足10人

14、所以很多人必须走几百公 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医院 列车上的医生在当地医院为病人诊断后 根据他们 的情况决定谁需要到列车上进行治疗 而病人在列车上接受手术后会被送回 当地医院接受24小时观察和恢复 2 课外素材 点评 急民之所急 生命线号 专车 以老百姓的需求为最终的 目标 体现了印度政府的民本思想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美文深读 提示 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运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 描述了眉山山水 相依 灵气不凡 情趣盎然的景色 令人心旷神怡 暗示聚合天地灵 气的地方 常常孕育优秀人才 烘 托 三苏 的不平凡 苏洵 伟大的父亲 我把追寻的目光投向一个并不遥远 的地方 眉山 眉山

15、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山不 高 水有韵 岷江穿城而过 悠扬一笔篆 书 喟然一首抒情诗 1 提醒 突出亮点 构思精巧 选 材精当 语言精美 1 第 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怎 样的作用 提示 思悟要点 提示 突出了此地景色的不同凡 响 引出下文与 峨眉共比高 的 三苏 虔诚地膜拜眉山古朴的青石板 青 瓦屋和三苏祠 再遥想百里之外的峨眉山 和乐山大佛 清风明月 耳得目遇 声色 皆致 不觉心驰神往 小小的心 狂傲成 跌宕的岷江 巍峨成奇峻的峨眉 2 是的 我想起了与 峨眉共比高 的 三苏 想起了群星闪耀的宋朝文 学星空 想起了嘉祐元年的春天 苏洵 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家乡 远赴开封 三个背影渐行渐远 慢慢地走

16、成了三座 文学丰碑 3 2 第 段写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 3 这句话中的 渐行渐远 慢 慢地 有着怎样的含义 提示 表明仕途之路的漫长 也 表明了成为 文学丰碑 的艰 辛 那年 作为父亲的苏洵 已年近五十 两鬓有了微霜 看上去像 一个老头 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却淡漠了做官的念头 他不想考试 但 两个儿子要考 他把对功名的期待寄托在让他骄傲的两个儿子身上 眉山到开封 路途遥远 父子三人走了足足两个月 旅途的劳顿 和艰辛 被性情开朗豁达的苏洵调和得趣味横生 他和两个儿子一路读 书 一路游历 开开玩笑 讲讲故事 使原本枯燥的旅途生活变得丰富 多彩 偶遇风雨 父亲带着儿子避在一处 父亲独坐思虑 两个儿子加 紧温习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遂成绝美景致 思及苏洵少时 正如他所说 少年喜奇迹 落拓鞍马间 纵目 视天下 爱此宇宙宽 4 他豪放不羁 喜好游侠 很难坐下来伏案攻 读 成天留恋山水 虚掷时光 到了二十五岁 书还没有念成 依旧是 个既无学问又无功名的白丁 但是 对苏洵而言 留恋山水 虚掷时 光 却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两个儿子 远方充 满了神奇的诱惑 太多的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