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734396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教案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介绍 课程考核 平时作业2次 20分 教学实践1次 10分 期末考试 70分 取消期中考试 分组名单 作业格式 作业发附件 word文档 文档题目 院系 姓名 学号 上课时间 1 新闻评论 异地高考政策 校车上牌难 课桌午休 背着桌椅上学 黄金大米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3 学习目标 1 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2 掌握一些与教育心理学关系紧密的心理学基本 理论 为教育心理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探讨智力 学习风格等各种个性差异与学习 之间的关系 4

2、 本章思路 5 青少年心理 发展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 第三节 皮亚杰认知 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 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 格发展理论 青少年心理 发展个体差异 第四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6 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的含义 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 间内心理发生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7 生命之初 8 出生前 胎儿的发展历程 9 出生后 从胎儿到成年 10 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 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

3、 8个 乳儿期 0 1 婴儿期 1 3 幼儿期 3 6 童年期 6 11 少年期 11 14 青年期 14 25 成年期 25 65 老年期 65以后 11 心理发展的特征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4 个别差异性 12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 发展是连续的 阶段性 发展是分阶段的 量变量变 质变 13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阶段 新生儿 婴儿 幼儿 小学儿童 青 少年 动作发育 婴儿 首尾原则 远近原则和大小 原则 认知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 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人格发展 14 3 不平衡性 不同机能的发展速度不同 感知觉 童年 自我意识

4、少年期 逻辑思维 青年期 同一机能在不同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心理发展 婴幼儿和青春期 发展存在 关键期 或 敏感期 口头语言 2 3 计数智力 2岁半 注意力 3岁半 不同身体系统的发展 15 4 个别差异性 群体差异 性别差异 代际差异 个体差异 智力差异 学习风格差异 青春早期女孩比男孩更快成熟 16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7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青少年 11 12岁 17 18岁 初中 少年期 11 12 14

5、15 高中 青年初期 14 15 17 18 心理发展特征 生理发育 心理发展 18 青春期 初中生 高中生的生理发育 19 初中生高中生 身体变化 第二次 生长高峰 期身高 胸围 体重接近成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初步成熟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完成 性机能 第二性征出现 性成熟开始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初中生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 初中生高中生 认知活动 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 经验型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明显占优势 向理论型和辩证型思维发 展 情绪情感 不成熟到成熟 过渡阶段 强烈 与 温和 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内隐文饰性增强 情绪控制力增强 冲动减少 丰富性和特异性增强 个性发展

6、 自我意识高涨 反抗心理突出 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价值观初步确立 人际交往 同伴关系日益重要 与成人的关系发生变化 父 母 教师 结交同性 友谊稳定 深刻 成人关系微妙 父母 教师 20 书摘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 爸爸真了不起 什么都懂 14岁 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 爸爸有点落伍了 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 老头子 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 陈腐不堪 35岁 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 他今天肯定是个百 万富翁了 45岁 我不知道是否该和 老头 商量商量 或许他能帮我 出出主意 55岁 真可惜 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活 他的看法相当 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 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 遗憾

7、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21 本章思路 22 青少年心理 发展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 第三节 皮亚杰认知 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 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 格发展理论 青少年心理 发展个体差异 第四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2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 1980 瑞士心理学家 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 2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图式 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

8、现出的行为 模式或思维模式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 适应 适应 调整图式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 适应的两种主要形式 同化 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 顺应 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对已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 重新构建 不平衡与平衡 图式不能应对环境 产生不平衡 调整旧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改变不平衡 直至达到平衡 认知发展 不平衡和平衡的交替中实现 2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 0 2 前运算 2 7 具体运算 7 11 形式运算 11 成人 26 感知运动阶段 0 2 主要借助视觉 听觉 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来 认识世界 通过感知觉与运动来获得经验 在这些活动中个 体形成

9、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 个体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 客体恒常性 永久性 当某一物体从视野消失后 个体知道该物体并非不存 在 例子 滚入床下的球是否会继续寻找 27 前运算阶段 2 7 思维是以一种直观的形式进行的 思维往往不合逻辑 集中化倾向 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性 28 集中化倾向 指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 只凭知觉所及 集中 注意事物的单一维度 而忽略事物的其他维度 顾此失彼 液体守恒 物质守恒 数量守恒 守恒 实验 倒牛奶 29 问题 哪一串更多 30 不可逆性 只能向一个方向推理 难以反方向进行推理 举例 问 你有兄弟吗 答 有 问 他叫什么名字 答 叫吉姆 问 吉姆有兄

10、弟吗 答 没有 31 自我中心 认为其他所有人都跟自己对事物 对人有相同的 感受 即他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三山实验 32 三山实验 33 具体运算阶段 7 11 思维去集中化 思维具有可逆性 思维具有分类的能力 根据表象进行逻辑思维 离不开具体实物的支持 与熟悉的物体或情境相联系 较为刻板的理解规则 34 弗拉维尔的实验 去集中化 将一辆红色的玩具汽车 置于绿色的透明胶片之 下 使之看来变为黑色 让三岁与八岁儿童看 先看过红色汽车后 随即将之置于胶片之下 并 要他们回答胶片底下的汽车是什么颜色 3岁儿童 8岁儿童 前运算儿童 由所见而知 具体运算儿童 由所知而知 35 皮亚杰的分

11、类实验 在儿童面对许多不同颜色的花朵时 先后问他们 两个问题 你说红花多还是白花多 你说红花多还是花多 前运算儿童 具体运算儿童 36 形式运算阶段 11 成人 个体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 使 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皮亚杰认为 此阶段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成熟 以后个体增加的只是知识 而不会再提升个体的思维 方式 思维特征 命题推理 假设演绎推理 综合推理 37 思维特征 命题推理 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 只凭一个说 明或一个命题 即可进行推理 要是你当学校校长 你怎样管理逃学的学生 假设演绎推理 先对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设 然后根据 假设进行验证 从而得到答案

12、综合推理 组合 在面对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问题情景时 儿童可以 根据问题条件提出假设 然后一方面孤立某些因素 一方面组合另外一些因素 从而经过假设验证得出问 题的正确答案 38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发 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点 针对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数个儿童对同一问题的回答都是错 39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40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 Lev Vygotsky 1896 1934 前苏

13、联心理学家 社会文化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探讨思维与语言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41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又称为文化历史发展 理论 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 内化与语言 教学与发展 42 社会文化 成人刻意地向儿童传递社会文化的影响 儿童将外在的社会知识内化 从而由初生时的自 然人 逐渐转变为社会人 个体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学习的历程中进行的 43 内化与语言 内化 个体将社会环境中的知识转化到自己心理 结构中的过程 在内化的过程中 语言起到了很关键的中介和工 具作用 儿童的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内化为内部语言 思维产生 44 教学与发展 最近发展区 教师教学时 必须考

14、虑儿童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 问题的水平 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 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 创造新的最 近发展区 教学 创造着 学生的发展 教学可以促进发展 45 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发 教育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 作业难易适中 实施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 助 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组织不同智力水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15、 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为主要形式 为实 现学习目标共同学习 组员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 的一种教学策略 46 本章思路 47 青少年心理 发展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 第三节 皮亚杰认知 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 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 格发展理论 青少年心理 发展个体差异 第四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48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 认知发展 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

16、 E H Erikson 1902 1994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医生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49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发展危机与发展转机 人格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展 自我成长的需要 个体希望从社会环境中获得满足 受到社会环境的要求和限制 发展危机 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困难和冲突 个体适应良好 个体获得进一步成长 危机变为转机 危机不能得到解决 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个体的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50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 信任对怀疑 0 1岁 2 自主对羞怯 1 3岁 3 主动感对内疚 3 7岁 4 勤奋感对自卑感 7 12岁 5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12 18岁 6 友爱亲密对孤独 18 25岁 7 繁殖对停滞 25 60岁 8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60岁以后 5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信任 自主 主动 勤奋 同一 亲密 繁殖 无憾 52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 是指青少年的需要 情感 能力 目标 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 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 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 力 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简单理解大概就是把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