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727016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导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 1 1 2 第一章 导论 对 计量经济学 整体的概略认识 对学科或课程整体认识的必要性 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不能瞎子摸象 内容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式 计量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变量 参数 数据和模型 n 2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本节基本内容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4 4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实例1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 中国经济总量的度量及增长的状况怎样 GDP的度量 增长速度 波动 分析影响中国GDP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如投资 消费 出口 货币供应量等 中国GDP与各种影响因素关系的性质是什么 如增

2、加 减少 各种因素对中国GDP影响的程度和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 各种因素变动具体会引起GDP变动多少 所作数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何 对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分析 对中国GDP发展趋势的预测等 4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先看实例 5 5 实例2 中国家庭用汽车市场的研究 家用汽车市场状况如何 用销售量观测 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收入 价格 费用 道路状况 政策 消费行为特征等 各种因素对汽车销量影响的性 质怎样 正 负 各种因素影响汽车销量的具体 数量关系是什么 所得的分析结论是否可靠 今后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怎样 应如何制定汽车的产业政策 5 6 6 实例3 中国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 股票价格

3、变动的情况怎样 用股价指数观测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基本面 资金 政策 利率 公司业绩 投资者信心等 股价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是什么 利空 利多 各种因素影响的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 所得的数量分析结果可不可靠 今后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怎样 7 这类实例需要研究的共性问题 提出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及度量方式 如GDP 股票价格 汽车 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的变量 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经济理论 实际经验 选择若干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 决定相互联系的数学关系式 确定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数量规律 需要有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分析

4、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 需要运用统计检验方法 运用数量研究的结果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 对数量分析的实际应用 结论 以上问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性 需要有一门学科去研究 7 8 产生的历史 起因 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 名词 1926年弗瑞希仿造出 Biometrics Econometrics 标志 1930年成立计量经济学会 说明 计量经济学 经济计量学 一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特点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特点是它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 理论 计量经济学中的各种计量方法和技术 大多 来自数学和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产生的意义 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的发展 是经济学更精密 更科学的表现 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特

5、征 9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 模型的变量和方程 由少到多 又趋向较少 多个模型归并为整体模型 应用领域的拓展 宏观 微观经济领域应用 由预测为主转向更多地 对经济理论假设和政策假设的检验 10 理论与方法的新突破 除了经典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外 出现非线性 模型 非参数 半参数模型 动态模型 时间序 列模型 协整理论 Panel Data数据模型 空 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新的研究领域 11 二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若干代表性表述 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 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 弗瑞希 计量经济学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经济理论 以便通 过统计方法来论述这些理论的一门经济学分支 美国现代经济词典 计量经济学

6、可定义为 根据理论和观测的事实 运 用合适的推理方法使之联系起来同时推导 对实际 经济现象进行的数量分析 萨谬尔逊等 各种表述的共性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 统计学 数学都有关系 12 一般性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 据 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 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的主体 出发点 归宿 核心 经济现象及数量变化规律 研究的工具 手段 模型 数学和统计方法 必须明确 方法手段要服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与数学不同 方法是为经济问题服务 13 注意 计量经济研究的三个方面 理论 即说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 数

7、据 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观测所得到的信息 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 方法 模型的方法与估计 检验 分析的方法 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 三者缺一不可 14 15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概述 准 备 阶 段 计 量 过 程 运 用 阶 段 根据数据 运用方法 对模型估 计 检验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 政策评价 经济计量 模型 经济 模型 数量化 经济 理论 加工的 数据 统计 数据 经济计 量方法 数理 统计 事 实 反映为 补充改造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类型 理论计量经济学 研究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 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某些领域的具体经济问题 16 三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8、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 经济现象和经济关 系的数量规律 计量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原则和经 济运行规律为依据 经济计量分析的结果 对经济理论确定的原则 加以验证 充实 完善 17 18 区别 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 并不对经济关系提 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计 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 联系 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 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 验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 只能被动地观测客观经济现 象变动的既成事实 只能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 19 2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区别

9、 经济统计学主要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 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计量 计量经济学主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经济变量 间的关系进行计量 20 联系 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区别 数理统计学是在标准假定条件下抽象地研究一 般的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 计量经济学是从经济模型出发 研究模型参数 的估计和推断 参数有特定的经济意义 标准 假定条件经常不能满足 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 经济计量方法 21 3 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第二节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需要做的工作 选择变量和数学关系式 模型设定 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估计参数 检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模型检验 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 模型应用

10、 22 一 模型设定 经济模型及设定 模型 对经济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数学模拟 设定 Specification 模型只能抓主要因素和主要特征 不得不舍弃 某些因素 对所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选用适当的数 学关系式近似地 简化地表达出来 模型的设计和形式的取舍具有一定主观性 23 构成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经济变量 不同时间 不同空间的表现不同 取值不同 是可以观测的因 素 是模型的研究对象或影响因素 经济参数 表现经济变量相互依存程度的 决定经济结构和特征的 相对 稳定的因素 通常不能直接观测 随机扰动项 模型中没有包含的所有因素的代表 例如 Y 消费支出 X 收入 参数 u 随机误差项 24

11、 设定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要求 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选择适当的数学形式 类型 单一方程 联立方程 线性形式 非线性形式 模型要兼顾真实性和实用性 两种不好的模型 太过复杂 真实但不实用 过分简单 不真实 包含随机误差项 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的重要区别 方程中的变量要具有可观测性 25 二 估计参数 为什么要对参数作估计 一般来说参数是未知的 又是不可直接观测的 由于随机项的存在 参数也不能通过变量值 去精确计算 只能通过变量样本观测值选择适 当方法去估计 如何通过变量样本观测值去科学地估计总体 模型的参数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26 两个概念 参数的估计值 所估计参数的具体数值 参数的估计式

12、估计参数数值的公式 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普通最小二乘 广义最小二乘 极大似然估计 二 段最小二乘 三段最小二乘 其它估计方法 27 三 模型检验 为什么要检验 建模的理论依据可能不充分 统计数据或其他信息可能不可靠 样本可能较小 结论只是抽样的某种偶然 结果 可能违反计量经济方法的某些基本假定 对模型检验什么 对模型和所估计的参数加以评判 判定在理 论上是否有意义 在统计上是否可靠 28 对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的方式 经济经济 意义检验义检验 所估计计的模型与经济经济 理论论是否相符 统计统计 推断检验检验 检验参数估计值是否抽样的偶然结果 计计量经济经济 学检验检验 是否符合计量经济方法的基本假

13、定 预测检验预测检验 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经济运行的实际对比 29 四 模型应用 经济结经济结 构分析 分析变变量之间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如 边际边际 分析 弹弹性分析 乘数分析 例 分析消费费增加对对GDP的拉动动作用 经济预测经济预测 由预预先测测定的解释变释变 量去预测应变预测应变 量在样样本以外的数据 动态预测动态预测 空间预测间预测 例 预测预测 股票市场场价格的走势势 30 政策评价 用模型对政策方案作模拟测算 对政策方案作评价 把计量经济模型作为经济活动的实验室 例 分析道路收费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验证理论 验证既有理论的正确性 发现新的理论 31 32 经济理论 实际经济活动 搜

14、集统计数据 设定计量模型 参数估计 模型检验 是否符合标准 模型应用 经济预测结构分析政策评价 修订模型 符合 不符合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过程 验证理论 第三节 变量 参数 数据与模型 本节基本内容 将贯穿于全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 参数的估计方法 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33 一 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 从变量的因果关系区分 被解释变量 应变量 要分析研究的变量 解释变量 自变量 说明应变量变动主要原 因的变量 非主要原因归入随机误差项 34 从变量的性质区分 内生变量 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的变量 是 模型求解的结果 外生变量 其数值由模型以外决定的变

15、量 相关概念 前定内生变量 前定变量 注意 外生变量数值的变化能够影响内生变量的变化 内生变量却不能反过来影响外生变量 35 二 参数的估计方法 单一方程模型 最常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 极大似然估计 法等 联立方程模型 常用二段最小二乘法和三段最小二乘法等 准则 参数估计值应符合 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真 实值 的准则 36 三 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 数据的来源 各种经济统计数据 专门调查取得的数据 人工制造的数据 数据类型 时间数列数据 同一空间 不同时间 截面数据 同一时间 不同空间 混合数据 面板数据 Panel Data 虚拟变量数据 数据的要求 真实性 完整性 可比性 37 四 计量

16、经济模型的建立 经济模型是对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数学模 拟 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简化与抽象 特点 只能在一定假定前提下 忽略次要因素 突出主要因素 38 可利用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关系 行为关系 如生产 投资 消费 生产技术关系 如投入产出关系 制度关系 如税率 定义关系 计量经济模型的数学形式 线性模型 如 非线性模型 如 39 本章学习要点 1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2 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3 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必要性 4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5 模型的设定 参数估计 模型检验的要求 6 模型中的变量及其类型 7 计量经济研究中数据的类型 8 参数估计的方法类型 9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依据 40 41 第一章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