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725730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律失常的ECG表现及医药物治疗(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 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常见心律失常ECG表现及药物治疗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 朱建发 快速性心律失常 特征 1 于 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 波 P R间期 0 12秒 2 P 后QRS波群正常 3 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房性前期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特征 1 提前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 其前面有逆行P 波 P R间期100次 分 多为100 180次 分 n一般针对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 P 110bpm 房性心动过速 atrial tachycardia n局灶性房速 心电图上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心 房率为1

2、00 250次 分 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可 呈阵发性 持续性或无休止性 一般为良性过程 无休止性可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可见于基础心脏 病或正常人 n多源性房速 P波形态多变 频率不一 节律不整 有时不易与房扑相鉴别 最常见原因是肺部疾病 代谢或电解质紊乱和地高辛过量 房性心动过速 特征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发作前或发作结束 后可见窦性P波 提早出现的P波 连续三次以上 P P 不等 部 分未不下传 房速的治疗 n局灶性房速 急性发作期 复律 直流电复 律 腺苷 受体阻滞剂 类药 控制心 室率 受体阻滞剂 类药 预防性治疗 反复发作 RFCA 受体阻滞剂 类药 无休止发作 RFCA 无症状 不处理

3、 n多源性房速 急性发作期 抗心律失常药很少 有效 部分用CCB有效 慢性期治疗 可用CCB 但电复律 药物治疗或RFCA均无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n是一类以折返为发生机制的心律失常的总称 n根据折返的部位分为4种 其中后二者占90 以上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房室折返性内心动过速 AVRT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特征 1 P 波不能明视 2 快速整齐的QRS波群为室上性 频率160 220次 分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 reentry

4、tachycardia 发生机制是房室结双径路折返 多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 reentry tachycardia 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折返 房室旁路分显性旁路 前传 逆传功能 和隐匿性旁路 仅 具有逆传功能 可分为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90 和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1 兴奋迷走神经的手法 颈动脉窦按摩 Valsalva动作 诱导恶心 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 2 药物终止急性发作 ATP 心律平 异搏定 洋地黄 受体阻滞剂 AVRT不用抑制AVN药物 洋地黄 异搏定 地尔硫卓 利多卡因 受体阻滞剂 3 超速抑制 4 电复律 5 药物预防发作 心

5、律平 莫雷西嗪 受体阻滞剂 异 搏定 地尔硫卓 地高辛 器质性心脏病 左室肥大 左 室功能不全 CHF患者选胺碘酮 6 治愈 RFCA 房扑和房颤 病因 n阵发性 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 n 持续性 永久性 风湿性心脏病 冠 心病 高血压心脏病 心肌病 心包 炎 酒精中毒 甲亢 肺栓塞 心衰 心脏手术 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 特征 1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 间隔相等的F波 或称锯齿波 频率为250 400次 分 2 房室比例为2 1 4 1 心室律不整齐 心房扑动的治疗 n为右心房内大折返环所致 n控制心室率 类药物 洋地黄 n终止 电转复 a奎尼丁 c心律平 n预防复发 a奎尼

6、丁 c心律平 胺碘酮 n治愈 RFCA 心房纤颤 atrial fibrillation 特征 1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不一 形态不同 间隔不等的f波 频率为350 600次 分 2 R R间期绝对不等 慢性房颤的分类 持续时间 1 阵发性 paroxysmal 48h 3 永久性 permanent 6个月 发生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以外的疾病 特发 性 孤立性 心室率快慢 快速性房颤 心室率 110次 分 房颤的治疗 n病因治疗 n控制心室率 类药物 洋地黄 n终止 电转复 a奎尼丁 c心律平 n预防栓塞 n预防复发 a奎尼丁 c心律平 胺碘酮 n治愈 RFCA 预激合并房颤 n房颤经旁

7、路前传 n容易出现室颤 nQRS波形态多样 n禁用抑制AVN药物 洋地黄 类 n减慢心室率 心律平 胺碘酮 n终止急性发作首选 电复律 n治愈 RFCA 预激合并房颤 切忌应用阻断房室结的药物 洋地黄 受体 阻滞剂 异搏定等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n自发的连续三个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室速 n分非持续室速 发作时间0 1s n室房分离 nV6呈QS或RS型 V5主波向下 nV1呈兔耳征 左高右低 n电轴 90 180 nV1 6正向一致性也提示VT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特征 1 为一系列快速 基本整 齐的QRS波群 频

8、率150 200次 分 QRS波群时间 0 12秒 2 如见到与QRS波群无关 的P波 或心室夺获或 室性融合波 则诊断明确 图中箭头所示为心室夺获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图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 ORS波宽大畸形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n纠正低钾 低镁 氯化钾 硫酸镁 n胺碘酮 利多卡因 异搏定 心律平 B n电复律 n手术 nRFCA nICD 室扑室颤 ventricular flutter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n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n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 抽搐 呼吸停 止甚至死亡 无血

9、压 脉搏 无心音 n病因同室速 n除颤 ICD置入 缓慢性心律失常 特征 窦性P波 频率2秒 长的P P与短 的P P不成倍数 关系 窦性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所导致的窦房结功能 减退 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病症 临床上可出 现一系列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 脑等重要脏器供血 不足的症状 SSS心电图特征 n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0 20秒 度AVB 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征 P 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脱落一个QRS波 群后 P R间期缩短 继之又延长 周而复始 型房室传导阻滞 特征 P R间期固定 P波呈比

10、例脱落 下 传的QRS波群正常 特征 1 P P间期相等 R R间期相等 2 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时间 关系 P R间期不等 3 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P P间 期 R R间期 4 QRS波群正常 提示心室起 搏点在房室交界区 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心律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n病因治疗 n药物治疗 1 阿托品 2 异丙肾 3 氨茶碱 4 糖皮质激素 nPacemaker 心源性猝死的抗心律失常 n首选胺碘酮 静注300mg 提高存活率 ARREST试验 电击屡除屡发者 n利多卡因 效果不如上药 n索他洛尔 nICD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特点 一系列增宽畸形的QRS波群 以每3 10

11、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 转其主波方向 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 可自行终止 极易复发 或转为室颤 2 常见病因 先天性长Q T综合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低钾 低镁 药物诱发 如奎尼丁等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 纠正低钾 低镁 停用一切可延长QT的药物 2 首选硫酸镁 首剂2 5g iV 3 5min 继以2 20mg min ivgtt 无效时可试用利多卡因 美西 律 苯妥英钠 3 心脏起搏 4 超速抑制 异丙肾上腺素 但可使部分VT恶化为 VF 适用于获得性长QT综合征 心动过缓致尖端 扭转性室速而没有条件立即行心脏起搏者 nV1 V2 V3导联ST段持续性穹窿形 马鞍 形 下斜形抬高 n非典型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BBB V5 V6导 联无S波宽大 顿挫 Brugada综合征 nBrugada综合征 n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继发TdP Brugada综合征 n无可靠药物 ICD治疗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